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十八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72305
- 條形碼:9787229172305 ; 978-7-229-17230-5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八梯 本書特色
★本書共收錄了15篇中短篇小說,有講述重慶歷史變遷、富有重慶地方特色的本土題材作品,有展現重慶兒女愛國抗日情懷的歷史題材作品,有反映群眾日常生活和人生經歷的現實題材作品,有體現醫務工作者妙手丹心、醫者仁心的醫療題材作品。 ★本書同名短篇小說《十八梯》以重慶市渝中區的十八梯為背景,同名電影《十八梯》正在籌拍中,文中夾雜不少重慶地方方言,頗具重慶地方特色。 ★《產房》已拍攝為電影并于央視電影頻道公映,同名電影文學劇本《產房》《江水悠悠》《船神》均在《中國作家·影視》發表。 ★多篇小說以重慶本地的愛國人士和革命烈士為主角,展現了他們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船神》講述了民生公司總經理、民族企業家盧作孚,組織號稱“中國的敦刻爾克撤退”的“宜昌大撤退”的過程;《江水悠悠》講述了烈士“江姐”的革命歷程。 講述重慶市井百態,展現重慶人耿直、熱情、豪爽的性格,含電影《產房》同名中篇小說,同名電影《十八梯》正在火熱籌拍中。
十八梯 內容簡介
講述重慶市井百態,展現重慶人耿直、熱情、豪爽的性格,含電影《產房》同名中篇小說,同名電影《十八梯》正在火熱籌拍中。
十八梯 目錄
自序/ 1
十八梯/ 1
產房/ 14
鶴/ 45
紅綠燈/ 55
船神/ 64
江水悠悠/ 80
一波三折/ 94
生死不離/ 112
桂阿姨/ 119
大山的回鳴/ 144
源/ 170
回頭者/ 184
候鳥生活/ 219
等待明天站起/ 227
丹頂鶴/ 239
十八梯 節選
十八梯 一 明月在十八梯失蹤了,我和葛勇都好心焦,我倆找遍了十八梯的“七街六巷”,沒有找到。 連接重慶母城上下半城的十八梯遠不止于十八級梯坎,它上頂天下立地,古老的泛著幽光的青石板梯坎被踩得變了形,無聲地承受著我的腳步,保守著我的秘密。 我愛明月。 我愛明月這件事與葛勇有關。葛勇開先不聾不啞,9歲那年生病打鏈霉素以后耳朵聾了,先聾后啞,就只能咿哩哇啦“說話”。歐陽中醫說,人之五官臟腑是有代償力的,聾了啞了,眼力、嗅覺、悟性就強。可不,葛勇就精靈,學啞語,自學認字,把十八梯的厚慈街、老街、下回水溝街、守備街、鳳凰臺街、響水橋、花街子七條街道,把瞿家溝、善果巷、月臺壩、大巷子、轎鋪巷、永興巷六條巷子,咿哩哇啦比畫得明白。 沒考上大學的我常跟葛勇在十八梯閑逛,葛勇比畫說,他喜歡十八梯重疊密麻的樓房、瓦屋、吊腳樓,不少是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筑,是國家保護的文物。 我同意他說的。 葛勇比畫說,他還喜歡明月。 明月是我小學同學,我們念書的“精一小學”建于光緒年間,就在十八梯附近,校訓是“學如浩瀚,求其一精”。葛勇比畫說,明月教他繪畫。掏出張皺巴巴的紙,指上面他畫的十八梯。我看畫,感覺他畫得一般般,比畫說,還可以。葛勇笑,比畫說,明月的母親死得早,她父親在十八梯的老街開了家“明氏書畫店”,她父女兩個經營,她父親對她這個獨生女兒管得嚴,不許她跟男生交往。 葛勇機靈,見她父親進城買貨,就喊我去那正面當街、背面臨崖的吊腳樓書畫店。一進門,他就咿哩哇啦對明月比畫問這問那。明月耐心地比畫回答,還用毛筆在廢宣紙上寫字說明,你問的文房四寶啊?她取了文房四寶給葛勇看,比畫講說紙、筆、墨、硯。她比畫說,古詩人描述的“近者唐夫子,速致烏玉玦”,是蘇軾描述的陳旋墨。我才發現,她隨意寫的字筆力強勁、自然舒展。葛勇看字畫。明月比畫說,蔡元培先生說,中國畫與書法有緣,而多含文學之趣味。你看這幅《趕駝老人》畫,有寓意,渾圓的落日貼著大漠的棱線了,凝固的沙浪像一片沉睡的海。趕駝老人揮舞鞭子,鞭子不落到駝背上,老駱駝四蹄蹣跚,踏飛一路沙塵。我點了點頭。她又指另外一幅畫,這幅丹頂鶴畫,鶴頸濃淡水墨一揮,腹部留白,沒畫眼睛,卻很是傳神。世界復雜也簡單,復雜是人心不古,心善如鶴則簡單。“嗯,好!”我看著她說。她對我一笑。葛勇看著飛天畫比畫,飛天女的衣服穿得好少。明月比畫說,這是畫者臨摹的飛天壁畫,飛天壁畫是我國古代的人體藝術。我沒看字畫,看她:正面看,如一輪皎潔的圓月;側面看,是一鉤微笑的彎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乃天物,皎月美女呢。方發現亭亭玉立的她秀外慧中,好美。我跟她雖是小學同學,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印象中,她為校園的宣傳欄畫過畫,后來去念了美專校附中。 她衣著隨便,*大程度光裸著肌膚。六月的重慶熱死人,那是沒有空調冰箱,連電風扇也緊缺的年代,十八梯的女人們都這么穿,沒有人覺得稀奇。 晚上,屋里是住不了人的。 十八梯的路道兩邊擺滿了涼椅涼席涼板,上面坐著躺著乘涼的男女老少。男人幾乎都只穿一條窯褲,女人穿得少得不能再少,細娃兒一絲不掛。蒲扇紙扇篾扇搖動,扇風也驅趕蚊子。小販吆喝叫賣炒米糖開水、稀飯、涼面、涼粉、油茶、豆腐腦。 葛勇背了冰糕箱咿哩哇啦叫賣。冰糕箱是草綠色的,有青色的鳥兒圖案,葛勇背起很吃力,冰糕箱卻給買者以清涼感。 “冰糕,冰糕,青鳥牌冰糕,香蕉橘子牛奶豆沙冰糕呃冰糕,冰糕涼快耶冰糕……”我跟了他幫他唱歌般吆喝叫賣,“冰糕,冰糕,地下室做的冰糕啊……” 路過“明氏書畫店”,店門緊閉,明月父女沒有在門外乘涼。噫,他們還經得熱!我想,提高了聲音叫賣。穿短袖衣短褲子的明月開了店門,月輝映得她那雪白的肌膚更白。 “好熱啊,看你們兩個,一身都是汗,快進來涼快一下。”明月低聲說,細白的食指豎在嘴唇上,“我們說話小聲些哈。” 屋里像蒸籠呢,咋會涼快?我心里說,跟了葛勇進門。嗬,真有股涼風!15支光的電燈下,柜臺上放有個小鍋蓋大小的乳白色電風扇,葛勇的臉幾乎要貼著電風扇,他比畫好涼快。那個年代的葛勇和我,看見這電風扇就如同現今看見新款的5G華為Mate40手機一般高興。 “我大爸在新加坡,他買了寄來的。”明月低聲說。 葛勇就從冰糕箱里取出4塊青鳥牌冰糕,分別是藍色、紅色、土色、黃色包裝紙的冰糕,雙手捧送給她,比畫說,不要錢。她取了藍色包裝紙的冰糕,剝開包裝紙吃,低聲說,要給錢的。我趕緊掏錢給葛勇,比畫說,我請她吃,她是我同學。葛勇收了錢,將剩余的三塊冰糕快速放進冰糕箱里,比畫問她,你爸爸在樓上?她點頭,比畫說,在二樓陽臺乘涼打瞌睡。葛勇比畫,你爸爸好兇,揪我耳朵,把我耳朵都揪紅了!她吃吃地笑。 樓梯聲響。 “你們涼快些了吧,快些走,我爸爸下樓來了。”明月低聲說。 我正站在電風扇前迎風,還是得離開。 二 我和葛勇上了“明氏書畫店”的二樓,明月的父親跟朋友去茶館喝茶擺龍門陣去了,是明月領我們上樓的。二樓有她和她父親各自的臥室,明月領我們進了她的臥室。這是她的閨房呢,我想。一進臥室,就感覺到她身上那種特有的香味。臥室內飾清爽、家具古樸。臨江的一面有黃葛樹葉遮陰的陽臺,看得見山腳早先的官道—現今的馬路。馬路兩邊是高矮參差不齊的或古舊或新修的房屋,馬路上早先有黃包車、板板車、馬拉車往來,現今有汽車往來。馬路下面是我們稱之為大河的長江,被水浪常年沖擊的沙灘形成了一道灰色的江岸線。回水處是太平門水碼頭,有木船、輪船往來。江對岸是古木參天的南山,山間可見老君洞的飛檐翹角,山林里有茶馬煙嵐的黃葛古道。來自大雪山的流水悠悠,哼唱著深情的歌。明月比畫說,站在這陽臺上,聞得到大河的水香、南山的林香。葛勇就抽鼻子聞。明月說,當年,南山那條黃葛古道是通往黔滇的主要干道。我接話,是重慶的絲綢之路。她說,嗯,古道始建于唐宋,明清時繁盛起來。我點頭,古道走過販茶販鹽的馬幫。她說,還走過入緬作戰的抗日遠征軍官兵。我說,了不起的古道,穿山越嶺。她點頭,重慶是山城嘛,市區就是一座山,大河長江、小河嘉陵江一抱,就有了市區母城。我說,對頭,長江氣勢磅礴,嘉陵江溫麗清幽,有人說長江乃雄性為父,嘉陵江乃雌性為母,母城半島是兩江的孩兒。她嘻嘻笑:“你還會說。”她眨眼看我。 葛勇就抱肚子,比畫說要拉屎,轉身下樓。屋里剩下我和她。我有些莫名地緊張。她若無其事,擺放好工夫茶茶具,煮開水泡茶,斟滿三杯。遞給我一杯茶。她自己喝茶,這是色綠、香郁、味甘、形美享賦“四絕”盛名的龍井茶。我喝茶,其實山城沱茶也可以,清香養胃。她說,倒是。 我倆說茶說文房四寶說字畫。 “呃,你在這十八梯住了好多年了吧?”她問。 “我在這里出生長大,我爺爺、爸爸也在這里出生長大。”我說。 “老十八梯啊。我爸爸媽媽是下江人,抗戰時逃難來重慶的,我媽媽在十八梯的防空洞里生下我的。” “在防空洞里?” “那陣,日本飛機連番地轟炸重慶,警報一響,人們就往防空洞里跑,炸死、悶死了好多的人。” “血債血還,日本鬼子敗了!” “對,敗了!呃,這里遠不止十八級梯坎啊,咋叫十八梯?” “老人們說,相傳十八梯共有190級,明朝時這里有一口老井,離得近的幾戶人家的住處正好有十八道梯坎;還說,清朝時修了歇腳的臺階,臺階也剛好是十八段。就稱十八梯了。” “這樣啊。” 我顯擺說:“有人說,十八梯是城里的村莊,是先有十八梯,后才有解放碑市區的。重慶城因江而生,倚山而立,好比一棵大樹,繁茂的枝葉是來自樹根的。十八梯就是樹根,盡管是陡坡陋巷,卻是價值連城,有三千年的文化根脈。天佑我十八梯,日寇的飛機也沒能炸毀。” “你對十八梯的感情好深。” “故土嘛。” 明月喝茶,撲哧笑。“你笑啥?”我問。她說:“那天,你和葛勇送冰糕給我吃,我才看清楚包裝紙上印的是青鳥牌,我一直以為是青島牌呢。”我也笑:“這風靡重慶的冰糕不是山東青島的,是山城重慶產的。”她問:“你咋說這冰糕是在地下室做的?我說:“是在地下室做的,我爸爸帶了工人做的。”她問:“你媽媽也去幫忙吧?”我說:“我媽媽去世了,就我父子兩個。”她嘆氣:“同命相憐。”我點頭:“呃,明月,你想不想去那地下室看看?”她說:“想去。”我說:“明天就帶你去。”用大頭鋼筆給她寫了詳細的地址,明天下午兩點鐘,我們在這里見。她點頭,看我寫的字條:“哇,你的字寫得好呢!”我的字是可以的,聽到她的夸獎我心里舒坦。
十八梯 作者簡介
王雨,本名王志剛,中國作協會員,重慶市作協原副主席、市文史館員。在《人民文學》《新華文摘》《中國作家》《小說界》《紅巖》《長江文藝》《四川文學》《滇池》《四川戲劇》等發表多部中短篇小說、劇本。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重慶出版社等出版《飛越太平洋》等8部長篇小說。《填四川》《開埠》被《長篇小說選刊》轉載。獲有田漢戲劇獎、重慶市文學獎、重慶市文藝獎、重慶市“五個一”工程獎、“重影杯”一等獎。《長河魂》被上海文廣集團買斷影視版權。《填四川》《開埠》《碑》已出版英文版。《填四川》被北京如意吉祥公司拍攝為32集同名電視劇。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