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39421
- 條形碼:9787030739421 ; 978-7-03-07394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構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五位一體的研究框架,基于"一帶一路""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新理念,圍繞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觀點和有見地的政策建議。突出問題導向,針對金融機構國際合作、金融市場國際合作、貨幣國際合作、投融資國際合作和金融安全國際合作等五個重點研究領域分析關鍵問題。突出理論創新,提出了牢固樹立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理念,系統闡述了"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體系建設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路徑,為創新"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提供理論依據。突出政策規劃,圍繞五個重點領域,提出合作機制創新的目標、原則、構想、路徑規劃和相應政策建議,增強了政策建議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目錄
總論 1
**篇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章 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概述 31
**節 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的基本內涵 31
第二節 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的理論基礎 33
第三節 歐盟、北美、東盟等地區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經驗借鑒 35
第二章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的狀況分析 43
**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地區布局 43
第二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成果 48
第三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 52
第三章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程度評價與影響因素分析 55
**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程度評價 55
第二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程度影響因素分析 60
第四章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創新 69
**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的目標 69
第二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的總體原則 71
第三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創新構想 72
第四節 “一帶一路”金融機構國際合作機制的建設路徑規劃 76
第二篇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第五章 金融市場國際合作機制概述 85
**節 金融市場國際合作機制的基本內涵和相關理論 85
第二節 金融市場國際合作相關實踐 91
第六章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的狀況分析 102
**節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運行狀況 102
第二節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問題分析 119
第七章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的區域格局 126
**節 中俄及周邊鄰國金融市場國際合作分析 126
第二節 中國與新加坡金融市場國際合作分析 130
第三節 中國和阿聯酋金融市場國際合作分析 135
第四節 中歐金融市場國際合作分析 138
第八章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機制創新 145
**節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目標與總體原則 145
第二節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機制建設路徑 148
第三節 “一帶一路”金融市場國際合作機制創新政策建議 152
第三篇 “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第九章 “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機制概述 161
**節 貨幣國際合作意義及發展歷程 161
第二節 貨幣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的實踐經驗 165
第三節 人民幣國際化與“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的協同關系 168
第十章 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與“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 174
**節 人民幣離岸市場是“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的重要推手 174
第二節 利用離岸、在岸匯率聯動機制推動“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 177
第十一章 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與“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 189
**節 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的意義 189
第二節 我國原油期貨創新大宗商品定價機制 191
第三節 改革大宗商品定價機制,助力“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 200
第十二章 貨幣政策同盟與“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 202
**節 貨幣政策同盟在歐洲貨幣合作中的國際經驗 202
第二節 “一帶一路”貨幣合作背景下貨幣政策協調機制創新 208
第十三章 “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機制創新 211
**節 “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目標和總體原則 211
第二節 “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機制的路徑規劃 213
第三節 “一帶一路”貨幣國際合作機制建設的政策建議 221
第四篇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第十四章 投融資國際合作概述 233
**節 投融資國際合作的意義 233
第二節 投融資國際合作理論及進展 235
第三節 投融資國際合作實踐經驗與啟示 238
第十五章 “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機制的狀況分析 246A
**節 中國對“一帶一路”的投資與機制建設 246
第二節 國際投融資合作機制與“一帶一路”建設 253
第三節 “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260
第十六章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的挑戰與潛力分析 264
**節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面臨的主要挑戰 264
第二節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的潛力分析 268
第三節 構建投融資國際合作多邊機制的可行性 283
第十七章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機制創新 287
**節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機制的定位與理念 287
第二節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機制構建 289
第三節 “一帶一路”投融資國際合作機制建設的路徑規劃 304
第四節 政策建議 306
第五篇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第十八章 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概述 313
**節 金融安全國際合作的理論概述 313
第二節 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的發展 316
第三節 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建設經驗借鑒 319
第十九章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狀況與問題 322
**節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狀況 322
第二節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 330
第三節 希臘主權債券危機及對金融安全合作的啟示 332
第二十章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建設的重點 334
**節 創新“一帶一路”主權信用評級機制 334
第二節 創新“一帶一路”金融危機救助機制 343
第三節 區域金融獨立性與金融安全合作機制創新 347
第二十一章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創新 352
**節 “一帶一路”金融安全國際合作目標與總體原則 352
第二節 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創新和路徑規劃 354
第三節 金融安全國際合作機制創新政策建議 357
參考文獻 360
后記 369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研究 節選
一、“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的背景與重要意義 (一)時代背景 “一帶一路”倡議是多邊區域合作的偉大創舉。“一帶一路”倡議是歷史上多邊區域合作*偉大的國際工程之一。截至2022年3月23日,這一倡議得到了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支持,納入了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隨著大批早期項目落地開花,“一帶一路”倡議早已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目前,“一帶一路”已經完成了具有“四梁八柱”意義的“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互聯互通架構的基本建設,未來必將走向高質量發展。 金融國際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完備的金融組織體系和完善的投融資體制是支撐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柱。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經驗也表明,要發展經濟,金融必須先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現象。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要實現“一帶一路”的區域協調發展,推動互聯互通建設,深化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金融國際合作是重中之重。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催生新型國際金融規則。21世紀以來,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金融困境以及中國、印度等發展中新興大國的實力提升使現有國際金融規則中存在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滯后僵化、國際規則呈現“碎片化”、金融風險防范體制不完善等問題日益凸顯,現有國際金融秩序面臨越來越大的變革壓力。國際力量對比變化背景下,單邊主義、“贏者通吃”不再持續,國際金融規則朝著多邊機制和合作共贏轉變,一個平等共享、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金融合作新規則亟待建立。 (二)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有利于“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①。實現“高標準”目標重在提升“五通”建設水平,加強金融監管合作可以提升政策溝通水平,加大基礎設施金融投入可以提高設施聯通水平,改善金融便利化服務可以提升貿易暢通水平,優化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合作可以提升資金融通水平,發展普惠金融可以提升民心相通水平。實現“惠民生”目標重在增加沿帶沿路人民就業,而這離不開金融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和金融國際合作機制的不斷創新。實現“可持續”目標重在解決投資的可持續性、安全性和綠色發展問題,而倡導多邊主義的金融國際合作以及綠色金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有利于國際金融治理體系完善。“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致力于為沿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聯通提供資金、技術和服務等支持,并以金融合作為切入點,在新型多邊金融機構設計組建、資金投入、計價、融資、互換、匯兌、結算、信用評級、金融監管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建立一個覆蓋范圍廣、包容性強的區域經濟金融合作機制。同時,“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這將開創全球新型大國合作關系和國際金融治理新模式。目前,國際金融合作的全球性規則體系主要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構建,平等、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國際金融規則體系的形成,有助于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擴大話語權,平衡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治理格局,同時探索與現有多邊國際金融機構開展有效合作和良性競爭,有助于提高國際金融體系效率。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有利于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實現。加快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它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一項制度性公共產品,有利于各國戰略銜接,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攜手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建設*重要的理念創新就是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從建立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理念出發,通過金融國際合作強化各國的經濟聯系,促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增長與經濟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使具有不同政治和文化的國家超越傳統地緣政治思想,增強“命運共同體”自覺,為解決全球與地區發展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二、“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的戰略構想 (一)合作定位 金融霸權和掠奪是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體系應有新的明確定位。 首先,合作共贏是其建設宗旨定位。習近平指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①“合作共贏”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首要關鍵詞,同樣也是“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的宗旨。 其次,融通全球是其功能定位。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對“一帶一路”建設而言,就是服務“五通”建設,促進各國之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再次,中國主導是建設主體定位。“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提出,中國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參與者,主導“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也是中國的必然擔當。我們不追求像現行國際金融組織那樣的一票否決權,我們要主導建成像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簡稱亞投行)那樣的被國際公認的國際金融合作組織。 *后,多邊機制是建設方案定位。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①。各國文化多樣、制度各異、訴求不同,在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過程中,渴望建立多邊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在這樣的框架內,只有體現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各國才能攜手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前進。 (二)合作理念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和理論,唯有理念創新、務實包容、久久為功,方能支撐“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一是牢固樹立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②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建設*重要的理念創新就是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從建立金融經濟命運共同體理念出發,通過金融國際合作強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增強“命運共同體”自覺,為解決全球與地區發展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二是創新運用差序包容理念。費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描述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由于經濟、政治、文化及相互關系存在差異,也形成了明顯的國際“差序格局”。國際“差序格局”的存在意味著金融國際合作不可能完全均等化,正視差異存在并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促進合作從零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雙邊到多邊持續發展,才能*終實現合作共贏的目標。 三是努力實現“1+1+X>2+X”合作建設理念。只有通過雙邊和多邊合作,并且雙邊合作實現“1+1>2”,多邊合作實現“1+1+X>2+X”,才能*終實現多邊合作共贏和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目標。“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不僅歡迎第三方參與(即“1+1+1”),更歡迎第三方聯盟參與(即“1+1+X”),這既是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客觀需要,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原則。 四是促進多邊開放合作共贏理念。唯有開放方能建設“一帶一路”,唯有大開放方能建設“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機制。由于金融系統的風險性,一國的金融開放往往遲于其經濟貿易開放,但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要求金融開放必須先行。因此各國要加大金融開放力度,為資金互聯互通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合作目標 (1)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充分發揮金融的引導作用,拓展“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布局,不斷創新“一帶一路”金融體系,通過金融國際合作提升“一帶一路”“五通”水平,服務“一帶一路”經濟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 (2)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協同推進“一帶一路”“五通”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通過設施聯通、資金融通、貿易暢通激發人民幣國際化的使用需求,通過政策溝通、民心相通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使用基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通過金融創新驅動,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 (3)金融治理中國模式構建。構建多邊共贏的、能匯聚全球金融資源的、差序包容的、服務“一帶一路”發展建設的區域金融合作機制,推動沿線各國貿易投資一體化,為構建中國主導、安全成長、全球共享的新型國際金融治理模式提供中國方案。 (四)總體原則 (1)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習近平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為破解當今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了新原則、新思路。這一理念在“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中也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共商共建共享”能夠使金融國際合作行穩致遠,成為真正的金融經濟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2)合作共贏原則。習近平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合作共贏”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首要關鍵詞,同樣也是“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的宗旨。 (3)多邊合作原則。“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只有通過雙邊合作和多邊合作,才能*終實現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目標。“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不僅歡迎第三方參與(即“1+1+1”),更歡迎第三方聯盟參與(即“1+1+X”),這既是建設“一帶一路”的客觀需要,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原則。 (4)差序包容原則。各國由于經濟、政治、文化及相互關系存在差異,也存在著類似于人際親疏遠近的“差序格局”,這意味著金融國際合作不能完全均等化,必須采取差序包容方式,促進合作從零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雙邊到多邊持續發展,*終才能實現合作共贏目標。 (5)循序漸進原則。金融合作涉及國家核心利益乃至主權,“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要與建設階段相一致,從初級到高級,依生命周期循序漸進。首先要建立金融國際合作的互信基礎,其次是從建設救助機制和提供金融經濟安全公共品著手,再次是以建設跨國信用和支付環境為基礎,*后是相機開展各類商業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市場的合作機制建設。 (五)框架設計 “一帶一路”是一項全球制度性公共產品,其發展的資金需求和缺口巨大,作為倡議提出者,中國應承擔起金融國際合作機制的建設者、推動者角色,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金融領域對接合作,大力開展金融創新,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和各種金融服務的安排。為此,要建立一個覆蓋中國和其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廣泛匯集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滿足“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貨幣合作和監管合作需求,有中國特色金融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帶一路”金融走廊(圖0-1)。其中,“一帶一路”金融走廊以各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為基礎,同時與金融機構合作、投融資合作、貨幣合作和監管合作彼此 圖0-1 “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框架設計圖 協調、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共同形成一個統一的金融國際合作系統。此外,政府、中央銀行、監管部門及行業協會在合作統籌和市場合作方面也扮演著重要推動角色,以保障“一帶一路”金融國際合作的平穩快速安全推進。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