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信任與共同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6030
- 條形碼:9787520726030 ; 978-7-5207-260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任與共同體 內容簡介
馬克思將“人的關系”指向一種情感互動——“信任換信任”。那么馬克思所說的信任是指一種怎樣的關系形態?“真實的共同體”和“真正的信任”為什么是對應在一起的?過去歷史和當下現實中人與人的交往為什么不是“以信任交換信任”的關系?是什么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或“異化的信任”?人類又該如何找回丟失的信任和失落的共同體? 本書透過對“信任”的辨析,試圖對整個人類共同體生活的變遷一窺究竟。本書的兩位作者就職于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交往哲學有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書對讀者進一步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一定的意義。
信任與共同體 目錄
前言
**章 信任的形而上學與歷史嬗變
一、信任的本體論根據: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
(一)當下與未來之間:與時間有關的疑問
(二)知與不知之間:不完全對稱的信息
(三)相信與行動之間:“信”之何以為“任”
(四)主體與主體之間:信任的“主體間性”
(五)道德與倫理之間:個人美德與社會倫理
(六)理性與情感之間:以情感為基礎的權衡
二、信任對人的存在意義:社會性本質與本體性安全
(一)對人的存在本質的確認
(二)對存在性焦慮的克服
三、信任的嬗變:從傳統信任關系到當代信任關系
(一)傳統信任類型及其特征
(二)現代信任類型及其特征
(三)當代信任關系的后現代性傾向
第二章 共同體的理論及歷史演進
一、共同體的詞源分析:“Gemeinschaft”與“Gesellschaft”
二、思想史上的共同體理論
(一)古典城邦共同體思想
(二)近代契約共同體思想
(三)客觀倫理共同體思想
(四)現當代共同體主義
(五)馬克思的共同體理論概述
三、共同體的歷史演化
(一)古代共同體:“直接的實體性”
(二)市民社會共同體:“中介的基地”
(三)真實的共同體:“在聯合中獲得自由”
第三章 信任與共同體的關系
一、“交往關系”:信任與共同體的內涵一致
(一)“關系聯結”:信任的本質
(二)“關系體系”:共同體的本質
(三)“合乎人性”:真正的信任與共同體
二、聯結與背景:信任和共同體的相互支撐
(一)信任之于共同體
(二)共同體之于信任
三、一致與沖突:信任與共同體的歷史同構
(一)結構與功能
(二)自然法與抽象法
(三)自由與確定性
第四章 現代信用制度與金融化的共同體生活
一、信用:“一種適當的或不適當的信任”
(一)信之為用:信用即信任的功用
(二)信用制度:信任的現代性變體
(三)現代金融:信用的資本化應用
二、馬克思的信用觀:假象、聯合與拜物教
(一)信任的假象:“對道德作出的國民經濟學判斷”
(二)資本的聯合:“信用事業是一個嶄新的力量”
(三)信用拜物教:信用主義的“精神現象學”
三、從物化到幻化:共同體生活的金融化景觀
(一)金融化:當代共同體生活的哲學考量
(二)“金融之美”:人的本質力量的再開發
(三)金融幻象:生存世界的金融化景觀
(四)更大的不確定性:“在空虛中消失的危險”
展開全部
信任與共同體 作者簡介
陳明,1983年生,河北衡水人,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副教授,哲學博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等方面研究。在《當代社會主義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多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