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悅讀叢書·邏輯與智慧人生系列:做智慧老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20761
- 條形碼:9787547320761 ; 978-7-5473-207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悅讀叢書·邏輯與智慧人生系列:做智慧老人 內容簡介
中國已步入老齡社會,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書主要探討老年人晚年生活之道,除序章講“老人與智慧”外,其他八章分別介紹“老有所思”“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棄”“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愛”“老有所歸”的“八有”理論。內容通俗易懂,讓老年人在輕松閱讀中,提高日常的邏輯意識,鍛煉思維能力,做一個智慧老人。
悅讀叢書·邏輯與智慧人生系列:做智慧老人 目錄
目錄
**章 老人與智慧
**節 人是怎樣悄悄變老的?
一、 老人的生理變化
二、 老人的心理變化
第二節 老人的智力還會發展嗎?
一、 什么是智力?
二、 老年人智力的發展
第三節 老人的智慧
一、 智慧的兩個要點
二、 老人的經驗型智慧
三、 老人智慧的認知和實踐
第二章老有所思
**節 “心之官則思”
一、 思維的心理特征
二、 思維的邏輯
第二節 歷時的思考
一、 過去現在將來
二、 “可能為真”
第三節 老人的辯證思維
一、 沒有無矛盾的事物
二、 矛盾律與辯證思維
三、 “次協調”思維
第四節 老人的思維陷阱
一、 “老經驗”的誤區
二、 真理與謬誤之間
第三章 老有所學
**節 學習的境界
一、 學無止境
二、 通達人生更高的境界
第二節 讀書
一、 老有所學的首選
二、 老人讀書的方法
三、 心得,讀書的推理
第三節 老有所學的廣闊天地
一、 上學
二、 自學
三、 “社會大學”
第四章 老有所為
**節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一、 為社會貢獻余熱
二、 有所為,積極的養老方式
第二節 “有所為”的選擇
一、 “或者”的選擇
二、 “優先”的選擇
第三節 “度”的拿捏
一、 “為”必有度
二、 度的計量
三、 拿捏適度
第四節 “為”的規范
一、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二、 “應當”和“允許”
第五章 老有所棄
**節 放棄是一種美麗
一、 老有所“不”為
二、 智慧老人不做蠢事
第二節 放棄的選擇
一、 放棄也是一種優先選擇
二、 放棄,也是獲得
第六章老有所樂
**節 快樂的心態與腦態
一、 快樂是一種心態
二、 快樂更是一種腦態
第二節 樂觀和幸福
一、 樂觀
二、 幸福
第三節 理性的超越
一、 感悟
二、 平常心
三、 難得糊涂
第七章 老有所養
**節 外部條件
一、 國家
二、 社會
三、 家庭
第二節 自我認知
一、 長壽之謎
二、 養生之道
三、 心理保健
第三節 “條件”的那些話兒
一、 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
二、 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三、 “條件”的推論
第八章 老有所愛
**節 親愛
一、 “血濃于水”
二、 舐犢情深
三、 家和萬事興
第二節 情愛
一、 老伴
二、 黃昏戀
第三節 友愛
一、 朋友
二、 老人的朋友圈
第九章 老有所歸
**節 生死
一、 生與死
二、 生死觀
第二節 “歸”往何方?
一、 “歸天”
二、 回歸大自然
第三節 歸去路上
一、 選擇的權利
二、 臨終關懷
三、 永遠在路上
后記
悅讀叢書·邏輯與智慧人生系列:做智慧老人 節選
老有所棄,放棄什么?放棄必須放棄的東西。至于具體放棄一些什么,什么應該放棄,什么不該放棄,這就需要智慧了。放棄恰當則老年生活快樂、幸福,否則就會不快樂、不幸福。 在序章里,我們說到老人智慧的實踐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說到七個“不要”: 不要把老底都給了孩子,不要干預乃至包辦孩子的婚戀,不要包攬孫子輩的養育和教育,不要干預孩子們對于專業和職業的選擇,不要沉湎于養生,不要迷信神鬼,不要倚老賣老。下面進行一些具體討論。 1. 不要把老底都給了孩子 父母對兒女的義務是把他們養育成人,兒女長大后就不該再依賴于父母了!翱欣稀笔清e誤的?墒怯械母改敢晃哆w就已經成年的兒女,甚至把老底也給了他們,弄得自己凄苦不堪,兒女們也未必領情。例如,一位老太,在老伴去世后獨自住在一所比較寬敞的房子里。一個孩子要求搬進來陪伴母親,老太同意了?墒呛⒆觽兘佣B三都搬了進來,弄得老太只得睡在陽臺上。有的老人把部分積蓄私下給了自己喜歡的孩子,可是沒有不透風的墻,其他孩子認為老人不公道,大鬧了一場。 2. 不要干預乃至包辦孩子的婚戀 婚戀是兒女們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提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但絕不能包辦代替,強制兒女服從。有一個女孩一次次選擇自己的婚戀對象,父親經過自己的考察,都認為“不符合條件”,以致年復一年,大姑娘變成“老姑娘”,50多歲還是單身一人。這不是很悲哀的嗎? 杭州有個萬松書院,是當年梁山伯與祝英臺讀書之處,如今成了父母代子女相親的地方。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可不要包辦婚姻哦! 3. 不要包攬孫子輩的養育和教育 老人疼愛孫子輩,這很容易理解,但不應當包攬孫兒孫女們的養育和教育。一來老人們的育兒經驗和教育理念跟不上時代,難以滿足子女們的要求,有時還會產生重大分歧,大家都不快活;二來老人精力不濟,容易出現閃失。有一位老父親負責照料外孫,有一次在戶外看孩子玩耍,一不留神把外孫丟了。老人為此痛不欲生。女兒好幾年不跟父親說話,同樣痛苦不堪。(當然,老人們給兒女“搭把手”是應當的,但不必擔當“大任”。) 4. 不要干預孩子們對于專業和職業的選擇 孩子讀大學或讀碩士生、博士生,專業選擇關系到孩子一生的職業、興趣和幸福,他們自有主張,不需要父母或祖父母們越俎代庖。有一位中學特級教師,她對女兒的期望值很高,女兒也確實非常優秀,讀的都是名牌學校,畢業后又在國外一所著名大學讀博士?墒菬o論如何沒有想到,這位一直優秀的女孩竟然留下一紙遺書自殺了。遺書說她一直聽母親的話,為了“優秀”,實在壓力太大,非常的累。這位母親好心辦了壞事,而且是無法挽回的壞事啊!此刻我們能對這位母親說些什么好呢? 5. 不要沉湎于養生 老人健康不僅可以讓晚年生活更幸福,同時也減少了子女們的負擔。老人的保健主要在于保持良好的心態,有相對嚴格的作息規律,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適當體育運動,而不在于服用什么保健品。有些不良商家利用老人希望長壽的心理,誘騙老人購買大量的保健品,把老人多年的積蓄乃至養老錢、保命錢都掏了出來。一些保健品推銷員巧舌如簧,說得天花亂墜,不容得你不信,目的只是掏你的腰包。有的公司還搞就餐、旅游、抽獎等活動,那還不是你們腰包的錢嗎? 6. 不要迷信神鬼 迷信神鬼和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兩回事。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一般由宗教組織、信仰、戒律等基本要素構成。但封建迷信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種陋習,一般是由神漢、神婆等迷信職業者從事的算命、看風水、求簽卜卦等活動組成。宗教信仰是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私事,而封建迷信活動則是神漢神婆們妖言惑眾,裝神弄鬼、進行詐騙的活動。這些活動,即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深信不疑,包括知識分子。這也是很可悲的事情。 7. 不要倚老賣老 社會尊重老人,尊重老人對社會的貢獻,尊重老人的人生經歷。年輕人對老人彬彬有禮,熱心為老人們做一些事情,比如,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攙扶老人過馬路,送陌生的生病老人上醫院就醫,等等。但這些都不是他們“必須”做的,他們可以不做。作為老人,他們做了,就應當感激,表示謝意。老人不能倚老賣老,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比如,有的老人上車就直接要年輕人讓座,否則就大動肝火,說年輕人“不懂事”。有個老人早晨出去“遛鳥”,提了五個鳥籠,在公交車上占了六個座位,完全不顧這是上班高峰時間。 智慧老人不做蠢事,勇于放棄,這就是老有所“不”為。老有所為是老人對社會的奉獻,老有所“不”為也是奉獻社會。事實很明顯,老人們不做違背規范的事情,比如,不違反交通規則,不聚眾鬧事,不賭博、酗酒、吸毒,不隨地吐痰,不說粗話;比如,不倚老賣老,不迷信神鬼,不沉湎于養生,不干預不該干預的兒女事情,這不都是有益于社會進步、家庭和睦的大好事嗎?所以,老有所“不”為也是為社會作貢獻。放棄是一種美麗。
悅讀叢書·邏輯與智慧人生系列:做智慧老人 作者簡介
陳宗明,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教授。中國邏輯學會理事,浙江省邏輯學會會長,國際符號學研究會(IASS)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邏輯和符號學等。曾獲浙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兩項。已出版著作《現代漢語邏輯初探》《邏輯與語言表達》《說話寫文章中的邏輯》《漢字符號學》《符號學導論》《描述語用學》等。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