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藥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90568
- 條形碼:9787568090568 ; 978-7-5680-905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藥學概論 本書特色
本書以建立“互聯網+”思維的教材編寫理念,構建學習手段靈活、學習方式多元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出版社將為老師和學生提供網絡增值服務提供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老師可以在平臺上布置習題、測試,上傳PPT課件、習題講解、慕課教學視頻等。同時在書中加入“二維碼”或鏈接形式,做到“掃碼看課,碼上開課”,掃一掃即可獲得相關知識點的詳盡視頻解析,可以更為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本套部分教材選用“活頁式”裝幀,以活頁式為載體,匯集行業專家、一線優秀教師、高水平技術人員指導開發課程,將數字資源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構建出一種新形態、多維、立體、可視化的教材。
中醫藥學概論 內容簡介
《中醫藥學概論》共分三篇,包括緒論、陰陽五行學說、精氣血津液與藏象、經絡、病因與病機、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中醫常用辨證方法、預防與治則;中藥基礎知識、常用中藥、方劑基礎知識、常用中成藥以及實訓。本書對中醫藥學基本理論及應用進行了系統而詳細的闡述,以實訓項目為載體鍛煉學生課程實踐能力,并采用二維碼形式配備了大量視頻資源以豐富教材的內容。《中醫藥學概論》可作為高職高專類院校藥品生產技術、中藥制藥技術、藥品檢測技術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相關專業中醫藥知識的選修課教材,還可供中醫藥學及相關行業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學習、培訓及參考使用。
中醫藥學概論 目錄
第二節中醫藥學的基本特點/4
**章中醫基礎理論/7
**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7
第二節藏象/15
第三節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24
第二章病因病機/30
**節病因/30
第二節病機/34
第三章診斷方法/38
**節望診/38
第二節聞診/41
第三節問診/42
第四節切診/45
第四章辨證/48
**節八綱辨證/48
第二節臟腑辨證/50
第三節氣血津液辨證/55
第五章疾病防治/59
**節預防原則/59
第二節治療原則/61
第三節治法/64
第六章中藥基礎/66
**節中藥的產地和采集/66
第二節中藥的炮制/68
第三節中藥的性能/72
第四節中藥的配伍/75
第五節用藥禁忌/75
第七章常用中藥/78
**節解表藥/78
第二節清熱藥/84
第三節瀉下藥/92
第四節祛風濕藥/94
第五節芳香化濕藥/98
第六節利水滲濕藥/100
第七節溫里藥/102
第八節理氣藥/104
第九節消食藥/106
第十節驅蟲藥/108
第十一節止血藥/109
第十二節活血化瘀藥/112
第十三節化痰止咳平喘藥/117
第十四節安神藥/120
第十五節平肝息風藥/122
第十六節開竅藥/124
第十七節補虛藥/125
第十八節收澀藥/132
第十九節涌吐藥/133
第二十節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134
第二十一節拔毒化腐生肌藥/135
第八章方劑學基礎/142
**節方劑的組方特點/142
第二節方劑的分類與劑型/146
第九章常用方劑及中成藥/162
**節解表劑及中成藥/162
第二節清熱劑及中成藥/166
第三節瀉下劑及中成藥/173
第四節和解劑及中成藥/176
第五節溫里劑及中成藥/179
第六節補益劑及中成藥/182
第七節理氣劑及中成藥/188
第八節理血劑及中成藥/191
第九節祛濕劑及中成藥/196
第十節化痰止咳劑及中成藥/201
第十一節治風劑及中成藥/206
第十二節安神劑及中成藥/209
第十三節開竅劑及中成藥/212
第十四節固澀劑及中成藥/214
第十五節消導劑及中成藥/218
第十六節外用劑及中成藥/221
附錄實訓指導/223
參考文獻/233
緒論/1
**節中醫藥學的發展概況/1
第二節中醫藥學的基本特點/4
**章中醫基礎理論/7
**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7
第二節藏象/15
第三節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24
第二章病因病機/30
**節病因/30
第二節病機/34
第三章診斷方法/38
**節望診/38
第二節聞診/41
第三節問診/42
第四節切診/45
第四章辨證/48
**節八綱辨證/48
第二節臟腑辨證/50
第三節氣血津液辨證/55
第五章疾病防治/59
**節預防原則/59
第二節治療原則/61
第三節治法/64
第六章中藥基礎/66
**節中藥的產地和采集/66
第二節中藥的炮制/68
第三節中藥的性能/72
第四節中藥的配伍/75
第五節用藥禁忌/75
第七章常用中藥/78
**節解表藥/78
第二節清熱藥/84
第三節瀉下藥/92
第四節祛風濕藥/94
第五節芳香化濕藥/98
第六節利水滲濕藥/100
第七節溫里藥/102
第八節理氣藥/104
第九節消食藥/106
第十節驅蟲藥/108
第十一節止血藥/109
第十二節活血化瘀藥/112
第十三節化痰止咳平喘藥/117
第十四節安神藥/120
第十五節平肝息風藥/122
第十六節開竅藥/124
第十七節補虛藥/125
第十八節收澀藥/132
第十九節涌吐藥/133
第二十節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134
第二十一節拔毒化腐生肌藥/135
第八章方劑學基礎/142
**節方劑的組方特點/142
第二節方劑的分類與劑型/146
第九章常用方劑及中成藥/162
**節解表劑及中成藥/162
第二節清熱劑及中成藥/166
第三節瀉下劑及中成藥/173
第四節和解劑及中成藥/176
第五節溫里劑及中成藥/179
第六節補益劑及中成藥/182
第七節理氣劑及中成藥/188
第八節理血劑及中成藥/191
第九節祛濕劑及中成藥/196
第十節化痰止咳劑及中成藥/201
第十一節治風劑及中成藥/206
第十二節安神劑及中成藥/209
第十三節開竅劑及中成藥/212
第十四節固澀劑及中成藥/214
第十五節消導劑及中成藥/218
第十六節外用劑及中成藥/221
附錄實訓指導/223
參考文獻/234
緒論
**節中醫藥學的發展概況/1
第二節中醫藥學的基本特點/4
**章中醫基礎理論
**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7
第二節藏象/15
第三節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24
第二章病因病機
**節病因/31
第二節病機/35
第三章診斷方法
**節望診/39
第二節聞診/42
第三節問診/43
第四節切診/46
第四章辨證
**節八綱辨證/49
第二節臟腑辨證/51
第三節氣血津液辨證/56
第五章疾病防治
**節預防原則/60
第二節治療原則/62
第三節治法/65
第六章中藥基礎
**節中藥的產地和采集/68
第二節中藥的炮制/70
第三節中藥的性能/74
第四節中藥的配伍/77
第五節用藥禁忌/78
第七章常用中藥
**節解表藥/81
第二節清熱藥/87
第三節瀉下藥/95
第四節祛風濕藥/97
第五節芳香化濕藥/101
第六節利水滲濕藥/103
第七節溫里藥/105
第八節理氣藥/107
第九節消食藥/109
第十節驅蟲藥/111
第十一節止血藥/112
第十二節活血化瘀藥/115
第十三節化痰止咳平喘藥/120
第十四節安神藥/123
第十五節平肝息風藥/125
第十六節開竅藥/127
第十七節補虛藥/128
第十八節收澀藥/135
第十九節涌吐藥/136
第二十節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137
第二十一節拔毒化腐生肌藥/138
第八章方劑學基礎
**節方劑的組方特點/147
第二節方劑的分類與劑型/151
第九章常用方劑及中成藥
**節解表劑及中成藥/167
第二節清熱劑及中成藥/171
第三節瀉下劑及中成藥/178
第四節和解劑及中成藥/181
第五節溫里劑及中成藥/184
第六節補益劑及中成藥/187
第七節理氣劑及中成藥/193
第八節理血劑及中成藥/196
第九節祛濕劑及中成藥/201
第十節化痰止咳劑及中成藥/206
第十一節治風劑及中成藥/211
第十二節安神劑及中成藥/214
第十三節開竅劑及中成藥/217
第十四節固澀劑及中成藥/220
第十五節消導劑及中成藥/223
第十六節外用劑及中成藥/226
附錄實訓指導/228
主要參考文獻/239
中醫藥學概論 作者簡介
李鸞,女,副教授,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專業教研室主任,并兼任吉林省老年大學中醫養生專業外聘教師,吉林省安寧療護委員。從事中藥學專業核心課程任教20余年,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并編寫相關教材多部,學生反映良好。并參與國家資源庫的建設,拍攝多個視頻、動畫,數字資源制作經驗豐富。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