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海德格爾文集:時間概念史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2784
- 條形碼:9787100092784 ; 978-7-100-09278-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德格爾文集:時間概念史導論 內容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國有名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為了讓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爾思想,經過反復醞釀而出版了本套《海德格爾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爾的代表性著作30卷,其中前16卷為海德格爾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其余14卷為海德格爾的重要講座稿和手稿。可以說,本套文集基本呈現了海德格爾哲學的總體面貌。相對于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而言,《時間概念史導論》具有其獨特的重要性。主要是由于本書比《存在與時間》多出了五分之二的篇幅,而這部分內容基本上就是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若干重要論題的討論,并從中開掘出了經過海氏重新表達的關于“存在本身”的問題。這是一種以比現象學本身更為現象學的方式來地廓清現象學的內在趨向與問題的探析,而這些探析向我們顯示了海氏本人的“現象學的本體論”得以生成的*重要的思想來源和準備。
海德格爾文集:時間概念史導論 目錄
導言 講座的課題及其探索方式
**節 作為科學對象域的自然和歷史
第二節 以時間概念史為線索的關于歷史和自然的現象學引論
第三節 講座的大綱
準備性部分 現象學研究的意義和任務
**章 現象學研究的興起與初步突破
第四節 十九世紀下半葉哲學的形勢。哲學與科學
a)實證主義的立場
b)新康德主義——從科學論立場重新發現康德
c)對實證主義的批判——狄爾泰對于人文科學獨立方法的探求
d)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對狄爾泰問題的膚淺化處理
e)哲學作為“科學的哲學”——作為哲學基礎科學的心理學(關于意識的學說)
α)弗蘭茨·布倫塔諾
β)埃德蒙德·胡塞爾
第二章 現象學的基本發現,它的原則和對其名稱的闡明
第五節 意向性
a)作為體驗之結構的意向性:對此的揭示和初步闡明
b)李凱爾特對現象學與意向性的誤解
c)意向性本身的根本樞機
α)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自在自足的存在者(寰世物、自然物、物性)
β)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被意向狀態的方式(存在者的被感知狀態,親身具體的-在此之特征)
γ)關于意向性基本性向之為Intentio(意向行為)與Intentum(意向對象)之共屬一體的初步闡明
第六節 范疇直觀
a)意向式意指與意向式充實
α)自證作為呈示性的充實
β)明見作為自證性的充實
γ)真理作為呈示性的自證
γ)真理與存在
b)直觀與表達
α)感知的表達
β)簡捷的和多層的行為
c)綜合行為
d)觀念直觀行為
α)防止各種誤解
β)這一發現的意義
第七節 先天的原初含義
……
主干部分 時間現象的分析和時間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 解釋時間本身
編者后記
附錄一 德-漢術語對照表
附錄二 古希臘語-漢語詞語對照表
附錄三 拉丁語-漢語詞語對照表
譯后記
**節 作為科學對象域的自然和歷史
第二節 以時間概念史為線索的關于歷史和自然的現象學引論
第三節 講座的大綱
準備性部分 現象學研究的意義和任務
**章 現象學研究的興起與初步突破
第四節 十九世紀下半葉哲學的形勢。哲學與科學
a)實證主義的立場
b)新康德主義——從科學論立場重新發現康德
c)對實證主義的批判——狄爾泰對于人文科學獨立方法的探求
d)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對狄爾泰問題的膚淺化處理
e)哲學作為“科學的哲學”——作為哲學基礎科學的心理學(關于意識的學說)
α)弗蘭茨·布倫塔諾
β)埃德蒙德·胡塞爾
第二章 現象學的基本發現,它的原則和對其名稱的闡明
第五節 意向性
a)作為體驗之結構的意向性:對此的揭示和初步闡明
b)李凱爾特對現象學與意向性的誤解
c)意向性本身的根本樞機
α)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自在自足的存在者(寰世物、自然物、物性)
β)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被意向狀態的方式(存在者的被感知狀態,親身具體的-在此之特征)
γ)關于意向性基本性向之為Intentio(意向行為)與Intentum(意向對象)之共屬一體的初步闡明
第六節 范疇直觀
a)意向式意指與意向式充實
α)自證作為呈示性的充實
β)明見作為自證性的充實
γ)真理作為呈示性的自證
γ)真理與存在
b)直觀與表達
α)感知的表達
β)簡捷的和多層的行為
c)綜合行為
d)觀念直觀行為
α)防止各種誤解
β)這一發現的意義
第七節 先天的原初含義
……
主干部分 時間現象的分析和時間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 解釋時間本身
編者后記
附錄一 德-漢術語對照表
附錄二 古希臘語-漢語詞語對照表
附錄三 拉丁語-漢語詞語對照表
譯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