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2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4017
- 條形碼:9787543234017 ; 978-7-5432-340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2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其他本輯刊旨在推廣政策科學的概念和理論,以關注中國公共與社會問題的解決為依歸,既重視理論發(fā)展,又關注實際問題,集學術性、應用性和批判性于一體,探索中國的公共政策理論和規(guī)律,推動中國公共政策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質和公共治理的質量。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2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創(chuàng)辦的一部致力于推動公共政策的學術集刊。本書是這一集刊的近期新一本。本書分鄉(xiāng)村振興、社會政策、社會治理、衛(wèi)生體制和健康研究以及研究前沿五大專欄,共收錄了12篇論文。在鄉(xiāng)村振興專欄,各位作者在當前精準扶貧向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探討了東西部協(xié)作、政策銜接和社會工作在其中發(fā)揮的意義;在社會政策專欄中,各位作者關注社會弱勢人群,討論了大力度優(yōu)惠工資調整的獲益問題、作為養(yǎng)老政策新形態(tài)的消費養(yǎng)老問題和兩會與政府部門如何就罕見病進行溝通博弈的問題;在社會治理專欄中,兩位作者就社會治理的具體技術展開了討論,包括以某市稅務局為例,解釋政府組織如何采納新技術,以及從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盈余分配的角度解釋為何普通農民對這一合作社興趣寥寥,反而是各農資企業(yè)和大農戶成為這一制度的主要接受者;在關于衛(wèi)生體制與健康研究中,納入了一篇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的國別比較研究論文和一篇流動人口階層差異與社區(qū)健康支持度差異的相關性量化研究;而在研究前沿專欄則主要是對政策學習研究和領導小組功能悖論這兩大問題的研究綜述,旨在為學界進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2卷) 目錄
【目錄】:
鄉(xiāng)村振興專欄
鄉(xiāng)村振興中的東西部協(xié)作:政策變遷、運行機制與實踐轉向 于樂榮 姚秋涵
有效銜接的多維邏輯、實踐樣態(tài)與未來路向—以廣東為研究現(xiàn)場 趙夢媛 張開云 鄧永超
社會工作如何參與鄉(xiāng)村振興—以杭州市X村“微自治”項目為例 李林峰 殷珍妮 彭何芬 劉啟明
社會政策
誰從*低工資調整中獲益?基于2018年廣東*低工資調整的評估調查 張莉 侯俊軍 孫中偉
消費養(yǎng)老:基于中國經驗的社會政策創(chuàng)新及其理論探討 吳高輝 郝金彬
兩會呼聲、部門回應與政策議程設置——基于235份罕見病建議提案答復函的分析 石慧 周慧君 吳巖
社會治理
政府組織信息技術采納:選擇機制、結構過程及其技術官僚——基于Y省甲市稅務局的案例分析 黃佳圳
誰是受益者?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研究 李展碩
衛(wèi)生體制與健康研究
國際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規(guī)律與啟示 梁金剛
流動人口的居住空間分異與社區(qū)健康支持差異 李升 黃造玉
研究前沿
政策學習研究的國際進展:文獻回顧與展望 王振興 王科 周建國
領導小組功能悖論研究述評——基于“結構”與“過程”視角 黃偉民 陳那波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22卷) 作者簡介
岳經綸,博士,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流動人口公共衛(wèi)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共政策評論》主編,《公共行政評論》編委。 朱亞鵬,博士,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政治科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公共行政評論》編輯部主任。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