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政府質量的生成、效應與機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7279
- 條形碼:9787100217279 ; 978-7-100-21727-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政府質量的生成、效應與機制 本書特色
本書提出了立足中國實踐、對話國際理論的政府質量概念和理論體系,并從公眾、精英、政治互動過程三個視角采集抽樣調查數據和網絡問政大數據,實證地評估了我國地方政府質量的現狀,為深刻理解我國公權力運行過程、構建政府與社會合作治理模式、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證支撐。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政府質量的生成、效應與機制 內容簡介
作為國家治理的結構性指標,政府質量是促使治理制度良好運行的關鍵驅動力,發揮著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基于政府質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本書闡明了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運行機制和政治邏輯,綜合運用大數據和小數據分析方法,測量轉型中國的地方政府質量,并從生產機制、治理效能、微觀基礎和制度邏輯四個維度探究了政府質量的治理意涵及其提升路徑。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政府質量的生成、效應與機制 目錄
**章 過程導向的治理革命
一、政府質量:過程導向的治理理論
二、政府質量研究何以可能?
三、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章 國家治理的理論演進與政府質量理論
一、治理理論的演進與政府質量的緣起
二、理解政府質量:維度與測量
三、政府質量的政治經濟來源
四、政府質量的治理價值
五、有待臻進的政府質量理論
第三章 轉型中國的政府質量:一個理解中國治理的理論框架
一、本土化政府質量的理論構建:三個理論進路
二、政府質量的概念及核心要素
三、政府質量的生成機制
四、政府質量的治理效果
第四章 研究設計:數據與方法
一、數據來源
二、研究方法:混合路徑
第五章 測量政府質量:結合大數據與小數據分析
一、政府質量的概念界定與評估體系
二、公眾視角下的地方政府質量
三、精英視角下的地方政府質量
四、政治互動視角下的地方政府質量
五、本章回顧
第六章 生產政府質量:結合宏觀和微觀分析
一、政府質量的宏觀影響因素
二、政府質量的微觀影響因素
三、信息革命與政府質量
四、本章回顧
第七章 政府質量的治理效能:基于政治系統論的考察
一、分析框架與研究假設
二、政府質量與政治信任
三、政府質量與公民合作
四、政府質量與協商民主
五、政府質量與治理績效
六、本章回顧
第八章 過程導向治理的微觀基礎:政府質量的行為主義
邏輯
一、社會轉型期的國家與個體
二、政府質量的微觀基礎:基于政治行為分析
三、社會轉型時代的公眾參與和政府質量
四、公眾參與、政治價值與政府質量
……
第九章 過程導向治理的制度邏輯:回應性制度的多樣性與制度績效
第十章 過程導向的城市治理革命:以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為例
第十一章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理解政府質量的治理意涵
附錄
參考文獻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政府質量的生成、效應與機制 作者簡介
孟天廣,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政治學系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政府與政治、信息政治與數字政府、計算社會科學等。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在《政治學研究》、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等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多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