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典藏版 (精裝)(上下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55213
- 條形碼:9787559855213 ; 978-7-5598-552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典藏版 (精裝)(上下全二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賣點 ☆ 《亞洲周刊》·2021年全球華人十大小說 ☆ 《當代》·2021年度長篇五佳 ☆ 《長篇小說選刊》·2021第六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領銜作品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1年度文學好書 ☆ 《揚子江文學評論》·2021年度文學排行榜TOP3 ☆ 中國小說學會·2021年度好小說 ☆ 首屆高曉聲文學獎獲獎作品 ☆ 2021名人堂文學榜·年度十大好書 ☆ 2022花地文學榜TOP10 ☆ 2021(第六屆)收獲文學榜·年度長篇TOP10 ☆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TOP100 ☆ 《誰在敲門》豆瓣評分8.5 ☆ 上下冊典藏版,字號更大,閱讀更舒適 ☆ 《誰在敲門》窮盡了人性的幽微曲直、陰暗與明亮 ☆ 羅偉章有多篇小說、散文入選多省中高考試題 編輯推薦 《誰在敲門》以許家為核心,以為父親慶生至父親病重、離世為主線,描述回龍鎮、燕兒坡、清溪河,如《清明上河圖》般截取了時代的一個橫切面,精準而細膩地勾勒了大時代下的微小的細節。一字一句,如一針一線,編織成一張囊括時代的大網,看似平淡如水,實則氣勢磅礴,以樸實無華給人以深刻的靈魂激蕩。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典藏版 (精裝)(上下全二冊) 內容簡介
生而為人,不可避免的是,在人生的某個關卡,會遭遇父母親的離世。至親的離世往往帶來不可跨越的悲傷。 羅偉章以極富象征性和超強想象力的現實主義敘述,完成了一部具有史詩品格的長河小說。《誰在敲門》圍繞一群子女給父親慶生、治病到舉行葬禮而展開情節,通過一個大家族的人際生態、不同階層的生活細節,演繹了幾代人的生生不息,呈現出無數人生命題。在厚重的歷史氛圍中,呼嘯的社會劇變、新興的城鄉文明和復雜的個人命運,頻繁敲擊時代之門。作者在致密的細節和飽滿的文字里,深藏著宏大的藝術野心,并以此向沉默的土地和偉大的傳統致敬。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典藏版 (精裝)(上下全二冊) 目錄
**章
有時候,敲門聲是人的臉,也是人的心,哪種人敲出哪種聲音,就跟哪種人會說出哪種夢話一樣。當這個聲音響起時,已去胸腔里蕩過一下,夾帶著氣惱、自大和經過掩飾的逆來順受,傳到指骨,傳到門,然后才傳進屋子,大姐就知道,是兄弟來了。
第二章
都不是小時候了,不是在貧窮中一起長大的日子了。對有些回憶,與其將它喚醒,不如讓它熟睡,熟睡之后,就不會受到真實世界的摧殘。這么多年過來,彼此都有了沉重的心事,也像有了心結。我們各自孤立,又相互孤立。我們關心了許許多多,卻往往淡漠了*重要的。
第三章
痛苦是骯臟的。病和老,是痛苦的原因,卻不是根源。根源是人生。
第四章
人是一個一個地活著,但人活的,不是個體,而是時代,自己的時代過去了,即便你的身體還活著,心卻跟時代一起埋葬了。
第五章
如果說父母生活的地方就是故鄉,我母親早死了,現在父親也死了。大姐說女人沒有故鄉,我不是女人,同樣也沒有故鄉了。故鄉在我心里,就像一列奔跑的火車,車身已遠去,只余下蒼茫的汽笛和鐵軌的震顫。
第六章
我們都無力承擔一種生活的失去,哪怕那種生活已經腐爛。
第七章
我父親除了叫許成祥,還有一個名字叫 00033428。
我大姐夫除了叫李光文,還有一個名字叫 7295。
后 記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典藏版 (精裝)(上下全二冊) 節選
有時候,敲門聲是人的臉,也是人的心,哪種人敲出哪種聲音,就跟哪種人會說出哪種夢話一樣。當這個聲音響起時,已去胸腔里蕩過一下,夾帶著氣惱、自大和經過掩飾的逆來順受,傳到指骨,傳到門,然后才傳進屋子,大姐就知道,是兄弟來了。(**章) 都不是小時候了,不是在貧窮中一起長大的日子了。對有些回憶,與其將它喚醒,不如讓它熟睡,熟睡之后,就不會受到真實世界的摧殘。這么多年過來,彼此都有了沉重的心事,也像有了心結。我們各自孤立,又相互孤立。我們關心了許許多多,卻往往淡漠了*重要的。(第二章) 城市澎湃的燈火,涌動的人潮和車流,都是不定形的世界,與他們血統里穩固的村莊背道而馳,并因此不知所措;他們贊美城市,一方面出于真心,另一方面,是掩飾自己在城市里的受挫。(第二章) 在月光和冬雪之間,橫亙著虛構的悲傷;忘記青春的果實,只把甜舉過頭頂。(第二章) 痛苦是骯臟的。病和老,是痛苦的原因,卻不是根源。根源是人生。(第三章) 身體和痛苦,其實是同一個詞。(第四章) 這與其說是對死亡的恐懼,不如說是不想長大。無論自己的童年有多么不堪,卻還是懷想,那時候,時光無限漫長,山花遍野開放,鳥群自在飛翔,那時候的熱天,曬得身上流油,也不覺得熱,那時候的冬季,冰柱子結成小罐粗,從山壁和屋檐掛下來,也不覺得冷,那時候你分明能感覺到,在悠遠的時光里,總有一個時刻,門會敞開,未來會走進來。有長輩親人在,就有童年在,沒有長輩,童年就消失了,只任由光陰劈頭蓋臉地漫過。(第四章) 人是一個一個地活著,但人活的,不是個體,而是時代,自己的時代過去了,即便你的身體還活著,心卻跟時代一起埋葬了。(第四章) 一生中的快樂事并不去數,只數苦情和功勞。倒不是把快樂事故意略過,而是因為,人,無論多么順遂和富貴,當過完一生,回想一生,在記憶的箱子里,也取不出幾件“快樂”。快樂是存不住的,它是指尖的流沙,甚至是天上的禮花,瞬間的耀眼過后,便沉寂于遼闊的黑暗。而且,快樂往往是自私的,追求到手,多數也只是偷著樂。痛苦則可以理直氣壯地出門。在世人眼里,痛苦意味著承受,有時也意味著奉獻。(第四章) 就在這短暫的間隙里,大姐靜了下來。是那種被浸潤的靜。大姐的整個身體,都彌漫著青色的光。那是悲傷的顏色。從里到外的悲傷,讓她這般靜如深谷。即使是喧鬧的悲傷,也是一種靜。何況悲傷是不喧鬧的。所有悲傷的聲音,都是安靜的聲音。(第四章) 如果說父母生活的地方就是故鄉,我母親早死了,現在父親也死了。大姐說女人沒有故鄉,我不是女人,同樣也沒有故鄉了。故鄉在我心里,就像一列奔跑的火車,車身已遠去,只余下蒼茫的汽笛和鐵軌的震顫。(第五章) 生活本不需要那么多執著。沒有執著,就沒有妥協。同時,生活也不需要那么多淡泊。對世事的淡泊,或許正是對生活權利的放棄,甚至是對無能的修飾。吃苦和受窮,包括敢于吃苦,敢于受窮,都可能只是理想主義謳歌出的陷阱,還可能,正是這種建立在窮苦基礎上的文明,閹割了骨子里的生力與活力。(第五章) 分數下來,比照往年,兒子超出二本線很多,但距一本又差些。夠了,可以了。我和梨靜都很高興,是因為比我們預想的好。不過,高興了不到五分鐘,就又遺憾。要不是高考前閃那一下,就上一本了。但接著又說服自己:夠了,可以了。便又高興起來。這后面的高興,已不叫高興了,它被深深的遺憾挾制了。只差一點點啊! 然而我們都很清楚,若上了一本,我們又會想,為什么不再高一點?再高一點就能讀名校了。如果上了一般名校,接著還會想:本來可以讀北大清華的。 這是人心的常態。 好在一切都恢復了常態。(第六章) 我們都無力承擔一種生活的失去,哪怕那種生活已經腐爛。(第六章) 回龍鎮和李家巖的天地,還是那樣寬闊。 但那種天寬地闊的感覺,隨著黎明過去,太陽升起,便煙消云散了。那只是黑暗里的感覺。(第七章) 我父親除了叫許成祥,還有一個名字叫 00033428。 我大姐夫除了叫李光文,還有一個名字叫 7295。(第七章)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典藏版 (精裝)(上下全二冊) 作者簡介
羅偉章,四川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饑餓百年》《大河之舞》《聲音史》《世事如常》等,中篇小說集《我們的成長》《奸細》《寂靜史》,中短篇小說集《白云青草間的痛》,散文隨筆集《把時光揭開》《路邊書》。曾獲人民文學獎、蒲松齡文學獎、華文最佳散文獎等,系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