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高分子物理學((美)詹姆斯·馬克(James Mark))(原著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12645
- 條形碼:9787122412645 ; 978-7-122-4126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分子物理學((美)詹姆斯·馬克(James Mark))(原著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版原名為“Phys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內容分為兩部分:“聚合物的物理狀態”和“一些表征技術”,此授權的中譯本書名訂為“高分子物理學”。 在**部分中,完整介紹了聚合物的各類相態,包括橡膠彈性態、黏彈和流動態、晶態、液晶態,對于結構和性質加以準確闡述;在第二部分,對表征技術加以介紹,僅有兩章,分別是*廣泛應用的波譜技術表征,以及較新的小角中子散射表征。本書的特點是著重于高分子凝聚態的相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系,這是高分子物理學*核心的內容,因此將中譯本書名訂為“高分子物理學”。 本書由詹姆斯·馬克等七位有名的聚合物科學家撰寫。所有章節都包含一般的介紹性材料和綜合全面的文獻引用,旨在便于該領域的新人理解具體內容,并了解整個聚合物科學。 本書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高分子物理學課程的基本教材、補充教材或自學讀物;也可供教師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高分子物理學((美)詹姆斯·馬克(James Mark))(原著第三版) 目錄
**部分高分子的物理狀態001
第1章橡膠彈性態002
1.1引言002
1.2理論007
1.3一些實驗細節011
1.4理論與實驗的比較013
1.5某些特種網絡018
1.6大形變網絡020
1.7其他類型形變028
1.8凝膠塌縮029
1.9儲能和滯后030
1.10生物彈性體031
1.11填充網絡032
1.12加工方面的新進展036
1.13社會效益方面036
1.14當前的問題和新方向036
1.15數值問題037
1.16數值問題的解答038
致謝038
參考文獻038
進一步閱讀文獻048
第2章玻璃化轉變和玻璃態051
2.1引言051
2.2玻璃化轉變現象053
2.3玻璃化轉變模型064
2.4Tg的影響因素069
2.5高分子高于Tg的結構弛豫078
2.6對黏彈性的影響086
2.7結論097
致謝098
參考文獻099
第3章高分子液體的黏彈性和流動108
3.1引言108
3.2概念和定義108
3.3線性黏彈性111
3.4非線性黏彈性118
3.5結構性能之間的關系126
3.6總結138
參考文獻139
第4章結晶態143
4.1引言143
4.2均聚物的結晶熔融熱力學144
4.3共聚物的熔融148
4.4結晶動力學164
4.5結構與形態177
4.6性質194
4.7一般結論201
參考文獻202
進一步閱讀文獻211
第5章液晶態213
5.1引言213
5.2一般概念213
5.3小分子液晶223
5.4大分子液晶性235
5.5液晶相轉變理論241
致謝250
參考文獻250
第二部分表征技術255
第6章分子波譜在高分子表征中的應用256
6.1引言256
6.2振動光譜技術256
6.3紅外光譜258
6.4拉曼光譜265
6.5核磁共振波譜學270
6.6質譜277
參考文獻279
第7章高分子的小角中子散射表征282
7.1引言282
7.2中子散射理論基礎290
7.3對比度和氘標記295
7.4SANS儀器299
7.5實用性問題303
7.6散射技術對高分子的一些應用309
7.7未來方向331
致謝332
參考文獻332
主題索引342
高分子物理學((美)詹姆斯·馬克(James Mark))(原著第三版) 作者簡介
詹姆斯·馬克(James E. Mark)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威爾克斯巴里。1957年在威爾克斯學院獲得化學學士學位,1962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保羅·約翰·弗洛里教授課題組作博士后研究,隨后在布魯克林理工學院擔任化學助理教授,1972年加盟密歇根大學并任教授。1977年擔任辛辛那提大學化學教授,兼任物理化學部主席和高分子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被任命為第一任杰出研究教授,并一直擔任這個職位。馬克博士是高分子化學的資深教授,是一些短期課程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并發表了大約600篇研究論文,合著、合編了18本著作。1990年,他創辦了《計算和理論高分子科學》(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Polymer Science)雜志,并擔任創刊主編。此外,他還擔任過《高分子》(Polymer)雜志的主編,并在多家期刊編委會任職。他是紐約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APS)會士和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獲得的獎項包括:辛辛那提大學授予的院長杰出獎、Rieveschl研究獎和Jaffe化學教師卓越獎,美國化學會(ACS)橡膠部授予的Whitby獎和Charles Goodyear獎章、ACS應用高分子科學獎,ACS化學部授予的Paul J. Flory高分子教育獎。他被選為ACS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部首屆會士小組成員,并獲得了Turner Alfrey訪問教授獎和ACS克利夫蘭分部Edward W. Morley獎。 解孝林,196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監利市。1987年7月畢業于武漢化工學院(現武漢工程大學)化工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在成都科技大學(現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系攻讀碩士學位;1993年2月~1996年3月在四川聯合大學(現四川大學)化學纖維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3月~1997年12月在浙江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到華中科技大學工作,現為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化學)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化學化工學部委員和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全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綠色加工與資源利用的研究。主持并承擔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相關成果獲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在武漢華工圖像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湖北國創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鼎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得到轉化、應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