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國際傳播新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22963
- 條形碼:9787302622963 ; 978-7-302-622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際傳播新路徑 本書特色
本書從消費文化視角出發對中國的國際傳播進行分析,論證消費滿足、信息需求滿足與國際傳播實踐效果之間存在關聯,提出中國國際傳播的受眾群體處于消費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即前消費主義階段、消費主義階段與后消費主義階段。
中國國際傳播新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從消費文化視角出發對中國的國際傳播進行分析,論證消費滿足、信息需求滿足與國際傳播實踐效果之間存在關聯,提出中國國際傳播的受眾群體處于消費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即前消費主義階段、消費主義階段與后消費主義階段。在商品和信息都成為日常消費品的環境背景下,處于不同商品消費滿足階段的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滿足也不同。傳播者與國際受眾之間由此所產生了錯位傳播慣性,可導致傳播者無法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影響傳播效果。本書提出在國際傳播中存在原生符號與建構符號的消費主義屬性疊加或消減的作用模式。當傳播目的地國的社會文化中原有的文化、商品、宗教等原生符號,與傳播者的傳播思維意識、媒介渠道、內容、傳播行為等建構符號相互作用時,存在著四種不同的模式:穹頂式、履帶式、海綿式和套娃式;诖,本書提出深入分析消費文化,可減少實踐中的穹頂式傳播、套娃式傳播,轉變為效果更好的履帶式和海綿式傳播。
中國國際傳播新路徑 目錄
目 錄
**章 消費文化與中國國際傳播的關聯 001
**節 關鍵概念 002
一、“消費”的概念 002
二、“消費文化”的概念 003
三、“消費社會”的概念 005
四、“符號”的概念 007
第二節 消費主義與國際傳播的關聯 009
第三節 消費主義與國際傳播的相互作用模式 012
第四節 消費文化在中國的歷史與現狀 015
一、中國歷史上的消費文化 015
二、中國社會當前的消費文化特征 018
第二章 消費滿足的社會類型與影響因素 023
**節 消費滿足類型化的理論依據與適用性 024
一、消費滿足類型化的理論依據 024
二、消費滿足的四種類型假設 027
三、消費滿足用于受眾分析的適用性 028
四、 公共危機中消費滿足的退化與信息滿足的極
化現象 030
中國國際傳播新路徑
——媒介、消費文化與日常生活
XX
第二節 消費滿足四種類型的典型特征 032
一、物質滿足型社會 032
二、身份滿足型社會 033
三、個性滿足型社會 034
四、價值觀滿足型社會 035
第三節 消費滿足分類的影響因素 036
一、經濟因素 037
二、政治因素 038
三、媒介因素 040
第四節 中國國際傳播的重點目的地國分類 044
一、樣本選取與研究設計 044
二、數據分析結果 046
第三章 中國國際傳播的歷史困境與突圍嘗試 049
**節 逆消費主義傳播(1978—1992年):“官媒”與
“宣傳” 052
一、機構建制和傳播目標初探 053
二、對外傳播渠道初步建立 054
三、傳播困境 056
第二節 弱消費主義傳播(1993—2008年):角力中
探索 058
一、 以發言人制度為開端,從“宣傳”轉向
“傳播” 058
二、 以北京奧運為契機,從所謂“封閉”到主動
開放 061
三、對外傳播渠道快速發展 064
四、傳播困境 065
第三節 超越消費主義傳播(2009—2021年):探索新的
中國話語、中國模式 067
目 錄
XXI
一、需求改變與新公共關系思維 067
二、官方傳播的變化 069
三、民間傳播力量的積極意義與風險 072
四、創新與探索 074
第四章 中國國際傳播的全球典型困境與突圍嘗試 077
**節 物質滿足型社會中的現代性困境(以非洲
為例) 078
一、將非洲劃為物質滿足型社會的歷史背景 078
二、中國在非洲傳播的優勢與困境 080
三、 對“物質滿足”型社會進行國際傳播的有效
路徑:商品品牌形象傳播 082
第二節 身份滿足型社會中的文化困境(以中東為例) 085
一、 將中東地區劃為身份滿足型社會的歷史
背景 085
二、中東民眾以消費進行身份建構 087
三、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傳播困境 090
四、 對“身份滿足”型社會進行國際傳播的有效
路徑:消費符號作用 092
第三節 個性滿足型社會中的魅力困境(以部分歐美國家
為例) 096
一、 將部分歐美國家劃為個性滿足型社會的歷史
背景 096
二、中國在歐美地區的傳播困境 098
三、 對“個性滿足”型社會進行國際傳播的有效
路徑:突破符號誤讀,建立“魅力向往” 101
第四節 價值觀滿足型社會中的倫理困境(以澳大利亞
為例) 103
一、 將澳大利亞劃為價值觀滿足型社會的歷史
背景 103
二、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傳播困境 105
三、 對“價值觀滿足”型社會進行國際傳播的
有效路徑:建立“幸福向往”,分享“共同
價值” 109
第五章 “日!币暯桥c符號重建 115
**節 受眾需求變化:被社交媒體消解的“他者”
想象 116
一、媒介想象與日常生活實踐趨近 116
二、新的跨文化傳播邏輯:日常生活藝術化 119
第二節 受眾需求解析:符號分類與重建 120
一、日常生活需求:區分、自戀、救贖 120
二、中國符號與現代日常生活的匹配 123
三、 從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等看符號的
作用 126
四、中國符號的分類與重建 130
第三節 受眾需求滿足:國際傳播的產品化策略 137
一、符號與傳播產品的對應關系 138
二、傳播產品的案例分析 139
結語 157
參考文獻 161
附錄 169
一、受訪者列表 169
二、訪談觀點摘要 171
致謝 177
中國國際傳播新路徑 作者簡介
作者寇佳嬋,女,年齡41,1999級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碩,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學博士,導師為董關鵬教授。作者是第一批參與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的專家學者之一,活躍于政府企業新聞發言人培訓領域。合著有五洲傳播出版社的發言人培訓教材《政務微博實務指南》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