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倫理學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91996
- 條形碼:9787502091996 ; 978-7-5020-919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倫理學原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掀起西方倫理學界【哥白尼式革命】的經典著作
倫理學原理 內容簡介
一直到19世紀末,倫理學與規范倫理學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爾的《倫理學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種倫理學即元倫理學的誕生。爾后半個多世紀,元倫理學在西方倫理學王國一直居于主導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美德倫理學的興起,以及道德心理學研究的復興,倫理學研究呈現出了規范倫理學、美德倫理學與元倫理學鼎足發展的局面。而由摩爾所倡導的元倫理學研究的哲學意義,仍然是當代倫理學大家關注的重心。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摩爾的《倫理學原理》才被列選為20世紀前半葉唯一一部倫理學經典名著。
倫理學原理 目錄
**章 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1
第二章 自然主義倫理學………………………………………………………… 38
第三章 享樂主義………………………………………………………………… 60
第四章 形而上學的倫理學……………………………………………………… 111
第五章 與行為有關的倫理學…………………………………………………… 143
第六章 理想事物………………………………………………………………… 182
倫理學原理 節選
**章 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1. 不難看出,某些日常判斷的真理性正是倫理學所關心的。我們 隨時都會說,“某某是個好人”,或“那家伙是個惡棍”;我們隨時 都會問,“我該怎么辦?”或“我這樣做對不對?”我們隨時都會冒 失地發表“節制是美德,酗酒是惡習”之類的意見。毫無疑問,倫理 學的任務就是討論此類問題和此類陳述;當我們提出什么是正當的行 為的問題時,我們要證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答案;當認為我們關于人的 品性或行為道德的陳述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時候,我們就應說明理 由。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我們的陳述包含“美德”“惡習”“責 任”“權利”“應該”“善”“惡”之類術語中的任何一個時,我們 就是在做倫理判斷;如果我們希望討論它們的真理性,我們就應該討 論一個倫理學的觀點。 這幾乎無可爭辯,但遠未能對倫理學領域做出明確定義。其實, 這一領域完全可以被定義為:就所有這類判斷而言,既具有普遍性 又具有特殊性的事物的全部真理。但是,我們還必須提出這樣一個問 題:那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事物究竟是什么?然而,對于 這個問題,那些頗享盛譽的倫理學家們提出了迥然各異的答案,而且 也許其中沒有一個能完全令人滿意。 2. 如果我們舉出上述例子,并說它們都與行為問題有關,即,在 我們人類的行為中,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正當、什么是失當 等問題,我們是不會錯到哪里去的。因為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好人的時候,我們通常是說他行為正當;當我們說酗酒是惡習時,我們通常的 意思是,嗜酒成性是一種不當的或邪惡的行為。事實上,“倫理學”這一 名詞與這種關于人類行為的討論是密切相關的。在語源上就是這樣聯 系著的;毫無疑問,行為是倫理判斷*平常、*普遍有趣的對象。 因此,我們發現,許多倫理哲學家傾向于用這樣一種說法對“倫 理學”進行確切定義——解決人類行為的善與惡的問題。他們認為, 對“倫理學”的各種研究恰恰局限于“行為”或“實踐”;他們認 為,“實踐哲學”這一說法涵蓋了與它有關的所有事情。現在,撇開 如果這個詞的確切含義不談(因為語言學問題可以適當地留給詞典的 編寫者和其他對文學感興趣的人們;而哲學,我們將會看到,與此毫 無關系),我可以說,我傾向于用“倫理學”去涵蓋更多的東西—— 我認為,這個用法具有充分的根據。我正用它來探究“什么是善”這 個一般性問題,因為對于這個探究來說,再無其他任何名詞。 倫理學所關注的無疑是“什么是善行”這個問題,但是,既然 它所關注的是這個問題,如果它不準備告訴我們“什么是善”“什么 是行為”,那么它顯然不是從本源開始。因為“善行”是一個復合概 念:并非所有的行為都是善的,因為其中有一些肯定是惡的,而也有 一些是無關緊要的。另一方面,除了行為之外,其他事物也可能是善 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善”就可以表示某種行為和其他事物所共 有的性質;如果我們拋開全部善的事物,單獨審查善的行為,那么我們 就有出錯的危險,可能誤以為這種特質不是其他東西、不是其他事物 共有的性質;如此一來,我們就會錯誤地理解這種狹義的倫理學,因為 我們將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行。實際上,許多著作家把自己的探究僅 僅局限在行為上,因而他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因此,我將試圖避免 它,我得首先探討“一般說來,什么是善”,從而盡可能避免犯此種錯 誤;希望如果我們能對此加以確定,那么解決善行的問題就會容易得 多,因為我們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行為”。于是,這就是我們需 要探討的**個問題: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我把對于這個問題(或這·4· 倫理學原理 些問題)的討論命名為倫理學,因為這門科學無論如何必須包括它。......
倫理學原理 作者簡介
G.E.摩爾(G.E.Moore,1873-1958),英國哲學家,新實在論及20世紀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1873年11月 4日摩爾生于倫敦上諾伍德。1892年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896年畢業。1898~1904年在三一學院從事研究工作。1911年起歷任劍橋大學道德科學講師、精神哲學與邏輯教授,并成為三一學院終身研究員,1939年從教授職位退休。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