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9984
- 條形碼:9787100209984 ; 978-7-100-20998-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 內容簡介
20 世紀末到新世紀以來,山西文學格局的一個重大變化即是女性文學的崛起——蔣韻、葛水平、孫頻、李燕蓉等均走向全國,形成一股強烈的沖擊波。本書立足三晉大地,聚焦女性寫作,溯源早期“民國才女”石評梅,追蹤中期“飛毛手”王樟生等,試圖從整體歷史視野出發,對現代山西女性文學之生成、發展、代際譜系等做出邏輯梳理。作者首次在該領域引進文學史建構意識,力求溯史鉤沉、考鏡源流,對各時代社會文化思潮與文學關系之研究,對晉域女性文學代際劃分與形態描述,均顯學術功力和獨到洞見。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 目錄
一、現代轉型與20世紀早期浮出地表的晉域女性文學
二、革命建設年代中的曲折成長
三、改革開放時代的異峰突起
四、同新世紀一起走來的“黃土地上女作家這個群
五、代際之間的自然形成與文脈譜系
**章 覺醒時代的文學呼喚與追夢(1920-1930年代)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代女作家
二、以筆呼號:“民國才女”石評梅的創作生成
三、女性解放思潮與石評梅的浪漫感傷文學
四、從個體抒吟到后期喚醒社會的多文體寫作
五、關露、吳曙天等新女性的文學抗爭及自傳體特色
第二章 戰爭年代到社會主義激情下的文學書寫(1940-1970年代)
一、一段被忽略的女性創作與第二代女作家
二、時代洗禮下共同文藝理想的形成
三、革命建設主題與郁波、段杏綿等的“紅色敘述”
四、個性才情與王樟生、彥穎的詩及其他創作
五、不應為政治而湮沒的文學史意義
第三章 新時期歷史反思中的文學敘語(1980-1990年代)
一、“新啟蒙”思潮與第三代女作家
二、“傷痕文學”中成名與蔣韻人生探尋的理想主義小說
三、雪珂、程琪的基層閱歷與改革文學創作
四、高蕓香的現實主義社會問題小說
……
第四章 世紀之交多元開放的探索文學(2000-2020年·上)
第五章 生活激變時代的新體驗文學(2000-2020年·下)
結語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 節選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 3.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羊哭了,豬笑了,螞蟻病了》 相較于上述作品,還應特別提到的是2011年陳亞珍出版的長篇新作《羊哭了,豬笑了,螞蟻病了》,這是她在2005年《十七條皺紋》之后的力耕,可以這樣說,真正代表陳亞珍目前長篇小說創作高度的,還是榮登2012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四名的《羊哭了,豬笑了,螞蟻病了》。這部小說的實際寫作時間顯然是在21世紀**個十年后期,它是集陳亞珍對人世間獨到觀照和更深思考的一次藝術呈現,作者稱,這部作品是自己書寫“苦感文化、鄉土命運”的巔峰之作,是她對人類生存家園與精神取向進行的終極拷問。小說書名便是一個反諷意味十足的隱喻意象,天地間萬物的生態、生命本是自在的,所謂“萬類霜天競自由”,然而面對人世間的一切混亂、失序、無奈和缺失安寧快樂的生存環境,那些普通人就像羊、豬、螞蟻般弱小無助,只能是一副哭笑無常、病怏怏的狀態,這是多么富有意味的諷刺!可以說它隱喻了一個民族的深重災難和在當下困境中的突圍之難。這部作品也得到眾多專家的高度評價,著名評論家雷達認為這是一部忠實地反映了民族的質樸精神和富于人性情思、苦源深思的力作:“她的靈魂思辨的犀利與滔滔不絕,她在藝術表現上的大膽與叛逆,尤其是她對中國封建的節烈與假革命之名義的節烈對中國鄉土女性的荼毒,對歷次政治運動對人性的傷害之深,以及對屬于中國經驗的、滲透到民間底層的政治文化形態的反思,應該說都是獨特的,罕見的。她似乎是與我們津津樂道的所有女作家都不一樣的一位女作家,她基本沒有進入過研究者們的視野。但她是雄強的,她是沃野上的一棵大樹!壁w樹理文學研究專家董大中亦說:“這是一部需要一邊讀一邊想的高品位的書,小說苦難的描述鮮為人知,達到撕心裂肺的程度,同時作品中為人類面臨永恒的疑難問題尋求解答,表現出了藝術的活力與獨立的見解!薄 堆蚩蘖,豬笑了,螞蟻病了》是一部凸顯魔幻色彩的寫實小說,它以梨花莊為中心,描繪了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從抗戰時期到改革開放后的新世紀的生存狀態、苦難歷程。小說中,作家采取虛幻的手段,即以一個死于非命的純真女子因生前其身世為災難性荒誕運動所淆亂,為弄清身世,追尋愛與真情,于二十多年后靈魂重返人間,從而展現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紛紜弘闊的社會歷史畫卷,審視了一個村莊、一群女性、一個民族的悲劇性命運。在這里,我們看到戰爭給抗日軍屬寡婦們帶來的苦難及她們應對苦難的善良無助和迷信、愚昧;土改中的開明地主及其過火斗爭的駭人場面;公社化、“大躍進”、饑饉年月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狂熱、荒誕及其民族性的苦難,乃至市場經濟下拜金主義腐蝕靈魂、迷失家園的種種畸形世相。在這些標志性的重大歷史片斷中,小說凸顯出生活于其間的人們復雜而異化的人性、人生,展示了不同的個體遭遇、命運,塑造了眾多意涵豐富、性格獨特的典型形象。小說敘事似虛幻卻真實,雖世俗卻超絕,借亡靈敘事的技法和一個村莊的命運折射出一種巨大的時代跨度下的人文關懷和歷史反思,顯示了味之不盡的思想蘊涵和振聾發聵的震撼力量! 『茱@然,人性的復雜、扭曲與社會苦難是這部小說描繪的重心,小說中二者表征不同,實則淵源相通,甚至互為因果。我們看到,人性扭曲有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心理的原因,苦難則往往與愚昧、戰爭、苛政、災異有關。然而異化、非人性常?梢源俪煽嚯y,而苦難既能彰顯人性的高度,也能造成人性的扭曲、畸變。所以,作者審視苦難,寫“運動”給人們精神與肉體造成的巨大創傷,但作家寫苦難*終還是為寫人,苦難賦予人性嬗變以張力,在堅韌、脆弱、變異間呈現復雜性,顯示人的心性的多樣和歧異。其中,觀念、信念制約著人性,在這個意義上人性比苦難更加重要,我們看到,許多時候苦難不能使人變異,信念則足以使頑廉懦立抑或使人卑鄙、邪惡。所以,要有健全的人格,就要有健全的人生理念,有至真至純的靈魂,就像尼采說的,真正的哲學不是救世而是救人,如何做一個健全的人,“真正的人”,探尋人之為人的根本,呼喚人性的全面復歸,這是作者在這部小說中念茲在茲的訴求所在。而由此,也使小說具有了強烈的社會批判力量和喚醒民族記憶的警示作用。 這部作品的突破之處,尤在于試圖對一個民族秘史的解密。可以發現,被民族歷史和宏大敘事所遮蔽的民間話語,其實是這部小說的敘事秘密所在。例如在評價歷史的過程中,作者把“我”尋根問祖、尋找父母親情的情感經歷放置在那個革命和階級斗爭的語境中,來反觀革命、階級話語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父親”對世俗親情的壓抑!拔摇睂Ω赣H的精神依戀和對親情的渴望,總是被父親“革命不是一家一戶,一兒一女的事,而是普天下的事”“革命不相信眼淚”等集體話語所淹沒;梨花村人的饑餓,也被久妮“我們連日本鬼子都不怕,還害怕饑餓嗎”所吞噬。這樣,個人的情感、欲望完全被戰爭、革命的烏托邦所遮蔽,這也是作者試圖要回答的女性生存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也因為作者選擇了自由穿梭文本的敘事者,使部分章節中濃烈的女性意識和批判精神過于情緒化甚至浮泛化,往往借“我”的敘事者身份直接“說”出來,使得人物形象和敘事者帶有很濃的說教氣息,議論色彩過強,影響了敘事節奏和小說的文學性。但瑕不掩瑜,無論從敘事的角度還是從女性立場的價值評判,無論是從進入歷史的姿態還是從反思社會、反思政治文化的角度,陳亞珍的《羊哭了,豬笑了,螞蟻病了》都是一部難得的厚重深沉之作。它通過亡靈視角,觀照像羊、豬、螞蟻一樣弱小者們以及“無告者”們的生存悲劇,并從歷史的背面進入了歷史,反思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社會歷史及其深重的文化癥候。它顯然代表了復興中華文化大背景下的新一輪反思小說的先鋒,也不妨看作是新歷史主義觀念影響下的一塊厚重的文學基石!
現代晉域女性文學史略(1920-2020) 作者簡介
侯文宜,文學博士,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學科帶頭人,知名批評家,山西省“三晉英才”入選者。主要研究美學、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主持國家、省級項目八項,出版專著《當代文學觀念與批評論》《中國文氣論批評美學》《文學雙桅船:理論與批評》《近古批評史與郝經詩學》,合著有《廿世紀山西文學史》《山西文學大系》《山西文壇風景線》等。曾獲山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及趙樹理文學(評論)獎等多種獎項。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