-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美好與生活:20世紀下半葉中國生活圖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9749
- 條形碼:9787500879749 ; 978-7-5008-7974-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好與生活:20世紀下半葉中國生活圖典》 本書特色
資深媒體人、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楊浪作序推薦 內含《人民畫報》近200幅珍貴歷史老照片 民眾生活史,未來備忘錄 記錄近距離的、現在完成時的中國社會生活史 回顧、凝視、思索20世紀下半葉中國民眾生活狀態的文圖讀本 追溯民族精神的歷史源頭,定格社會活力的時代面相 帶你閃回20世紀,在那些火熱的生活現場里,做一次選擇性游歷 在紛繁的社會生活中截取若干切片,把大寫的歷史改成了小寫 精裝四色,鎖線膠裝,平攤閱讀無壓力;書脊包邊燙金,封面封底裱板燙紅,紅綠撞色搭配,懷舊復古,精美雅致;全彩特種紙印刷,還原影像細節,另有書口刷紅特裝版本,兼具收藏價值。
《美好與生活:20世紀下半葉中國生活圖典》 內容簡介
?資深媒體人、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楊浪作序推薦 ?內含《人民畫報》近200幅珍貴歷史老照片 ?民眾生活史,未來備忘錄 ?記錄近距離的、現在完成時的中國社會生活史 ?回顧、凝視、思索20世紀下半葉中國民眾生活狀態的文圖讀本 ?追溯民族精神的歷史源頭,定格社會活力的時代面相 ?帶你閃回20世紀,在那些火熱的生活現場里,做一次選擇性游歷 ?在紛繁的社會生活中截取若干切片,把大寫的歷史改成了小寫 ?精裝四色,鎖線膠裝,平攤閱讀無壓力;書脊包邊燙金,封面封底裱板燙紅,紅綠撞色搭配,懷舊復古,精美雅致;全彩特種紙印刷,還原影像細節,另有書口刷紅特裝版本,兼具收藏價值。 每個蒸蒸日上的國家,都拖曳一段并不輕松的歷史? 城鄉只是定居的場所,還是個體可以自在流動的公共空間? 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貢獻了跨越時代的思想者,產生了民族文化的傳燈人,孕育了當代文明的承擔者。毫無疑問,歷史很少像1949―1999年的中國這樣密集、緊湊,這半個世紀的中國是東方式變革直接、集中的地域,也是社會進步力量充分發展的國度。 本書記錄的是近距離的、現在完成時的中國社會生活史,回顧、凝視、思索20世紀下半葉中國民眾生活狀態,為將來“長時段”的歷史敘述提供了一份文圖資料,為更周到的當代中國生活史書寫臚列一份索引。本書從1949—1999年50年間的近200幅老照片中,提取若干社會生活史關鍵詞并加以闡釋。它雜糅了自然風貌、文物保護、舊城改造、工業地理、農村政策、商業布局、民俗演變和居住形態等具體內容,將“歷史地理”“民族志”和“大都市文化研究”有機結合在一起!睹篮门c生活》是新中國建設史的腳注,在這些吉光片羽中,蘊含著所有中國人曾經的生活現場與私記憶……
《美好與生活:20世紀下半葉中國生活圖典》 目錄
《美好與生活:20世紀下半葉中國生活圖典》 節選
推薦序 楊浪 “以圖證史”作為紀實攝影的一個基礎理念已經為人周知。郭大熟的這本書再一次印證了這個道理。 在我們閱讀的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歷史中,絕大多數都是“文字的歷史”。不是歷史上沒有圖畫,而是在傳承中,圖畫信息的復制技術與承載介質都很難在滄桑歲月中長久存續。 攝影術發明這 180 年以來情況大變。世上的景象不僅可記錄而且可復制,記錄影像的設備越來越簡便,幾乎每個重大的事件都有人在記錄。尤其過去 20 年,數碼技術和移動通信發展使每個人都擁有了可以拍攝的設備,于是我們今天讀到的當代史和未來人們讀到的近代史就都是有影像可證的了。 這里有一條斷續線切在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這之前的攝影是一項奢侈的專業性活動。由于照相機、膠卷乃至沖擴的成本昂貴以及條件限制,彼時的攝影,在大眾多是照相館里完成的“紀念性拍攝”,在媒體多是專業記者進行的“宣導性攝影”。 不過這總比枯燥的文字之史要直觀得多。《史記》寫蘇秦合縱連橫論說齊、楚、燕、韓的地理關系費了上千字,其實一張地圖就能全說明白。司馬遷寫劉邦看秦始皇出巡的陣仗,嘆曰“大丈夫生當如此也”。要是有張劉邦捻須點頭的照片該多有趣! 《美好與生活》這本書的意義,就在于用圖片告訴我們這些值得記取的有意義的事情。與你常讀到的那些宏大的“歷史”不同,它們往往是微觀的、碎片的;然而卻與宏觀有必然的細節聯系,如同影像都是由幾千萬個像素組成的一樣。這些你不常在教科書中讀到的細節,恰是構成共和國過往的一個場景、一段甘苦,是前輩們留給今天的一片歷史基因。 “以圖證史”的下一步就是“以圖解史”,即對于某一段微觀歷史,影像的價值認識。書里有一幅女兵李亞敏的照片。她是 20 世紀 70 年代的射擊冠軍,是此后幾十年許海峰、陶璐娜們的前輩,F代射擊運動誕生在 1896 年雅典奧運會上,1907 年,世界射擊聯盟成立。直到 20 世紀 50 年代,新中國軍體運動方才有了射擊項目,再到李亞敏,有了超世界紀錄的**撥運動員。所以這張照片在中國射擊運動史冊上必有特別價值。由此推及,這本書中的許多影像在社會史、水利史、旅游史、人文史、民俗史等領域中都有豐富歷史記錄的意義。 就攝影的時代語言而言,“圖像里的故事”還與攝影形成的背景有直接聯系。大熟所選取的影像多來自當年的《人民畫報》。這種著意于被宣示和張揚的畫面既是真實的,又是局部的。這便又構成了圖像閱讀的多重意義,“史解圖像”便也成了我們這些圖像研究者的深刻課題。 楊浪:資深媒體人、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 “來,把腿收收” 綠皮火車 在告別北京的詩人食指心里,它“尖厲的汽笛長鳴”讓車站內外的高大建筑“劇烈地抖動”;在“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的旅行家保羅·索魯眼中,“它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在“鐵路攝影師”王福春的鏡頭里,它是生氣淋漓、局促而莊嚴的旅途現場;在音樂人周云蓬筆下,它是“安忍如大地”的存在?? 綠皮車,也稱老綠皮,主要指中國第二代主型鐵路列車即 22 型(列車的車體長度為 22 米左右)客車。 早在 1953 年,**批國產 21 型列車的涂裝就采用了綠底。22 型客車的設計和試制則始于 1956 年,它的車身配色仿照了黃綠搭配的蘇聯列車風格。綠色車體不只有戰備偽裝效用,也能給乘客以安定、順遂的出行感受。 綠皮車的車窗選用了雙扇單層玻璃,可向上開啟,隔音和密封效果一般。絕大部分的 22 型客車都不安裝空調,冬季以鍋爐取暖,夏季主要靠風扇或開窗降溫。可以開合的車窗,讓站臺上的商販有了向內兜售的可能,也讓憋尿的小朋友多了向外噴灑的機會。從南到北,從冬到夏,綠皮火車時而是“冰箱”,時而是“桑拿房”。人頭攢動、雞飛狗跳,它是移動的氣味和聲音博物館。 作為大多數人出遠門的唯一交通工具,它笨重而緩慢,有粗礪的機械美學,也是淳樸的工業奇觀。綠皮車是雙向度的,它意味著出發或抵達,奔赴或回返,逃離或鄉愁。 綠皮車于 1994 年停產。很快,橘紅色的 25 型客車登場。此后,更快、更大、更舒適的藍色、白色特快列車出現,鐵軌上的一抹綠色漸行漸遠。 “小白啊小白下樓梯” 洋快餐 1987 年 11 月 12 日,肯德基在中國的**家餐廳在北京前門西大街開業。 肯德基前門店的員工招聘要求堪稱嚴苛,除了五官端正,男女服務員的身高要求分別在 175 厘米、165 厘米以上。前往應聘的 2000 多人中*后只有 79 人成功入職。 肯德基前門店前 3 個月的日均銷售額達 4 萬多元人民幣,在全世界 7700 家肯德基連鎖店中位列**。*高的一天收入高達 16 萬元,每位員工在次日就收到了 200 元獎金(當時北京市職工的平均月工資為 139 元)。 由于原材料供應的問題,肯德基前門店一度只提供 8 種飲食(吮指原味雞、雞汁土豆泥、菜絲沙拉、小面包、可樂、七喜、美年達、啤酒)。套餐(兩塊吮指原味雞、雞汁土豆泥、菜絲沙拉、小面包)雖價格高達 7.3 元,但店里仍然食客盈門?系禄伴T店儼然成為北京市的“打卡地標”,甚至有年輕人在店內舉辦婚禮。 繼肯德基之后,1990 年,中國**家麥當勞在深圳開張。兩年后,當時全球*大的麥當勞在北京王府井開門迎客(700 個座位、29 個收銀臺,首日顧客超過了 4 萬人)。其他的洋快餐品牌,如必勝客(1990)、賽百味(1995)、星巴克(1999)也紛紛進入中國。 洋快餐給中國餐飲業帶來了標準化、制度化、規;约叭碌牟蛷d管理理念,直接推動了中式快餐品牌的發展。
《美好與生活:20世紀下半葉中國生活圖典》 作者簡介
郭大熟 著 作家。 先后任《新京報》文化地理版面統籌,京滬高鐵雜志《1318》、全國動車雜志《報林》、海南航空頭等艙雜志 《東方養生》、東方航空機艙雜志《宇翔》、《藝術金融》雜志主編,高鐵雜志《旅伴》出品人、總編。 主編《大城記:1949―2009北京城市地標》叢書,著有《俗講:比較故事集》《千秋遺韻》《變文:奇幻動物故事簿》《鄉間疾病》《土味情話》《暴力枚舉》《塊宇宙》《平裝美人》《無邊的玫瑰》等作品。擅長符號研究、史志編撰。 《人民畫報》 圖 中國國家畫報,創刊于1950年。創刊70余年來,不斷用真實生動的圖片和文字,向全世界展現中國的發展和變化,成為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諸方面的生動見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