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5663
- 條形碼:9787520395663 ; 978-7-5203-956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中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服務中國政府監管實踐需求為基本導向,論證了構建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構建了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的整體框架,這一理論框架主要是由政府監管的法律制度、監管機構、監管方式、監管監督機制和監管績效評價等基本要素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分別對這些基本要素的理論基礎、體系特征與建設途徑等核心問題作了系統研究,并以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作為分析框架,對中國能源、食品、環境、安全生產、金融和新經濟六個代表性領域作了實證分析,為優化特定領域政府監管體系、提高政府監管效能提供了基本思路。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 目錄
**篇 理論框架構建
**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構建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節 中國指令性管理體制及其轉型的歷史考察
第二節 中國現有政府監管理論與實踐需求分析
第三節 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加強政府監管
第四節 構建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的緊迫性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的相關概念與構建導向
**節 政府監管的基本特征與概念界定
第二節 政府監管相關概念辨析
第三節 政府監管的范圍與類型
第四節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構建的基本導向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基本框架
**節 政府監管體系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節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的主要特征
第三節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的整體框架
第四節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實現的基本思路
本章小結
第二篇 理論體系要素
第四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法律制度體系
**節 法律制度體系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節 政府監管立法的基本導向
第三節 政府監管法律制度體系的整體框架與構成要素
第四節 政府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建設的基本途徑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機構體系
**節 政府監管機構體系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節 政府監管機構的特征與職能定位
第三節 政府監管機構的理論模式
第四節 政府監管機構體系建設的基本途徑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方式體系
**節 政府監管方式體系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節 政府監管內容與監管方式體系
第三節 政府監管方式的一般性與特殊性
第四節 政府監管方式的有效性
第五節 政府監管方式體系建設的基本途徑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外部監督體系
**節 政府監管外部監督體系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節 政府監管外部監督體系的基本功能
第三節 政府監管外部監督體系的構成要素
……
第三篇 監管實踐應用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 節選
(二)新經濟監管應始終將促進開放共享和鼓勵創新作為政策基點 新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經濟規律是“公地喜劇”和零邊際成本。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性資源,與傳統資源要素使用中過多人使用會導致資源枯竭型過度開發不同,越是更多的人使用數據信息,數據信息創造的價值就越大,并且由于零邊際成本,更多人使用并不會帶來更高的成本,由此反而帶來更高的社會價值。因此,開放共享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必要條件。政府監管應消除阻礙開放共享的各種障礙,促進數據可移動性和平臺之間的互操作性,構建開放共享的經濟社會體制。 數據開放既包括私人數據信息的開放共享,也包括政府公共數據新的開放共享,目前應重點強化政府公共數據的社會開放。2015年9月5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鼓勵推動公共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強調“推動建立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的數據資源清單,制定公共機構數據開放計劃,建立政府和社會互動的大數據采集形成機制”等政策措施。2016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也提到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在2016年9月19日國務院印發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中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設定了基本原則。近年來,政府政務信息開放在打破“信息孤島”、實現部門之間信息數據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政府公共數據對社會開放方面還面臨很多的體制障礙,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大推進力度,促進數字資源的*大化利用。 數字經濟是高創新頻率和高創新密度的產業群,但互聯網商業模式也是盜版侵權更為猖獗、假冒偽劣商品更為泛濫的領域,同時數據經濟中網絡爬蟲等惡意盜取商業數據行為也非常普遍,這些都對企業的創新激勵造成嚴重的危害。這都要求政府進一步完善數據庫所有權保護和數字版權保護制度,強化對盜版侵權、商業數據盜取和假冒偽劣商品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為創新提供充分的激勵。同時,數字經濟創新往往具有顛覆性特征,通過將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緊密結合來實現對傳統產業和商業模式的顛覆式替代,此時政府監管就不能繼續沿用原有產業的監管模式,而應及時轉變政府監管體制和監管政策,規范政府行為,營造寬松有利的創新創業環境,促進新產業、新模式的發展。 (三)新經濟監管應將維護市場競爭作為重心 新經濟政府監管重在維護市場競爭,確保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市場競爭機制是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基礎,也是維護消費者福利和社會總福利的基本機制。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行為可能會損害市場競爭,政府監管也可能損害市場競爭,從而使市場競爭機制無法發揮促進數字經濟高效率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因此,數字經濟發展重在維護市場競爭機制,政府應該*小化數字經濟事前監管,更多采用以競爭政策為核心的監管政策。即使監管機構需要采取監管政策,也要保證監管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不會嚴重扭曲市場和阻礙創新,確保競爭中立。將公平競爭審查納入監管政策制定的行政程序當中,確保競爭政策的基礎性政策地位。 競爭政策是新經濟監管政策的主體,新經濟競爭政策的重點是禁止企業嚴重損害市場競爭的壟斷行為。在數字經濟行業,由于網絡效應、規模經濟、大數據優勢的結合會造成市場出現“一家獨大”的市場結構,壟斷性平臺有可能濫用市場壟斷勢力來實施各種限制競爭的濫用行為。因此,需要通過實施有效的競爭政策來維護市場競爭。新經濟反壟斷執法應堅持行為主義導向,平臺企業的高市場份額不應是政策關注的重點,而應重點關注支配平臺企業是否實施了各種嚴重限制競爭和阻礙創新的濫用行為。目前,反壟斷執法應重點關注對于平臺大企業實施的強制“二選一”、自我優待、拒絕接入、大數據殺熟、算法合謀等行為。 新經濟競爭政策不僅需要禁止各種嚴重損害市場競爭的壟斷行為以維護競爭機制,也要禁止各種嚴重損害消費者福利和市場競爭秩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新經濟競爭政策需要綜合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目前,對于中國互聯網行業大量存在的歧視性交易、虛假醫療廣告、侵犯消費者隱私等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市場監管執法機關要依據上述相關法律并協同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查處。
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
王俊豪,經濟學博士,浙江財經大學原校長、中國政府監管與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特級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批一、二層次人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特崗學者。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產業監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兼能源監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城市公用事業改革與監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專家、國家發改委價格咨詢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政府管制(監管)理論與政策。已出版二十多部學術著作;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六十多篇。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薛暮橋價格研究獎”(著作獎)和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等獎項多項:主筆完成的咨詢報告獲國家和省部級領導批示五十多項,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一項。主持國家項目十六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