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印早期現代轉型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11767
- 條形碼:9787519611767 ; 978-7-5196-117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印早期現代轉型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評析中印兩個國家其轉型失敗的主體[統治者]及其體行知用的得失。
中印早期現代轉型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聚焦15—18世紀以來中國與印度的王朝帝國清與莫臥兒帝國及其向現代性轉向的問題,試圖從轉型動力、模式及遇到的全球性挑戰,去平視中印兩個王朝國家與同期西方具有某些現代性因素的潛質,*終發現發展轉型存在的文明梯度效應及梯度力作用的影響與客觀動因,評析中印兩個國家其轉型失敗的主體[統治者]及其體行知用的得失。
中印早期現代轉型比較研究 目錄
相關理論與概念的界定(7)
**章 文明梯度力作用下的全球背景(11)
**節 歐亞封建大陸國家興衰及其海陸變局(12)
第二節 歐洲民族國家主體敘事下的大變局(16)
第二章 中印多民族封建國家的興衰型變 (22)
**節 從武力統一到制度承淀經濟恢復(23)
第二節 在時地優勢與增長中建成多民族統一帝國(36)
第三節 “征服者世界與天朝上國”的契機及自信(55)
第三章 中印帝國轉型主體缺失的衰變四重奏(71)
**節 莫臥兒朝與清朝中央威權的衰落(72)
第二節 主體衰敗和社會斷裂導致內外邊緣化(76)
第三節 封建內卷化的報應——各族大眾起義(79)
第四節 莫臥兒帝國分裂的錫克教視角(85)
第五節 錫克民族與莫臥兒王朝的決裂(97)
第六節 主流價值斷裂導致萌芽絕緣與主體缺失(121)
第四章 中印封建國家轉型主體缺失的困境評述(126)
**節 千年殊途∶文明的梯度力致使中印轉型失靈(126)
第二節 百年同歸∶全球化梯度力下中印轉型失機(142)
第三節 曇花若現∶體克用失與棄行無知致使轉型缺失(165)
劍磨十年必發亮
——為《中印早期現代轉型比較研究(1500——1800)》題跋(191)
后 記(194)
參考文獻(196)
中印早期現代轉型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王孟懿,男,貴州綏陽人,中共黨員。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世界史專業,碩士,研究印錫克族文化轉型。現認教于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歷史與民族學院。2013年主持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課題《比較史學視角下的中印封建國家轉型研究》,主要研究近代早期中印封建國家轉型問題,發表論文有《錫克族與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論錫克教民族主義及其角色》《論印度的苦感文化與甘地的非暴力主義》等5篇。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