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書苑拾遺:楊沂孫節書后漢書蔡邕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9302
- 條形碼:9787532659302 ; 978-7-5326-593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苑拾遺:楊沂孫節書后漢書蔡邕傳 本書特色
★選取民國期間由著名出版機構、社會機構或藏家影印出版的字帖,且絕大多數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未有再版;原作大多佚失,民國字帖即其遺存世間的*后影像。 ★保留原作面貌,并延請專家撰寫導言及釋文。 ★楊沂孫篆書特點其一用輕描淡掃的筆法來寫篆書,更方正質樸;其二將大篆、小篆結合,開啟新的境地。
書苑拾遺:楊沂孫節書后漢書蔡邕傳 內容簡介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 “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范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楊沂孫書后漢書蔡邕傳》為其一種。楊沂孫(1813—1884),字子輿,號泳春、濠叟等,江蘇常熟人。清代晚期書法家、古文字學家。著有《文字說解問偽》《在昔篇》等,并有《說文部首》等多部字帖行世。 清代中期,隨著古文字和碑學的發展,篆隸兩體又重新復出。楊沂孫打通小學和書法,取法鐘鼎銘文,創造出用筆峻利、結體方正、章法大氣的全新風格。楊沂孫是清代晚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古文字學家和足以比肩鄧石如的篆書大家,是清代篆書復興浪潮中守正出新的學者型書家,影響了清末民初的篆書發展,吳大澂、吳昌碩等都借鑒了他的寫法而發揚光大。 本書為民國時期出版的《楊沂孫篆書法帖》。此作為楊氏于清光緒二年(1876)書寫的《后漢書·蔡邕傳》片斷,是其晚年小篆代表作。今重新編印出版,并依體例對圖版重作處理,尚希周知。
書苑拾遺:楊沂孫節書后漢書蔡邕傳 作者簡介
王祎,故宮博物院碑帖組組長、研究館員。主持“珍秘翰墨——清宮藏善本碑帖特展”、參與籌備“石渠寶笈特展”,完成“故宮博物院科研課題”——“清代宮廷碑帖的收藏”。主要論文:《明代藩府刻〈蘭亭圖〉卷及其變遷》《故宮博物院藏宋拓〈澄清堂帖〉》《清宮舊藏〈淳化閣帖〉考鑒》《懋勤殿本入宮、鑒定和著錄的相關資料》等。主要著作:《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米芾書法全集》《蘭亭圖典》《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全集》碑帖部分的編纂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