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45(精)/上海韜奮紀念館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9622
- 條形碼:9787101159622 ; 978-7-101-1596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45(精)/上海韜奮紀念館編 本書特色
1.生活書店長達12年的保存相對完整的會議記錄首次以排印本形式面世,以個案展現了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民族危亡時期的一家出版機構承擔傳承文化和喚醒民智使命的歷史面貌。 2.生活書店會議記錄時間跨度自1933年至1945年,共分5冊出版:第1冊至第4冊為影印本,按年代彩印呈現會議記錄原貌;第5冊為全部會議記錄的錄文排印本。閱讀收藏兩相宜。 3.排印本層級清晰,版式舒朗,印刷精美,閱讀體驗舒適。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45(精)/上海韜奮紀念館編 內容簡介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是上海韜奮紀念館館藏獨有的珍稀史料,會議記錄時間跨度自1933年7月8日至1945年3月24日,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炮火,以及國民黨的扣押、查抄、封店等迫害,保存至今。這批檔案信息量大、自成體系,且保存相對完整,已采用全部影印的方式公開,不修飾、不刪節、不遮蔽。本次出版以排印本形式完整呈現。生活書店會議記錄詳盡記錄了生活書店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現了“逆流中的一個文化堡壘”艱辛創業、歷經播遷、堅持文化抗戰、不懈追求真理等諸多層面的不凡歷史,同時也呈現了其獨樹一幟的內部管理制度,制度化、人性化的民主管理,獨特的企業文化等,這些不僅對韜奮及同人、生活書店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對同一時期出版史的研究也是重要的補充。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45(精)/上海韜奮紀念館編 目錄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37
生活出版合作社社員大會會議記錄
生活出版合作社**屆理事會會議記錄
生活出版合作社第二屆理事會會議記錄
生活出版合作社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
生活出版合作社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第二冊)
生活出版合作社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第三冊)
生活出版合作社臨時委員會會議記錄(一)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8—1939
生活出版合作社臨時委員會會議記錄(一)
生活出版合作社臨時委員會會議記錄(二)
生活出版合作社臨時委員會會議記錄(三)
生活出版合作社臨時委員會會議記錄(四)
生活出版合作社業務會會議記錄
生活書店理事會記錄(1939.1)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9—1940
第五屆渝地社員大會記錄
第五屆理事會會議記錄(一)
第五屆理事會會議記錄(二)
第五屆理事會會議記錄(三)
第五屆常務理事會記錄
第五屆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冊)
第五屆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 (第二冊)
第五屆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 (第三冊)
第五屆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第四冊)
第五屆監察委員會會議記錄
第五屆理事會、人事委員會、監察委員會聯席會議記錄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40—1945
第六屆理事會會議記錄
第六屆人事委員會會議記錄
第六屆理事會、人事委員會、監察委員會聯席會會議記錄
理、人、監聯席會議常務委員會記錄(**冊)
理、人、監聯席會議常務委員會記錄(第二冊)
內地區管理處會議記錄
附錄
1937年“生活書店員工集體怠工事件”中兩份員工聯名函
報告材料
臨時委員會工作報告
臨時委員會為通過社章進行選舉事告社友書
二十九年度工作計劃大綱
總管理處通告八通
鄒韜奮與徐伯昕關于生活書店遭受當局誣陷與摧殘二文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45(精)/上海韜奮紀念館編 節選
生活出版合作社渝地社員大會記錄 日 期:廿八年二月廿四日下午七時 地 點:重慶分店二樓 出席者:張錫榮 邵公文 黃寶珣 顧冀然 孫潔人 金汝楫 張志民 鄒韜奮 徐伯昕 莫志恒 范廣楨 李濟安 吳全衡 徐植璧 王志萬 陳 元 邵峻甫 沈俊元 沈 敢 黃洪年 華風夏 方學武 董文椿 艾逖生 主席團:鄒韜奮 徐伯昕 艾寒松 記 錄:張錫榮 議事日程 一、主席團報告; 二、臨時委員會工作簡略報告; 三、表決社章; 四、通過名譽社員; 五、選舉理事、人事及監察委員; 六、主席團致閉會詞; 七、散會。 一、主席團鄒韜奮先生報告 本屆選舉和修改社章的兩件重要工作,將在本次大會結束。因為在戰爭時期,社員分散各地,不能舉行全體社員大會,除渝地以外,系采用通信的辦法進行的。依照社章的規定,下屆的選舉應由上屆的理事會主持辦理。現在的臨時委員會,已推定主席團、秘書,并已擬定議事日程,以進行本次大會的工作。 臨時委員會是在廿五年八月卅一日由臨時全體社員大會推舉的,系依照當時的緊急環境,暫時代替理事、人事、監察委員會的職權,主持本店社務及業務的機構,并進行修改社章。后因戰事發生,由上海、漢口而重慶,經過許多變化。這次為籌備進行選舉及通過社章,曾于廿七年四月間開始發動修改社章的討論,直到今天才告完成。本次的大會有非常的重要性,因為其他各地不能用會議討論的方式,只能用通信的方式,而渝地社員能舉行會議的方式,民主的精神在會議中可以有充分的表現,而社員名額較多,對于選舉的結果作用很大。 中國出版界的老前輩王云五先生對本店事業表示好意,曾對我說:“全中國出版家有成績者僅爾我兩家。”且欣羨本店云:“我館里干部老了,你店卻全是青年干部,真是了不起。”并且很誠意的聲明這并非當面恭維,他在香港對學生演講亦如此說。由此知道我們對于社會的貢獻已占中國文化界的重要地位,這是可以自慰的。當此抗戰時期,我們應愈努力向上,力謀改進,為共同的事業而奮斗。本屆的選舉,意義甚為重要,應非常審慎的進行。因為**,選舉的結果關系全國文化事業很大;第二,我們組織是民主集中制的,選舉出來的代表管理我們的全部工作。 我們選舉出來的代表雖然今后管理我們的全部工作,但是參加管理者實際上并不僅僅限于被選者數人,所有全體社員,均應提高對于事業的積極性,擔負起管理全部的責任。因為選額有限,不能包含全部,但不在選舉之內者并不是沒有責任。以后,除理事會、人事委員會及監察委員會之外,尚有群眾性的組織,即職務系統、同人自治系統和社的系統,使各個工作人員均擔負起對于事業的責任,就是不在理、人、監范圍之內的同人,都可貢獻力量參加組織工作。 二、臨時委員會徐伯昕先生工作報告 臨時委員會系由二十五年八月三十一日第二次臨時社員大會通過組成,于同年九月三日正式成立,訖本屆(第五屆)理事會成立日止,計二年七月有二十五日,臨時委員會在此時期內之工作,茲擇要報告如下: **,關于社務方面者: 臨時委員會系由理事會、人事委員會及監察三個機構合組而成,委員人數為十一人(王志莘、杜重遠、鄒韜奮、張仲實、陳錫麟、李濟安、周積涵、張錫榮、孫夢旦、孫明心、徐伯昕)共舉行會議五十八次,議案達二百七件,其中執行者一百九十三件,因困難而未執行者十四件。茲分別摘述如下: 一、理事會部分 有籌設粵、漢、陜、渝、蓉、港、桂等分支店,呈報增加資金十萬元,組織編審委員會,決定重心遷漢、由漢遷渝、設總區管理處,修改社章進行選舉,購置卡車,組織社員小組等十二件。 二、人事委員會部分 有訂定員工試用辦法,分店服務規程,職工疾病死亡津貼辦法,職工訓練辦法,職工穿著制服辦法,舉辦同人儲金,有眷屬同人住外津貼辦法,提高*低薪額標準,組織同人自治會等二十件。 三、監察委員會部分 有審核二十五年下期決算,二十六年上期決算,二十六年下期決算。查本社會計年度,過去系自每年七月一日起至次年六月卅日止為一年度,現已改自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為一年度。臨委會開始時之**屆半年(即二十五年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各項賬冊,均按期送交潘序倫會計師查核證明。惟自抗戰開始,總店重心分散后,因賬冊短期內不能集中,故尚未交由會計師查核,但此項結算報告,均曾按期在本會報告。茲將歷屆營業情況,分列如下: 1. 營業總額 二十五年下期 二八二,八三七.四六 二十六年上期 三三四,五九八.〇九 二十六年下期 二七五,八四三.〇五 二十七年上期 四三五,二三七.一〇 二十七年下期 四六〇,〇五九.七〇 (說明)二十六年下期因上海重心分散,生產減少,營業亦因之低落。 2. 銷貨成本 二十五年下期 二一九,一七九.六九 二十六年上期 二六七,七一一.二〇 二十六年下期 一九一,五八六.八三 二十七年上期 三〇一,九一四.九〇 3. 各項開支 二十五年下期 三九,九六九.一二 二十六年上期 四四,一二八.〇五 二十六年下期 五六,一二四.一二 二十七年上期 七九,八九八.三二 二十七年下期 九八,六三一.六八 4. 歷屆盈虧 二十五年下期 盈一,〇〇三.五四 二十六年上期 盈一,一〇三.一四 5. 捐助生活周刊社創辦者中華職業教育社公益金百分之二十: 二十五年下期 二〇〇.七〇 二十六年上期 二〇〇.六二 第二,關于業務方面者: 本店業務方面,在臨委會成立之初,環境重重壓迫,《大眾生活》停刊,郵局路局嚴扣書刊,因之各種工作,未能如預期之進行順利。此后抗戰開始,我軍西移,本店重心遷漢,以迄移渝,經濟漸較困難,造貨運輸等工作,尤為艱苦。茲分別摘述其變遷情形如下: 一、關于組織之變遷 本店原設總店于上海,分總務、編輯、出版、營業四部,后為謀業務上便利計,曾將編輯、出版合并為出版部。迨至廿七年七月一日起,在漢口組織總管理處,增設主計部。本年一月又將主計部并入總務部,出版部改為生產部,而增添服務一部,另設秘書處,并組織編審委員會,及成立東南、西南區管理處,同時建立社員小組、同人自治會小組,及業務小組三系統,使組織逐漸改進,更臻完善。 二、關于業務之發展 1. 增設各地分支店,使發行網遍布全國 本店在抗戰以前,除上海總店外,僅成立漢口、廣州兩分店,及香港之安生書店,安生后以營業不振而收縮,歸并粵店辦理。自抗戰開始后,陸續增設西安、重慶、成都、桂林、長沙、梧州、昆明、貴陽、蘭州、香港等分店,同時增設萬縣、衡陽、宜昌、南鄭、立煌、吉安、南城、金華、麗水、天水、沅陵、常德、柳州、南寧、桂平、樂山、南平、於潛等支店及辦事處,總計達二十八處。當滬重心移至內地時,曾與南京中央書店、杭州之江書店、開封北新書局、蕪湖科學圖書社等四處成立辦事處,嗣以戰局變化,先后收縮,其他如廣州、漢口、長沙、南昌、遂川、恩施、巴東、海門、余姚、百色、六安、酆都、開江等十二處,或因戰局推移,或因試辦流動,亦已先后遷移,總計本店直接到達之處,已在四十處以上。 2. 擴展各地批發戶,增進同業之好感 本店以人力、財力有限,不得不與各處內地同業發生良好關系,使文化工作網能普遍深入內地。臨委會成立前,內地批發戶計四百六十余戶,截至*近止,擴展至二千三百五十余戶,增加數達五倍以上。 3. 郵購戶激增,發揚本店服務精神 郵購讀者,原有三萬余戶,經在手續上之改進,辦理之迅速、選書之審慎,以及服務之周到等,同時又特約中國、交通、上海、新華、江蘇省農民、華僑、浙江興業、富滇新、聚興誠、大陸等十大銀行,免費收受購書匯款,使讀者更便利而省費,以致在二十六年三四月間激增至五萬余戶,較過去增加一倍有半。 4. 本版書營業額超過外版書 本店*初側重代辦書報工作,此后本版書逐漸加緊生產,致營業額亦逐漸增高。在臨委會以前,本版書營業額僅及外版書二分之一強,迨至二十七年度結算,本版書營業額已超過外版書五分之一而有余。 三、關于生產力之增強 1. 出版各種性質之定期刊 本店出版之雜志,變動*多,除《世界知識》與《婦女生活》歷史*久外,在臨委會前共出版雜志十三種,以后繼續新出者有《中華公論》、《國民》周刊、《新學識》《生活教育》、《抗戰》三日刊、《戰時兒童》《抗戰畫報》、《集納》周報、《全民》周刊、《文藝陣地》《戰時教育》《讀書月報》等十二種,其中停刊者有八種,《全民》與《抗戰》合并出版《全民抗戰》一種。現在出版者有七種,其中銷行*廣者之一種達五萬余份。 2. 單行本叢書 單行本在臨委會前出版者計一百三十余種,至*近止共有六百三十八種,較前增加四倍。其中銷數*多者為《戰時讀本》。叢書原有七套,新出達二十套之多,其中以“青年自學叢書”及大眾讀物銷行*廣。 四、關于工作人員之增加 在臨委會前滬漢兩店工作人員共八十四人,現已增加至二百六十八人,尤以抗戰開始后擴展尤速,約較前增加至三倍半以上。
生活書店會議記錄1933-1945(精)/上海韜奮紀念館編 作者簡介
上海韜奮紀念館,以上海韜奮故居為基礎,于1956年開始籌建,1958年建成并對外開放,館名由沈鈞儒題詞。1959年以來,韜奮紀念館先后被列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