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鼎革--復旦文史專刊/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8595
- 條形碼:9787101158595 ; 978-7-101-1585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鼎革--復旦文史專刊/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內容簡介
明清鼎革一般是指明朝滅亡、清朝勃興的歷史過程。其中充滿了意識形態、民族認同、中華宗主國認同等的崩塌與重建。在文化、制度與思想等經歷了矛盾、沖突與混亂之后,新的秩序逐步形成。發生于17世紀中葉的明清鼎革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影響不僅限于中國國內,亦波及整個東亞地區,改變了東亞的國際關系和政治格局。不僅如此,明清鼎革的消息通過在華西方傳教士和商人傳至歐洲,引起歐洲政治、宗教、商業、文化各界的廣泛關注,從而導致歐洲對中國觀念以及中歐關系的變化。換言之,明清鼎革不僅是一次國內事件,更是一場區域政治變革事件,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講也是一個全球性事件。 以往國內外學界對明清鼎革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中國史的框架內。本文集則提出突破國別史框架,從東亞區域史乃至全球史的視角重新研究明清鼎革。文集所收各篇論文分別從本土、周邊、東亞、全球、軍事、文化、雙邊關系等多重視角,呈現了明清鼎革對東亞乃至全球的不同影響,從而將明清鼎革這一發生在中國本土的政治事件放到更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加以考察。本論文集是從全球史、區域史看本國史的一種嘗試,希望使其成為打破中國史與世界史學科界限的一個典型案例。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鼎革--復旦文史專刊/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目錄
總論
重新思考明清鼎革——兼談“17世紀危機”、“大分流”、“新清史”
本土視角
明清鼎革的長城視角
《保民四事書》與明末火炮
*是倉皇辭廟日——明代滇中道路與“永歷入緬”
明清鼎革之際江南士人生死與出處的抉擇
從“康熙歷獄”審訊口供看明清時期皇室墓葬堪輿中的神煞禁忌
雍正帝肇建內城隍廟考述
論明清鼎革對西藏的影響
紀事與存人:晚清閱讀史中的明清易代
東亞視角
明清鼎革期朝鮮對明朝塘報的搜集與應對
朝鮮與清朝間地理書的交流
風說書的世界——異域風聞所見之明清鼎革
“安南副國王”與明末清初中越關系
朝鮮人黃景源與《南明書》
清朝皇權的來源與江戶時代日本知識分子的理解
全球視角
“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全球史視野中的明朝滅亡
潮州海寇、明朝海軍和早期中國與西班牙的互動
讀書與戰爭:明朝戚繼光練兵的近世性(1566-1583)
淺談全球史的史料問題——以明清鼎革史的西文原始史料為中心
帝國水路:中國繪畫和歐洲版畫中的交流網絡和通俗審美
美國全球通史書寫中的中國——以其中有關明清史的敘述為例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鼎革--復旦文史專刊/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3月10日,是中國教育部指定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作為中國文學、歷史和哲學研究的一個平臺,致力溝通文、史、哲不同學科的交流與融合,推動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文化研究,并努力推動各種新文獻和新資料的整理,建設一個從事中國文史研究的國際性、開放性的學術研究機構。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