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2485
- 條形碼:9787565732485 ; 978-7-5657-324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2) 內容簡介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是目前國內專享的主持傳播研究專業集刊,以“立足中國傳播實際、立身全球傳播格局”為辦刊宗旨,主要匯聚該研究領域的相關優秀成果,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研究內容,努力打造成國內外主持傳播學術研究平臺、跨學科交流平臺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展示平臺,推動主持傳播理論研究和業務實踐的有效提升。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2) 目錄
專題策劃丨價值·流變:智能時代的主持傳播
跨界與融合:傳統媒體主持人的新媒體生存 方??瓊
流變中的價值:演播藝術家口述史的文化記憶芻議?? 曾志華??
通與融:主持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共生?? 劉云丹
中國虛擬播音主持報告(2021)?? 劉興宇
從動員到共情:數字媒體時代主持傳播的情感結構?? 戰??迪
2021中國網絡音頻產業新方向?? 杜遠智
新文科建設視域下播音主持學科的建構進路?? 高貴武
綜合性大學播音主持專業“五維一中心”培養模式探索?? 李亞虹
播音主持史論與教學研究
冬奧體育解說人才培養研究?? 李亞虹??陳昌輝??肖靖涵
基于“MCN機制”的高校體育解說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思路?? 宋??揚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葉盛世
主持傳播前沿話題研究
智能媒體時代有聲讀物的發展、嬗變與展望?? 胡子豪
關系經濟:有聲讀物的生產邏輯與競合策略?? 馮蓓蓓??張凱翔
人—機文明:人工智能主播的應用分層與發展前景研究 ??林??陽??李睿琦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2) 節選
新文科的提出是近三年的一個重要話題,在2016年5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要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這為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傳統的印象中,我們一般把哲學和社會科學稱作“文科”,但實際上,除社會科學之外,人文科學也非常重要,哲學社會科學在當今的時代環境之下,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要圍繞這些問題來做一個調整,對于如何調整,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新文科提出的大背景。 一、新文科建設的核心與要義 2019年,新文科概念被正式提出,并走向了具體的實施階段。文科經過國內、國外多年的發展,現在正處于瓶頸期,特別是在技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力量和社會因素的條件之下,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發展都碰到了很多問題。我認為應圍繞著三個意識去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使命意識,即要明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在新的形勢下,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到底要承擔什么樣的使命?其次是問題意識,新文科建設要注重現實問題、關注社會需要,對各種新形態、新現象、新困惑做出闡釋、給出回答。*后是歷史,歷時意識,要結合古今中外,對中國文科體系結構再反思。那么如何去解決文科面臨的這個問題?如何去發展新文科?綜合學者的觀念,主要有以下幾點:**是繼承與創新,第二是交叉與融合,第三是協同與共享。對于具體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要在研究新的問題、研究新的方法、研究新的理論視角等方面落實。 除了三個意識之外,在新文科建設的核心與要義方面還有如下三方面:其一是理論的融合性,要尊重文科整體性、系統性、相通性與多元協同性,要實現學科的交叉、跨界融合與范式重構。其二是方法的重構性,要擺脫路徑依賴和范式固化,在頂層設計與整體架構上大膽創新。其三是問題的民族性,要凸顯個中國特有的世界觀、方法論,要體現出中國特色與價值主張。 二、播音主持學科的發展與瓶頸 首先,職業訓練框架下的學科建構。在學科的初創期,工種化、技能化的知識生產與建構偏向于操作或實踐,借助對其他學科知識的重組與合集輔以實踐經驗總結提煉形成知識體系。在成熟期,行業的高速擴張與高度的職業化定位使學科建設與發展受到既有知識精致化與應景式細分。在突破期,出現了知識生產停步不前、理論建構稀缺、被學界公認的重大突破或創新不足等問題。 其次,單一范式下的學科疆界。例如*早的“廣播電視有聲語言表達”以聲音為邊界,以語言表達技巧與審美為對象,以廣播電視傳播為語域的科學范式。再后來一些學者不斷在理論體系與范式建構方面做出努力,但既有的研究仍主要專注于學術視角的方面,而傳播規律、社會影響、關系建構等方面議題有所忽視。 *后,技術變革下的學科短板。廣播電視時代其實是擠入人與人之間視聽傳播的“另類”之一,剝奪了人類原生態傳播的交互與平等。主播從傳播場景、交互邏輯、受傳關系到用戶角色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行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科建構與師資構成新型傳播人才的需求之間的差距日益顯著。 三、新文科建設機遇下的播音主持學科重構進路 新文科建設機遇下未來的學科重構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建構播音主持學科的邏輯新起點。播音主持實踐“有著強烈的技術屬性和現實屬性”,單向表達的藝術邏輯制約了對播音主持的過程性、完整性與社會性的理解。知識生產的重心轉移到以“人”為核心的“人與語言”的整體性傳播活動,并放置于播音主持實踐的結構、角色與功能等多學科融合的視野之中。 二是人才培養中“通才”與“專才”的重新定位。學科人才的兩大特征決定學科人才的“通才”與“專才”的矛盾運動——廣滲型,非獨立性(依附性)。通才是指不限新聞傳播等傳媒學科的融匯,甚至不局限于文史哲學科的融通,而是文理融通,文醫融通,文工融通,借助多種學科視角解析人的生存發展狀態、社會的運行規,從語言傳播、信息傳播等方面把握不同傳播語境與傳播實踐。專才也不僅僅是對一個方面深耕,而是體現為播音主持實踐與特定行業與領域的高度融合。 三是拓展學科建構疆界,轉換學科建構范式。其一是拓展知識生產疆界,開掘知識體系新的增長點,跳出廣播電視場域以及單純大眾傳播場域,與多層次、多領域的社會時空結合,開掘知識體系新的增長點。其二是重構知識地圖,建構多范式對話場,將原有的有聲語言拓展為有聲語言、符號修辭、行為儀式、交互場景與社會心理等多種范式的對話場。其三是引入科技思維,順應技術融合。播音主持學科需要充分引入技術思維與融合技術形態,建立與技術相互理解與支撐的學科。其四是拓展外向事業,開掘國際價值,讓播音主持傳播形態在國際舞臺上詮釋中國文化,呈現中國聲音,展示中國精神與塑造中國氣質等層面的機制與規律。只有充分地體現出疆界的拓展,使各個學科之間相互借鑒、相互交流,那未來才有希望,如果只是進行內部的循環,或者說是內卷,那注定是一個死循,所以這也是新文科的建設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思路。 馬克思說過:歷史的邏輯從哪里開始,理論的邏輯就應該從哪開始。今天的歷史、技術、現實,已經為我們描繪出來了這樣的一種邏輯,所以我們學科的發展在新文科背景之下,也就要從邏輯的起點開始。新的邏輯起點上的知識生產與學科范式重構,既是播音主持學科對學科發展瓶頸與不足的改進、優化,也是對新科技條件下學科再造、升級的突圍。知識圖譜的重建、知識生產疆界的拓展、人才培養體系的更新等,將是播音主持學科面臨的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2) 作者簡介
高貴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視聽傳播系主任。兼任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客座教授。主持社科基金及省部級課題多項,著有《形象制勝:新聞工作者的形象管理》《主持人評價與管理:思維·路徑·方法》《出境報道與新聞主持》《主持傳播學概論》《解析主持傳播》等,研究方向:視聽傳播、主持傳播。 李亞虹:繼而被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系主任,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博士,2020年被評為河北大學名師,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會理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廣播專業委員會”理事和“音樂與錄音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高校工作部常務理事。普通水平測試員,河北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主要成員。主要研究領域: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新聞、新媒體內容運營、海洋新聞。出版兩部著作,主持完成3部省部級課題,多項廳級課題,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