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競爭與秩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0611
- 條形碼:9787208180611 ; 978-7-208-1806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競爭與秩序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諾斯為國外著名的學者,是新制度經濟學的創始人,199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如作者所言:本書將圍繞著諾斯等人所提出和運用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進行批判性跟蹤研究與新的發展模式探討。權利開放秩序理論是諾斯晚年“集大成”的理論創新。本書是一本功底扎實的理論專著,資料完備,作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梳理中外相關的研究成果,觀點建立在資料和嚴密的邏輯分析的基礎上,有不少新的看法。作者的立場是中肯的、正確的。他將本書的主要研究問題歸納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的道路,并非諾斯等人所歸納的那樣,只有西方一條。本書通過類型學的比較研究方法,解釋人類在部分價值追求和發展目標上可能有趨同的趨勢,但在實現路徑上顯然不可能只有歐美一座“獨木橋”,而是存在著多條發展和實現路徑,這也比較符合當代學術界關于多元現代化理論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相關研究理念,所以作者將其歸納為“多元發展模式”。本書基礎很好,做得扎實。
競爭與秩序 內容簡介
本書稿從政治的角度對諾斯等人所提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分析框架展開學術批判。作者認為支撐諾斯提出這一理論分析框架的是西方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義”以及所謂的“西方發展經驗”或者道路,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是對西方國家發展道路與經驗的嚴重“美化”。諾斯等人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權利開放秩序的生成在時間起點存在嚴重偏差。為了能夠充分借鑒別國發展經驗,吸取發展的教訓,我們需要“舉一反三”地不斷反思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與教訓以及當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為此,我們不僅需要加大對西方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的研究,還需要對代表性區域和國家的發展實踐進行深入的學術探究,并由此不斷提升我們的理論分析水準和政策建議能力。作者認為我們需要整合馬克思主義傳統理論優勢,注意吸納近年來西方左翼理論家關于社會發展研究的諸多理論成果,在相關的制度變遷與社會發展理論領域爭取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創新,因此亟須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的理論資源,回應現實社會政治的棘手問題。
競爭與秩序 目錄
序言
**章 相關研究綜述與研究設計
**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問題概述
第二節 相關研究綜述:東西方發展道路之別及其原因探析
一、從地理決定論到地緣政治的解釋
二、宗教與文化解釋論
三、制度主義解釋論
四、結構主義解釋
五、行動者的能動主義解釋
六、相關研究的小結與評介
第三節 對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分析框架的批判與完善
一、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的學術貢獻簡介
二、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中“西方道路”原型的內在缺陷
三、對諾斯權利開放秩序理論的整體性批判
四、對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分析框架的優化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章節安排
一、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
二、本書的研究意義
三、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城市形態變遷中的權利開放秩序及其批判
**節 本章研究問題導入與研究設計
一、諾斯等人的分析框架及其研究中的案例選擇偏差
二、本章研究問題簡介
三、相關研究狀況和趨勢分析
四、研究設計與研究意義分析
第二節 中世紀歐洲城市公社運動推動實現自由權利和開放秩序
一、中世紀商貿型城市的興衰情況概述
二、歐洲中世紀城市的規模與起源
三、歐洲中世紀城市興起中市民自由權利訴求的需要與障礙
四、歐洲中世紀城市市民獲取自由與權利的過程:從沖突到戰斗
五、歐洲中世紀城市獲取自由與權利的過程:由戰斗到算計
六、本節小結
第三節 西方中世紀以來的城市形態發展與秩序問題
一、中世紀歐洲城市權利與秩序的衰弱
二、工業化時代西方城市中的權利與秩序
三、后工業時代城市的變動秩序:城區與郊區的“聯動”
四、“城市增長機器”背后的新秩序:政治與資本的聯合操控
第四節 城市的權利開放秩序及其理論批判
一、權利開放秩序概念疏解
二、結合本章內容對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的反思與批判
三、反思當代西方城市開放秩序:無產階級集體權利以及其限度
第三章 美國競爭性開放秩序的崩塌及其重建
**節 美國內戰對社會秩序相關研究的意義
一、對美國良性的競爭性資本主義秩序研究的一個悖論
二、本章主要的研究問題
三、美國內戰對本章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美國內戰的根源:以南北雙方實力對抗為分析視角
一、美國內戰的根源:聯邦制還是奴隸制
二、奴隸制:南方人的立場、理據與行動
三、奴隸制:北方人的立場、理據與行動
第三節 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從協調機制角度的分析
一、宗教內部由于奴隸制爭議而發生分裂
競爭與秩序 作者簡介
陳兆旺,江蘇鹽城人,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F為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政治學會理事,美國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上海師范大學第八屆“優秀青年學術骨干”,上海市委統戰部2021年度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獎三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福利國家理論、比較政治制度、中國政府與政治等。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良好),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5項。曾在《學術月刊》《中國行政管理》《戰略與管理》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已出版個人專著《民主與福利:社會結構與公民身份制度變遷的路徑》(2015年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全額出版資助)1部,合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探析》等2部,獨立編著人力資源教輔書1部,副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1部。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