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書苑拾遺:劉墉書袁君墓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9319
- 條形碼:9787532659319 ; 978-7-5326-59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苑拾遺:劉墉書袁君墓志 本書特色
★選取民國期間由著名出版機構、社會機構或藏家影印出版的字帖,且絕大多數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未有再版;原作大多佚失,民國字帖即其遺存世間的*后影像。 ★保留原作面貌,并延請專家撰寫導言及釋文。 ★ 劉墉,以肥腴端厚、雄奇淡遠的楷書和行草書集帖學大成,影響了何紹基、翁同龢、譚延闓等后世大家的風格形成。
書苑拾遺:劉墉書袁君墓志 內容簡介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范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劉墉書袁君墓志》為其一種。劉墉(1720—1805),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清代名臣、書法家。乾隆朝重臣劉統勛長子,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進士,官至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謚號文清。曾參修《四庫全書》等,有《清愛堂帖》《劉文清公遺集》等行世。 劉墉用筆多肥厚,結體多橫勢,章法多舒朗,呈現出深厚的隸意和古趣。在融入顏真卿的寬博和蘇軾的濃墨之后,劉墉的楷書*終形成自家面目。在書法從帖學向碑學轉型之際,劉墉以肥腴端厚、雄奇淡遠的楷書和行草書集帖學大成,影響了何紹基、翁同龢、譚延闓等后世大家的風格形成。 本書以中國圖書公司在民國元年(1912)出版的劉墉中楷作品《劉文清公書袁君墓志銘》為底本,重新編印出版,并依體例對圖版重作處理,尚希周知。
書苑拾遺:劉墉書袁君墓志 作者簡介
王祎,故宮博物院碑帖組組長、研究館員。主持“珍秘翰墨——清宮藏善本碑帖特展”、參與籌備“石渠寶笈特展”,完成“故宮博物院科研課題”——“清代宮廷碑帖的收藏”。主要論文:《明代藩府刻〈蘭亭圖〉卷及其變遷》《故宮博物院藏宋拓〈澄清堂帖〉》《清宮舊藏〈淳化閣帖〉考鑒》《懋勤殿本入宮、鑒定和著錄的相關資料》等。主要著作:《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米芾書法全集》《蘭亭圖典》《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全集》碑帖部分的編纂等。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