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詩講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34522
- 條形碼:9787301334522 ; 978-7-301-33452-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講讀 本書特色
1.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程郁綴傾情講述 2. 文筆上佳,格高意遠:詩意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詩的國度,重溫風雅動人的唐詩記憶 3. 分析簡明,淺顯明白:含英咀華,一本書讀懂唐詩的青春與激情、美麗與哀愁
唐詩講讀 內容簡介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在這個詩的國度里,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到處都可以聽到吟詠詩歌的聲音。唐詩里充盈著青春活力和激情想象,彌漫著生命律動和昂揚力量。讀唐詩如飲美酒,唇齒留香,令人沉醉。 本書作者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郁綴。作者縱橫千古、激情洋溢,以詩意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詩的國度,重溫風雅動人的唐詩記憶。書中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詩歌及唐詩的發展脈絡、總體特色和重要成就,進而按題材對唐詩進行分類講讀,重點講述了邊塞詩、懷鄉詩、閨怨詩、愛情詩、哲理詩、飲酒詩、詠月詩等十二類唐詩佳作。 分析簡明扼要,淺顯明白;文筆上佳,格高意遠。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下,讀者可以在咀嚼品評和比較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唐詩藝術美的陶冶,獲得審美的享受,培養開闊瑰偉的氣度。
唐詩講讀 目錄
目 錄
緒 言 .....................................................................................1
**講 唐前詩歌概述和唐詩概要 ............................................1
一、唐前詩歌概述....................................................................1
二、唐詩概況與總體特色 ....................................................... 17
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壇提要 ................................... 21
第二講 唐人邊塞詩 .............................................................. 71
一、唐前邊塞詩——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71
二、高適邊塞詩—— 死節從來豈顧勛 ..................................... 75
三、岑參邊塞詩—— 風掣紅旗凍不翻 ..................................... 81
四、王昌齡邊塞詩—— 不教胡馬度陰山 .................................. 83
五、中晚唐邊塞詩—— 一將功成萬骨枯 .................................. 86
第三講 唐人懷鄉詩 .............................................................. 94
一、依戀故土乃萬物之本性——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95
二、李白杜甫懷鄉詩—— 月是故鄉明 ..................................... 96
三、唐人其他懷鄉詩—— 每逢佳節倍思親 ............................. 100
第四講 唐人憫農詩 ............................................................ 105
一、五谷是維系人生命的*基本的物質 ................................. 105
二、唐人憫農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107
三、詩圣的愛民情懷——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 114
第五講 唐人孝親詩 ............................................................ 119
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119
二、唐人及后世孝親詩—— 兩行清淚為思親 ......................... 124
三、孟郊《游子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29
第六講 唐人童趣詩 ............................................................ 134
一、左思《嬌女詩》——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134
二、唐人童趣詩——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140
三、唐人詠牧童詩——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 146
第七講 唐人閨怨詩 ............................................................ 154
一、唐前閨怨詩——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 154
二、唐人閨怨詩—— 悔教夫婿覓封侯 ................................... 158
第八講 唐人宮怨詩 ............................................................ 165
一、唐前宮怨題材的詩賦—— 形枯槁而獨居 ......................... 166
二、白居易《上陽白發人》—— 一生遂向空房宿 ................... 170
三、唐人宮怨詩—— 別作深宮一段愁 ................................... 173
四、描寫人不如物的宮怨詩—— 玉顏不及寒鴉色 .................. 178
五、描寫宮人斜的詩—— 空寄香魂著野花 ............................. 181
六、其他宮怨詩—— 不是思君是恨君 ................................... 184
第九講 唐人愛情詩 ............................................................ 188
一、唐前愛情詩——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188
二、唐人愛情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 ................................... 197
三、唐女詩人愛情詩——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 203
四、李商隱的《無題》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 ...................... 209
第十講 唐宋哲理詩 ............................................................ 214
一、唐前哲理詩——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 214
二、唐人哲理詩——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217
三、宋人哲理詩—— 為有源頭活水來 ................................... 224
第十一講 唐人描寫音樂詩 .................................................. 230
一、白居易《琵琶行》—— 大珠小珠落玉盤 .......................... 230
二、唐人描寫音樂的詩歌—— 石破天驚逗秋雨 ...................... 234
第十二講 唐人飲酒詩 ......................................................... 250
一、李白飲酒詩—— 莫使金樽空對月 ................................... 251
二、杜甫的飲酒詩—— 白日放歌須縱酒 ................................ 257
三、唐人其他飲酒詩—— 斗酒相逢須醉倒 ............................. 261
第十三講 唐人詠月詩 ......................................................... 268
一、月亮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 ........................................... 268
二、唐人詠月詩—— 青天有月來幾時 ................................... 272
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何處春江無月明 ................... 277
四、李白與蘇軾的詠月詩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284
五、明月與其他題材相結合的詩歌 ........................................ 289
余韻:唐詩的永恒魅力與現實意義 ........................................ 298
后 記 ................................................................................. 303
唐詩講讀 節選
唐詩概況與總體特色 如果把我們中國的詩歌比作廣袤的天宇,那么唐詩毫無疑問是這一天宇中*燦爛的銀河;這條燦爛的銀河是由大大小小的星星和無數星座組成的。 明代人高棅在《唐詩品匯》中,將唐詩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盡管也不盡合理,但后來人們對唐詩的分期,一般都采用這種分法。接下來是五代(907—960)。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與之同時并存的還有中原之外的十國。唐五代一共將近三百五十年。在文學方面,散文、辭賦、傳奇小說、詞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其中*具代表性、成就*輝煌、對后世影響*大的文學樣式,毫無疑問是詩歌。以至于人們在談論某一時代文學代表時,會不約而同地說:先秦散文、兩漢辭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甚至有論者從某種意義上極而言之曰:唐以后,則天下無詩矣。 1. 唐詩概況 唐詩數量空前。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等十人,奉敕開始編纂《全唐詩》,于次年十月即編纂完成奏上。《全唐詩》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總計九百卷。我們說這個數量是“空前”的,但不是“絕后”的。我們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二十幾位老師,首尾用了十三年的時間,編纂完成了浩大的文化工程——《全宋詩》,凡3785 卷,共收入宋代9000 多個詩人、25.4 萬多首詩,詩的數量是唐詩的五倍多。但宋人自己也知道,本朝的詩歌總體上成就超不過唐詩。唐詩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峰,聳立在宋人和后代人的面前,那是不可逾越的、難以超步的。宋朝人很聰明,繞了個道,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把詞體文學創作推上了一個高峰。今人唐圭璋先生所編纂的《全宋詞》,共錄詞人1330 余家,詞作19900 余首。從此以后,在中國韻文詩歌的高天廣地里,唐詩、宋詞,像雙峰并峙,兩水分流,各極中國韻文之鼎盛。 《全唐詩》收錄的作者數量當然能從一個側面說明唐代詩歌興盛,但更能說明問題的是,這些能夠寫詩的人,遍布當時社會的所有階層。上到皇帝、嬪妃、文臣、將軍、文人等,下到農夫、樵夫、漁父、宮女、僧侶、妓女等,都會寫詩。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到處都可以聽到吟詠詩歌的聲音,這*能說明唐代詩歌的繁榮興盛。 唐代的皇帝多能寫詩。《全唐詩》中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詩九十余首, 如《帝京篇十首》其一曰:“ 秦川雄帝宅, 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余。連甍遙接漢,飛觀迥凌虛。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起句有氣勢,結句頗流宕,對仗也工整。唐玄宗李隆基存詩也有六十多首。當朝老臣賀知章于天寶二年(743)八十五歲時上疏,請求歸隱故里越地鏡湖;翌年正月初五,玄宗率群臣祖餞于長安西門,玄宗帶頭作《送賀知章歸四明》,詩曰:“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僚悵別深。”即興所作,也能切合時景,恰如其分,頗見功力。還有,唐代的皇后、妃子也會寫詩。武則天寫過七絕《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看朱成碧,形容因為苦苦相思而視覺模糊,神思恍惚。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常常為此而流眼淚的話,那么,請打開我的衣箱,看看我的石榴裙上,那可是新淚痕壓舊淚痕啊!可謂情辭俱佳,敘寫清明暢達,不亞詩客騷人。貴妃楊玉環也寫有七絕《贈張云容舞》,詩曰:“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云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描寫舞女羅袖輕揚,香風拂拂,醉人心脾;舞動起來像一朵紅色的荷花,在秋煙里裊裊婷婷;又如同乍起的輕風吹動嶺頭的云彩,還似透嫩的柳條拂動池中碧水。楊貴妃自己也擅舞,以《霓裳羽衣舞》著稱,詩中透出的是自身對舞蹈的真切體驗,不同凡響。 這些詩都還是寫得很不錯的。至于下層的落魄文人、貧困民眾寫的詩歌,更是不勝枚舉。如女道士李冶、歌伎薛濤、女道士魚玄機等,也都有優秀作品流傳。社會從上到下的各個階層的人,都喜歡詩歌,都能夠創作詩歌,并且能創作出相當成熟甚至很優秀的作品,這正是一個時代某一種文學樣式真正繁榮的*有力的標志。就像唐代人誰都能夠寫詩一樣,宋代人則是誰都能夠填詞。《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宋徽宗宣和年間某元宵佳節,一個普通的竊金杯女子即席填寫《鷓鴣天》的軼事,便是例證。唐代的詩十分普及,宋代的詞同樣十分普及;這種十分普及的社會現實,猶如寬闊龐大的根基,這根基就像連綿起伏的喜馬拉雅山,只有在如此連綿無盡的山山嶺嶺上,才能堆積和簇擁起巍峨入云的珠穆朗瑪峰!唐詩,就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連綿群山中簇擁起的詩的“珠穆朗瑪峰”;而宋詞, 則是中國古典詞的連綿群山中簇擁起的詞的“ 珠穆朗瑪峰”! 2. 唐詩總體特色 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說:“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繆鉞先生在《論宋詩》中也說:“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析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這些都是就總體特色而言的:唐詩重情趣,宋詩重理趣。唐詩特別是盛唐詩歌,充盈著一種青春活力和激情想象,即便是享樂、頹喪、憂郁、悲傷,也仍然彌漫和律動著一種青春的氣息。林庚先生將這種青春氣息稱為“少年精神,盛唐氣象”。 唐代詩人大都喜歡用熱烈的情感來感受生活,把熱烈的情感寫到詩中,傳達給當世和后來歷代讀者。諸如:楊炯的“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七首》其四),王維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少年行四首》其二),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杜甫的“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畫鷹》),岑參的“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李頎的“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送陳章甫》),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唐詩,特別是盛唐詩歌中充滿鼓舞人心的激情,充滿感發人心的力量,讀了讓人振奮,躁動,心神蕩漾,激情涌動,不能自已。所以我們說讀唐詩如飲美酒,美酒中蘊藏著催發人情緒高昂的積極因素,令人沉醉。 相對于唐詩的重情趣,宋詩的總體特色則是重理趣。宋朝人寫詩主要不是以情趣動人,而是喜歡將自己對社會人生的哲理性思索寫到詩中,從而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充滿理趣。如蘇軾的《題西林壁》,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細細玩味,思而得之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又如其《琴詩》曰:“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細細玩味,思而得之的是:人們無論成就一件什么事情,都離不開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這樣的詩給人的不是激動,不是感奮,而是思索,是體味。所以我們讀宋詩如品名茗,名茗就是名茶,名茶要慢慢地品,越品越覺得余香滿口,回味無窮;因為宋詩中蘊藏著豐富的理趣,讓人細細體味,味之愈長,思得愈多。 在本講中,我們先對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壇的主要詩人和重要作品作一個提要介紹然后在接下來的十二講中,按題材內容對以唐詩為主的詩歌進行分類閱讀與欣賞。大體順序是,先賞讀歌詠愛國精神的邊塞詩、歌詠熱愛家鄉情懷的懷鄉詩和憐愛黎民百姓的憫農詩,以及孝敬父母的孝親詩和描寫孩童樂趣的童趣詩,再賞讀歌詠情感生活的閨怨詩、宮怨詩、愛情詩和表達思想內涵的哲理詩,以及歌詠和描寫音樂的詩、歌詠飲酒的詩和歌詠月亮的詩。*后以簡短的“余韻:唐詩的永恒魅力與現實意義”,收結全書。
唐詩講讀 作者簡介
程郁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主任助理,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國學研究》編委,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研究》主編,全國秦少游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等。丹曾文化古典文學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 主要著作有:《唐詩宋詞》《一日看盡長安花》《登高壯觀天地間:古典詩歌與人文精神十五講》《綴玉小集》《歷代論詞絕句箋注》等;選注有《歷代詞選》等;譯著有《唐宋詞研究》《日本填詞史話》。主要論文有《王昌齡邊塞之行辨析》《試論秦觀詞中的自我意識》等。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