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國民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0313
- 條形碼:9787214270313 ; 978-7-214-2703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民性 本書特色
本文庫名為“學衡爾雅文庫”!皩W衡”二字,借自1922年所創《學衡》雜志英譯名“Critical Review”(批評性評論);“爾雅”二字,取其近乎雅言之意。 本文庫旨在梳理影響現代歷史進程的重要詞語和概念,呈現由詞語和概念所構建的現代,探究過往,前瞻未來,為深化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一塊基石。
國民性 內容簡介
20世紀初,隨著中國留日學生譯介和著述的活躍,“國民性”(nationality)也被引入漢語之中,從而成為現今中文里的“國民性”(guó mín xìng)一詞。本書聚焦“國民性”這一漢字詞語,對該詞語的生成和傳播過程以及現狀進行了語匯史和思想史的雙重考察,在厘清“國民性”(nationality)這一概念歷史的前提下,具體考察了“國民性”一詞在現代漢語中的問題意識和使用狀況,并從詞源入手,查明了其從英語到日語的概念確立和作為一個詞語的演變過程,揭示其如何進入漢語并且轉換為延續至今的一個詞語乃至思想意識。
國民性 目錄
緒言
**章“國民性”一詞之現狀
一、 辭書里的“國民性”
二、 “國民性”一詞的記憶與魯迅:收錄“國民性”詞條的工具書
三、 《人民日報》上的“國民性”及其相關事情
四、 20世紀80年代兩部關于“國民性”的書
五、 “國民性”:一個記憶與遺忘的故事
第二章肇始之地:“國民性”一詞在日本
一、 認識的模糊性:關于詞源問題
二、 日本通用辭書里的“國民性”及其“語史”“語志”
三、 “國民性”一詞不見于明治時代出版的各類辭書
四、 “國民性”一詞見于大正以后出版的辭典
五、 “國民性”一詞之誕生:《太陽》雜志、高山樗牛、綱島梁川、芳賀矢一
六、 “國民性”問題意識及其翻譯:《明六雜志》與英學辭書
七、 關于“國民性”的構詞問題
第三章“國民性”一詞在清末民初中國的使用
一、 魯迅之外:梁啟超、嚴復、章太炎、《新爾雅》
二、 作為“國民性”同義詞的“國粹”
三、 “國民性”一詞調查之小結
第四章關于“國民性”話語的建構
一、 魯迅何以關鍵?——許壽裳的貢獻
二、 梁啟超之影響
三、 周樹人“國民性”話語建構的*早實踐
四、 關于“斯巴達”的知識來源
五、 梁啟超《斯巴達小志》及其所處位置
六、 明治日本的“斯巴達”言說與《斯巴達小志》
七、 《斯巴達小志》的取材與梁啟超的“斯巴達”心像
八、 從《斯巴達小志》到《斯巴達之魂》
九、 周樹人的“斯巴達”取材
十、 周樹人的“斯巴達”重構:從心像到形象
尾聲一個漫長的開始
后記
附表
索引
國民性 作者簡介
李冬木,吉林長春人。佛教大學(日本)文學部中國學科教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復旦大學客座教授,吉林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文學與中日近現代文學關系。主要著作有《魯迅精神史探源:進化與國民》(2019)、《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2019)等。譯著有《魯迅救亡之夢的去向——從惡魔派詩人論到〈狂人日記〉》(2015)、《國民性十論》(2020)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