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完整的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7370
- 條形碼:9787521737370 ; 978-7-5217-373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完整的人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成年讀者1. 影響數百萬家庭的心理治療師比達爾夫突破性全新力作。比達爾夫作為享譽全球的心理學家,前作《養育男孩》《養育女孩》等在全球暢銷超過600萬冊,中文版超過200萬冊,深受讀者喜愛。 2.對40年心理治療經驗精華的提煉和總結。作者童年時曾患有阿斯佩格綜合征,在此經歷的基礎上,他與妻子成立了科林斯維爾中心,充滿同理心地培訓上千位公共服務者、警察、健康專家、咨詢師和治療師等。他被《泰晤士報》稱為“比利·康奈利和斯波克醫生的合體”。 3.創造性、系統性地提出人類心智的4層公寓。這是一種易于掌握的理解和喚醒個體多層次思維的方式,指身體、情緒、思考和靈性。 4.內容全面、深刻、系統、包容。 5.引導讀者從成年走向成熟,從自我走向自由。擺脫精神內耗、社交障礙、缺乏自驅力、信息黑洞、思維僵化,過上一種充滿靈性的生活。
完整的人 內容簡介
你有多久沒有體驗到早晨醒來,充滿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天的感覺了? 你為什么活得那么累?為什么總是感到挫敗與倦? 因為心智中某些層面的缺失,無法獲得完整的內在精神力量。 心智模式決定人的行為、情緒,以及獲得幸福的能力。 心理治療師、暢銷書作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提出了兩個關鍵概念,帶我們整合心智的四個層面,走出精神困境: ·通過大腦高級功能“超感知”,迅速、微妙、靈敏地感知當下發生的事,明智地做出選擇; ·探索心智的“四層公寓”,從身體、情緒、思考到靈性,拾級而上,實現心智躍遷,應對壓力過載與精神內耗。 重塑我們的心智模式,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與內在自我建立連接,化解內心的糾結與矛盾,過上更加輕松、愉快、生機勃勃的生活。
完整的人 目錄
·1·
超感知 / 1
·2·
一個人的四層公寓/ 19
·3·
公寓的**層
——你的身體 / 37
·4·
公寓的第二層
——情緒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的 / 71
·5·
特別章節
我們都需要治愈的創傷 /103
·6·
公寓的第三層
——運用你的思考腦/ 131
·7·
特別章節
男性的重要一課 /159
·8·
公寓的第四層
靈性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179
·9·
成為完整的人 /215
關于作者,如果你想知道…… / 237
注釋、資料來源和參考文獻:
給心理學從業者和愛好者 / 243
完整的人 節選
我們的心智是很復雜的,因此,要想管理心智,我們需要借助簡單易行的工具。多年以來,我都在努力尋找某種語言或方法,能夠將神經科學的發現和心理治療的方法融入一個可在任何情況下被任何人使用的單一系統,比如一種足夠簡潔明了的模型或地圖,簡單到小孩子都能理解,同時這一系統也要足夠靈活,在糟糕的狀況或緊急情況下可以隨時被調用,立即為我們提供幫助。*終,我想到一個合適的比喻——“四層公寓”。 我從一開始就很喜歡這個想法,并且我一直都在使用和教授這一理念。像你一樣,我的一生中也有重要的事情要處理,這種模式已經引導著我走了很久,一路跋涉(活在人性危機的時代,這個理念越發顯出了它的重要性)。 所以,讓我們開始這段旅程吧,F在,如果你正在坐著看這本書,不妨嘗試一下。注意你的坐姿以及舒適度(如果想稍微移動一下,請盡管跟著自己的感覺來)。繼續注意你的整體狀態。你的腹部有什么感覺?背部呢?你面部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在呼吸嗎? **層是決定你是誰的根基,是不斷行動和感知著的哺乳動物身體。身體需要食物,需要睡眠,需要活動、跳舞和玩耍,需要性愛,需要聽音樂。它需要存在于自然狀態之中。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人們常常忽略或忽視生活中的這些方面,并疑惑生活為何不順。在接下來的章節里,我們將專門用一章來喚醒和發展更豐富的神經通路,以進入你的“生理自我”,你會發現身體成了給你帶來活力和樂趣的資源,能處理各種困難,而且還可以幫你重塑內在平衡和幸福感,F在,你只需要知道——**層是你的身體。它一直在那里,并且一直值得你去探索! 現在,讓我們來到你心智公寓中的另一層。它是從你的身體中生發出來但獨立成一層的地方,是我們的情緒層面,也就是我們的“心”。這里充滿了情緒。 情緒從你的身體中浮現出來,但它與單純的感覺有所不同。例如,在節食或輕斷食期間,你可能會感到饑餓,但依然開心;但在另一種情況下,你可能會因饑餓而感到憤怒。比如,你把食物放在海灘上,一不留神,海鷗吃掉了你的午餐;或者你在徒步旅行的路上迷了路,食物儲備越來越少。你有相同的饑餓感覺,卻有不同的情緒。情緒比單純的感覺更為鮮明、強烈。它們意義重大,我們應該弄清楚其中的意義。情緒(恐懼、憤怒、悲傷、快樂)會告訴你某件事此時此刻的深刻真相。它們還會以某種方式使你充滿活力,幫你渡過難關。情緒是一種智商,這種智商對于與 他人的相處尤其重要。在第四章中,我將為你提供有關情緒的指南,讓情緒為你所用,而不是讓你被情緒所累。 …… 再上一層樓 現在,讓我們再上一層樓,直達你的頭腦。這里位于第三層,它根植于你的身體和情緒,是不斷在思考的大腦(盡管這些思考也有無效的時候)。這是你的前額葉,是你負責執行和分析的大腦。大多數人在想到自己的時候,都會想到自己的思想。 我思故我在。但是,事實離真相還很遠!我們的確迫切需要進行更好的思考,我希望本書能夠為讀者朋友們提供一些強有力的工具,以強化和發展這種能力。思考是我們理解生活的方式,也是我們與周圍其他人進行交流的方式——將事物加工成文字,并將其傳遞出去。 善于傾聽他人的想法并做出回應,有助于我們建立良好的關系,也有助于我們更新或反思自己的觀點。語言是通往他人的橋梁。我們心智公寓的第三層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地方。 但請記住一個重要信息:這并不是你的全部。它只是一種工具,而真正的你不只是你的思想而已。在一個大公司里,首席執行官很重要,但想讓公司完美運轉,還需要這里的每個人都充分參與并共同努力。當你的大腦學會尊重其他所有部分時,人生才能真正開始運轉。 現在我們探索完了心智公寓的三個層面,有人可能會說: “就是這樣,身體、情緒、思想,就是人心智的全部。”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現在,請你不要再向內思考自身,而是向外思考,思考周圍的世界——人、事、景、物,比如天空和星星。然后思考無盡的時間和空間,思考過去和未來以及你活著時或離開后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看,你不難意識到,自己是偌大的世界里一粒渺小的塵埃。 但是,當人們或早或晚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們經常會犯兩個錯誤。一個錯誤是,他們覺得自己微不足道。另一個是,他們認為自己獨自生活在一個無人關愛的偌大世界。這種想法其實已經離絕望不遠了。自殺(因孤獨而導致的死亡)是*悲劇也*具破壞性的結局,它使一切都化為泡影。在大多數現代國家,自殺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每年造成數千人死亡。其他問題,例如貪婪、成癮、焦慮、自私等,也是這種錯誤的思考自身的方式所導致的結果。 那么,請你現在聽我說句實話:你并非孤立無援,也絕非無關緊要。就像葉子是樹的一部分,雨滴是海洋的一部分,你是世間萬物的一部分。沒有成千上萬的葉子,就長不成樹。沒有不計其數的水滴,就匯不成海洋。因此,如果我們想在生活中變得現實和理性,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這非常重要。我們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走入大千世界并與之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將會蓬勃發展,其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這本書將為你提供各種方法,這些方法不僅能夠讓你從理智上把握這一點(因為這只能給你帶來微不足道的安慰),還可以讓你真正感受到一種融入自然世界,與他人建立連接的親密感,讓你不再覺得孤單。偉大的宗教教義都是以愛為核心的,你也一直是被愛著的。 我們心智公寓的第四層,即我們與萬物相連的地方,是我們靈性的所在。這并不關乎信仰,而是世人都有的一種直接的經驗和感覺,找到歸屬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愿意窮盡一生去追尋。 靈性處于頂層是有原因的。它對我們身心系統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正如手機在沒有連接網絡時功能非常有限一樣,如果不把靈性與周圍更廣闊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將毫無意義。 *頂端的這一層與其他樓層不同。它是一個露天的屋頂花園,對著天空敞開。眾所周知,靈性很難用語言表達,因為語言常用于描述微小而瑣碎的事物(如湯匙、貓狗、鼻孔),而不能用于表達偉大的奇跡。但是你還記得小時候那種美好的感覺嗎?記得那種完全自由、朝氣蓬勃的感覺嗎?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時代,迎著風在沙灘上奔跑,海鷗在天空中自在翱翔,海浪拍打著海灘,云朵高高飄浮于海平面之上,你感到了絕對的、完全的自由,或者說“徹底的”自由。你還記得那種感覺嗎? 那種絕對安全、沒有邊界或任何形式的自我意識的自由感?那是在什么地方?在你幾歲的時候? 靈性是再次獲得那種自由以及合一感。靈性是同情、平靜、創造力,你不再局限于小我,在生活中變得輕松自洽。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你可以找到許多思維方式和實踐方法,以到達靈性的層面。當你凝視公寓的屋頂時,你可以在上面牢固地扎根,然后,你會逐漸意識到,自己根本不需要這座公寓了,你可以毫無恐懼地生活了。將這一理念全部展開講,需要一整本書,而現在我們已經邁出了**步。你的自我探索之旅已經開始了。
完整的人 作者簡介
史蒂夫 比達爾夫,澳大利亞心理治療師、(兒童養育書籍)暢銷書作家。有40余年的心理治療經驗,幫助那些處在特殊境遇中的人克服創傷與痛苦,以兒童教養和家庭問題為主要方向,著有《養育男孩》(Raising Boys)、《養育女孩》(Raising Girls)、《養育嬰孩》(Raising Babies)、《男性的品格》(The New Manhood)、《快樂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Happy Children,這本書出版29年,被譯為32種語言)、《愛的創造》(The Making of Love)、《女孩最需要的十件事》(Ten Things Girls Need Most)和《關于青年失業的那些事》(Teaching About Youth Unemployment)。 史蒂夫曾獲評“澳大利亞年度模范父親”,所著教育類書籍幫助并影響了全球數百萬家庭。他與妻子成立了科林斯維爾中心,用于培訓公共服務者、警察、健康專家、咨詢師和治療師等,目前已培養了上千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