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曹灣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報告 第48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77830
- 條形碼:9787501077830 ; 978-7-5010-778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曹灣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報告 第48號 內容簡介
溫州曹灣山遺址于2002-2003年發掘,共清理發現30余座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和大范圍的建筑基礎遺跡,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石玉器和各類標本。遺址確認了好川文化在甌江下游地區的分布,極大地豐富了好川文化的內涵,對于構建浙南早期考古學文化譜系序列具有重要的意義,溫州的文化史也自此肇始發端。2013年,曹灣山遺址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書對曹灣山遺址的基本情況和發掘工作進行了具體介紹,對曹灣山遺址的墓葬、灰坑、建筑等遺跡以及各地層出土的大量陶器、石(玉)器等遺物進行了詳細的圖文描述和梳理,并通過初步的分析對遺址內的遺跡單位和地層進行分期歸納。*后通過不同遺址間的對比,提出了好川文化“曹灣山類型”的命名。
曹灣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報告 第48號 目錄
**章 地理環境與發現經過
**節 地理環境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曹灣山遺址的發現與更名
第二章 遺址
**節 概況
第二節 發掘情況
第三節 地層分布
第三章 第3層下文化遺存
**節 墓葬
一、分布概況與布局結構
二、分述
三、墓葬形制與葬俗
四、隨葬品種類、數量及出土位置
五、隨葬器物
六、墓葬分期
第二節 灰坑
第三節 建筑
第四章 地層出土遺物概況
**節 陶器
一、陶質、陶色及紋飾
二、陶器總體特征及型式劃分標準
第二節 石(玉)器
第五章 第3層出土遺物
**節 陶器
第二節 石(玉)器
第六章 第2層出土遺物
**節 陶器
第二節 石(玉)器
第七章 第1層出土及采集遺物
**節 陶器
第二節 石(玉)器
第三節 骨器
第八章 地層出土陶器的分期
**節 陶器的演變
第二節 陶器的分期
第九章 相關問題討論
**節 好川文化的分布范圍
第二節 好川文化遺址的聚落形態和等級
第三節 好川文化的內涵與曹灣山類型
第四節 好川文化與曹灣山遺址年代
附錄一 溫州曹灣山遺址的植硅石分析
附錄二 溫州藤橋鎮曹灣山遺址出土玉石器巖性鑒定
后記
英文摘要
日文摘要
**節 地理環境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曹灣山遺址的發現與更名
第二章 遺址
**節 概況
第二節 發掘情況
第三節 地層分布
第三章 第3層下文化遺存
**節 墓葬
一、分布概況與布局結構
二、分述
三、墓葬形制與葬俗
四、隨葬品種類、數量及出土位置
五、隨葬器物
六、墓葬分期
第二節 灰坑
第三節 建筑
第四章 地層出土遺物概況
**節 陶器
一、陶質、陶色及紋飾
二、陶器總體特征及型式劃分標準
第二節 石(玉)器
第五章 第3層出土遺物
**節 陶器
第二節 石(玉)器
第六章 第2層出土遺物
**節 陶器
第二節 石(玉)器
第七章 第1層出土及采集遺物
**節 陶器
第二節 石(玉)器
第三節 骨器
第八章 地層出土陶器的分期
**節 陶器的演變
第二節 陶器的分期
第九章 相關問題討論
**節 好川文化的分布范圍
第二節 好川文化遺址的聚落形態和等級
第三節 好川文化的內涵與曹灣山類型
第四節 好川文化與曹灣山遺址年代
附錄一 溫州曹灣山遺址的植硅石分析
附錄二 溫州藤橋鎮曹灣山遺址出土玉石器巖性鑒定
后記
英文摘要
日文摘要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