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及其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78150
- 條形碼:9787502978150 ; 978-7-5029-78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及其機理 內容簡介
作為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高的獨特自然地理單元,對全球變暖響應敏感。高原地表超過60%的區域覆蓋草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是其中分布*廣泛、*典型的兩種草地類型,且其生境特征、空間格局、群落結構、建群種的生理生態特征等迥異。本書以青藏高原兩種典型草地為研究對象,結合遙感、氣象和野外調查數據,采用偏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廣義加性模型、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揭示了兩種草地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機理,對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以及恢復治理退化草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及其機理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
1.2.2 青藏高原的植被變化
1.2.3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變化的差異
1.2.4 植被變化的驅動機制
1.2.5 植被突變的檢測方法
1.3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4 技術路線
第2章 研究區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候狀況
2.1.4 土壤類型
2.1.5 植被狀況
2.1.6 人類活動狀況
2.2 數據源與處理
2.2.1 遙感產品數據
2.2.2 氣象數據
2.2.3 植被和生境調查數據
2.2.4 其他數據源
2.3 研究方法
2.3.1 BFAST模型突變檢測
2.3.2 線性趨勢分析
2.3.3 Mann-Kendall趨勢檢驗
2.3.4 偏相關分析
2.3.5 顯著性t檢驗
2.3.6 植被生長速率計算
2.3.7 主成分分析
2.3.8 線性相關分析
2.3.9 廣義加性模型
2.3.10 結構方程模型
第3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突變特征差異
3.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突變和漸變
3.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突變的氣候驅動機制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時空演變差異
4.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空間分布差異
4.1.1 高寒草甸生長季NDVI空間分布
4.1.2 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空間分布
4.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變化趨勢差異
4.2.1 高寒草甸生長季NDVI變化趨勢
4.2.2 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變化趨勢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氣候要素時空演變差異
5.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空間分布差異
5.1.1 高寒草甸生長季氣候要素空間分布
5.1.2 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空間分布
5.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變化趨勢差異
5.2.1 高寒草甸生長季氣候要素變化趨勢
5.2.2 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變化趨勢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
6.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對氣候要素響應的滯后效應差異
6.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對氣候要素變化的差異響應
6.2.1 高寒草甸NDVI與氣候要素偏相關
6.2.2 高寒草原NDVI與氣候要素偏相關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境對植被的差異影晌
7.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境特征差異
7.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特征差異
7.2.1 蓋度和高度差異
7.2.2 地上一地下生物量差異
7.2.3 根冠比差異
7.2.4 物種多樣性差異
7.3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境對植被的差異影響
7.3.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主成分分析
7.3.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相關性分析
7.3.3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廣義加性模型模擬
7.3.4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結構方程模型模擬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與高寒草原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機理
8.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變化的氣候驅動機制
8.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適應表層土壤干旱的策略差異
8.3 不確定性因素
8.3.1 遙感數據源
8.3.2 模型結構和參數
8.3.3 凍土的變化
8.3.4 人類活動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9.1 主要結論
9.2 創新點
9.3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野外調查植物物種名目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
1.2.2 青藏高原的植被變化
1.2.3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變化的差異
1.2.4 植被變化的驅動機制
1.2.5 植被突變的檢測方法
1.3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4 技術路線
第2章 研究區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候狀況
2.1.4 土壤類型
2.1.5 植被狀況
2.1.6 人類活動狀況
2.2 數據源與處理
2.2.1 遙感產品數據
2.2.2 氣象數據
2.2.3 植被和生境調查數據
2.2.4 其他數據源
2.3 研究方法
2.3.1 BFAST模型突變檢測
2.3.2 線性趨勢分析
2.3.3 Mann-Kendall趨勢檢驗
2.3.4 偏相關分析
2.3.5 顯著性t檢驗
2.3.6 植被生長速率計算
2.3.7 主成分分析
2.3.8 線性相關分析
2.3.9 廣義加性模型
2.3.10 結構方程模型
第3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突變特征差異
3.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突變和漸變
3.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突變的氣候驅動機制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時空演變差異
4.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空間分布差異
4.1.1 高寒草甸生長季NDVI空間分布
4.1.2 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空間分布
4.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變化趨勢差異
4.2.1 高寒草甸生長季NDVI變化趨勢
4.2.2 高寒草原生長季NDVI變化趨勢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氣候要素時空演變差異
5.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空間分布差異
5.1.1 高寒草甸生長季氣候要素空間分布
5.1.2 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空間分布
5.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變化趨勢差異
5.2.1 高寒草甸生長季氣候要素變化趨勢
5.2.2 高寒草原生長季氣候要素變化趨勢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
6.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對氣候要素響應的滯后效應差異
6.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NDVI對氣候要素變化的差異響應
6.2.1 高寒草甸NDVI與氣候要素偏相關
6.2.2 高寒草原NDVI與氣候要素偏相關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境對植被的差異影晌
7.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境特征差異
7.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特征差異
7.2.1 蓋度和高度差異
7.2.2 地上一地下生物量差異
7.2.3 根冠比差異
7.2.4 物種多樣性差異
7.3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境對植被的差異影響
7.3.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主成分分析
7.3.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相關性分析
7.3.3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廣義加性模型模擬
7.3.4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與生境結構方程模型模擬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與高寒草原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機理
8.1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變化的氣候驅動機制
8.2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適應表層土壤干旱的策略差異
8.3 不確定性因素
8.3.1 遙感數據源
8.3.2 模型結構和參數
8.3.3 凍土的變化
8.3.4 人類活動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9.1 主要結論
9.2 創新點
9.3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野外調查植物物種名目
展開全部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對氣候變化的差異響應及其機理 作者簡介
郝愛華(1974—),女,山西省鄉寧縣人。博士,2021年6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沙漠與沙漠化重點實驗室。現為忻州師范學院地理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變化與生態遙感,發表專業論文5篇。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