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寂靜的春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1128
- 條形碼:9787100191128 ; 978-7-100-19112-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寂靜的春天 本書特色
奠定現代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基礎的著作 《寂靜的春天》對農業科學家的科學實踐活動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戰,并號召人們迅速改變對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觀點,成為促使環境保護事業在美國和全世界迅速發展的導火線。
寂靜的春天 內容簡介
《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奠定現代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基礎的書。書中描述了人類濫用農藥和殺蟲劑將會造成的后果:春天變得寂靜,蟲鳥不再鳴叫,整個地球了無生趣。正是這本不尋常的書,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這本書同時引發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促使環境保護問題提到了各國政府面前,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從而促使聯合國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并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了環境保護事業。
寂靜的春天 目錄
作者按
導言
序
**章 寫給明天的寓言
第二章 承受的義務
第三章 死亡靈丹
第四章 地表水體和地下洋流
第五章 土壤王國
第六章 地球的綠衣
第七章 無謂的浩劫
第八章 沒有鳥鳴
第九章 死亡之河
第十章 從天肆意灑落
第十一章 超乎波吉亞家族的想象
第十二章 人類的代價
第十三章 透過一扇狹小的窗
第十四章 四分之一
第十五章 大自然的反擊
第十六章 雪崩來臨前的轟鳴聲
第十七章 另一條道路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寂靜的春天 節選
《寂靜的春天》: 有史以來頭一遭,每個人被迫接觸危險的化學品,從孕育出來的那一刻,直到去世。在不足二十年的推廣應用中,合成殺蟲劑已經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幾乎隨處可見。人們已經從大部分主要水系,乃至地下涌動的暗流中回收到這些物質。這類物質在土壤中的殘留期,可以達到十多年。它們進入魚類、鳥類、爬行類動物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體內,并留存在那里。這種現象極其普遍,科學家在進行動物實驗時發現,幾乎不可能找到不受這種污染的個體。這些化學物質已經出現在偏遠高山湖泊里的魚類體內,寄寓土壤中的蚯蚓體內,鳥類的卵里面——以及人類自身體內。如今這些化學物質儲存在絕大多數人體內,不分老少。它們出現在母親的乳汁里,很可能還出現在胎兒的組織里。 這一切之所以發生,是緣于一個生產具有殺蟲性能的人造或合成化學品的產業突然崛起并繁盛。這個產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在研發化學武器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實驗室發明的一些化學物質對昆蟲是致命的。這一發現并非偶然所得:昆蟲被廣泛用于測試使人致死的化學藥劑。 其結果是幾乎源源不斷出現的合成殺蟲劑。通過實驗室里對分子的操縱、原子的替換,以及對分子和原子排列方式的巧妙改變,這些人造物質截然不同于“二戰”前更為簡單的殺蟲劑。先前那些殺蟲劑,來源于天然生成的礦物和植物產品——砷、銅、錳、鋅以及其他礦物質,從干燥的菊花中提煉出的除蟲菊,從煙草的某些近緣種中提煉出的硫酸煙精,以及從來自東印度群島的豆科植物中提煉出的魚藤酮。 使新的合成殺蟲劑獨樹一幟的,是它們對生物巨大的殺傷力。它們擁有巨大的力量,不僅毒害生物,而且能直接進入機體的生命程序,通常以致命的方式,暗中改變生命程序。因此,我們將會看到,它們摧毀酶,而這些酶的功能正是保護身體免受傷害;它們扼制身體賴以獲得能量的氧化過程,阻礙各種器官的正常運行。它們還有可能誘使某些特定的細胞發生緩慢而不可逆的變化,導致惡性腫瘤出現。 然而,每年都有新增的更致命的化學品出現,人們還在開發新的用途。與這些物質的接觸,幾乎已經遍及全球。在美國,合成殺蟲劑的產量從1947年的124259000磅飆升至1960年的637666000——增加了五倍還不止。這些產品的零售價值遠遠超過兩億五千萬美元。但是按照農藥產業的計劃和預期,如此巨大的產量額度,還只是個開始。 因此,關于殺蟲劑的種種,事關我們所有人。如果我們要與這些化學物質親密相處,把它們吃進去、喝進去,一直帶進骨髓里,那么我們*好了解一下它們的性質和藥效。 雖然“二戰”標志著一個轉折點,殺蟲劑從此從無機化學界進入了奇妙的碳分子世界,但是早先的少數幾種材料保留了下來。其中主要是砷。在多種除草劑和殺蟲劑中,砷仍然是基本的成分。砷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礦物,廣泛存在于各種金屬礦石的伴生物中。火山、海洋和泉水中也存在極其微量的砷。砷與人類的關系一言難盡,而且由來已久。由于很多砷化合物并沒有味道,自波吉亞家族的時代之前很久,直到現在,它一直是*受青睞的殺人工具。英國人煙囪里排放的煤煙中含有砷,人們認為煤煙的致癌作用歸因于砷和某些芳族烴。這是近兩個世紀以前的一名英國醫師指出的。慢性砷中毒在廣大人群中長期引發的疾病有案可查。遭受砷污染的環境還造成了牛、馬、山羊、豬、鹿、魚和蜜蜂的生病與死亡。盡管如此,人們依然在廣泛應用含砷的噴霧劑和藥粉。在美國南部采用含砷噴霧劑的棉花種植區,養蜂產業幾乎已經絕跡。長期使用含砷藥粉的農民已經罹患慢性砷中毒,牲畜也已經受到含砷的農田噴霧劑或除草劑的毒害。從藍莓地里飄出來的含砷煙塵已經擴散到鄰近的農場,污染河水,毒殺蜜蜂和奶牛,并使人罹患疾病。環境性癌(environmental cancer)方面的權威人士、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休珀博士如是說道:“在處理含砷物質的問題上,無視人群總體健康……鮮有比我國近年來的做法更加徹底的。”他表示:“任何人在觀看了噴灑含砷殺蟲劑的場景之后,都必定會對人們播散有毒物質時幾乎無以復加的輕率態度感到震驚。” ……
寂靜的春天 作者簡介
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現代環保事業的奠基人。 著有《海洋下面》(Undersea)、《在海風的吹拂下》(Under the Sea-Wind)、《我們周圍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海洋的邊緣》(The Edge of the Sea)、《幫助孩子想象》(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 《變換無窮的海岸》(Our Ever-Changing Shore),以及《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其中《我們周圍的海洋》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發行,并于同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圖書獎和伯洛茲自然科學圖書獎。《海洋的邊緣》獲獎并被改編成記錄片電影,獲得奧斯卡獎。《寂靜的春天》對農業科學家的科學實踐活動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戰,并號召人們迅速改變對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觀點,成為促使環境保護事業在美國和全世界迅速發展的導火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