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學導論(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74425
- 條形碼:9787302474425 ; 978-7-302-4744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學導論(第2版) 本書特色
1. 在教材的內容上,突出科學性、專業性、師范性和應用性。我們在教材的內容和結構上做了較大的調整和突破,既保留了原來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又增加了反映學科發展水平的內容,還加強了教師教育職業發展所需的應用性內容,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保持原有體系和框架的基礎上,適當壓縮普通心理學的內容,擴充對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教育心理學內容,增加學習理論、學習策略、學習遷移等內容,注重提高心理學與教育教學活動密切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的培養。既保證完成高等院校教師教育類專業心理學公共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覆蓋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中心理學的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體現了科學性、專業性、師范性與應用性的有機結合。 2. 在教材的組織方式上,強調實用性和綜合性。我們在教材組織方式上狠下功夫,盡量將普通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學科內容有機地整合,力求將心理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緊密地與學生成長成才、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將教育教學實踐的典型事例及分析融入原有的框架體系中,力爭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地備考教師資格證。各章內容涵蓋知識要點、正文、閱讀資料、復習思考題及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等,對正文未盡之意采用閱讀資料、附錄的形式進行補充。教材建設包括主教材、配套電子資料庫、習題試題庫及答案、網絡教學平臺等內容的立體化教材。 3. 在教材的文字編撰上,力求準確性、邏輯性和簡明性。我們對文字編撰的通順、精練、流暢和可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內容闡述上,尤其在心理學概念和心理學原理方面給予科學的解釋上,做到深入淺出、邏輯清晰;在語言陳述上,追求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在體例架構上,體現學術為本、詳略有序。這些都為加強學生對心理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擴大心理學知識領域,以及提高運用心理學理論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有效幫助。初稿出來后,我們請已學過心理學公共課、將要開設此課程的學生以及任課教師通讀了全部章節的內容,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反復打磨修改,以提高教材質量。總之,這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為了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有助于教師更加得心應手地使用該教材。
心理學導論(第2版) 內容簡介
公共心理學是體現師范教育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承擔著培養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教育科學素質的使命,對培養未來合格的中等學校教師師范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心理學導論(第2版)》在面向教師教育類專業特色的同時,兼顧學生未來職業的需要,在加強思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專業性、應用性、職業性和可操作性。 《心理學導論(第2版)》共分15章,以普通心理學內容為主,包含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等內容。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及大綱》,《心理學導論(第2版)》增加了學習理論、學習策略、學習遷移等教育心理學內容,并將心理學基本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學科新發展成果引入到教材中,既能完成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覆蓋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中全部心理類知識點,有助于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更好地備考。 在內容組織形式上,各章內容涵蓋知識要點、正文、閱讀資料、復習思考題及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等。 在正文的編寫中,《心理學導論(第2版)》盡可能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對未盡之意采用閱讀資料、附錄的形式進行補充。補充資料和附錄的內容多樣,既有心理學小測驗和心理學動態介紹,也有對所學理論的應用示例。這樣既拓展了學習者的知識視野,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實用性,使《心理學導論(第2版)》的可讀性更強。 《心理學導論(第2版)》適合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作為公共課心理學教材,亦可作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還可以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用書和其他對心理學感興趣者的自學教材。 《心理學導論(第2版)》特點: 在教材的內容上,突出科學性、專業性、師范性和應用性。 在教材的組織方式上,強調實用性和綜合性。 在教材的文字編撰上,力求準確性、邏輯性和簡明性。
心理學導論(第2版) 目錄
引言
1.1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1.1 心理學的概念
1.1.2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閱讀資料1.1
1.2 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1.2.1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1.2.2 心理學發展歷史中的主要流派
閱讀資料1.2
1.2.3 當代心理學的學科門類
閱讀資料1.3
1.3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3.1 研究原則
1.3.2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科學的心理觀
2.1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心理觀
2.1.1 唯心主義的心理觀
2.1.2 唯物主義的心理觀
2.2 科學的心理觀
2.2.1 心理是腦的機能
2.2.2 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和內容
2.2.3 心理是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
2.2.4 人的心理是在社會實踐中發生和發展的
2.3 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與規律
2.3.1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機能
閱讀資料2.1
2.3.2 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和規律
2.3.3 心理現象產生的基本方式——反射
2.3.4 內分泌系統
閱讀資料2.2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感覺和知覺
3.1 感覺和知覺概述
3.1.1 感覺和知覺的概念
3.1.2 感覺與知覺的分類
3.1.3 感覺的基本規律
閱讀資料3.1
閱讀資料3.2
3.1.4 知覺的特征
3.2 觀察及觀察力的培養
3.2.1 觀察及有效觀察的條件
3.2.2 觀察力的培養
復習思考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第4章 注意
4.1 注意的概述
4.1.1 注意的概念
4.1.2 注意的功能
4.1.3 注意的外部表現
4.1.4 注意與心理過程的關系
閱讀資料4·1
4.2 注意的種類
4.2.1 無意注意
4.2.2 有意注意
4.2.3 有意后注意
4.2.4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者的關系
4.3 注意的品質
4.3.1 注意的范圍
閱讀資料4.2
4.3.2 注意的穩定性
4.3.3 注意的分配
4.3.4 注意的轉移
閱讀資料4.3
4.4 注意規律與教學
4.4.1 無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4.4.2 有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4.4.3 巧妙地利用幾種注意交互轉化的規律組織教學
閱讀資料4·4
復習思考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第5章 記憶
5.1 記憶概述
5.1.1 記憶的概念
5.1.2 記憶內容儲存的形式
5.1.3 記憶的分類
閱讀資料5.1
5.2 記憶的過程
5.2.1 識記
5.2.2 保持和遺忘
5.2.3 再認或回憶
5.3 記憶的品質
5.3.1 記憶的敏捷性
5.3.2 記憶的持久性
5.3.3 記憶的準確性
5.3.4 記憶的準備性
復習思考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第6章 思維
6.1 思維概述
6.1.1 思維的概念
6.1.2 思維的種類
閱讀資料6.1
6.1.3 思維與語言
6.1.4 思維的生理機制
6.2 思維的過程和形式
6.2.1 思維的過程
6.2.2 思維的形式
6.2.3 思維的品質
6.3 問題解決
6.3.1 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
6.3.2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6.4 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6.4.1 創造性思維的概念
6.4.2 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6.4.3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6.5 想象概述
6.5.1 想象的概念
6.5.2 想象的種類
閱讀資料6.2
復習思考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
第7章 情緒和情感
第8章 意志
第9章 個性與個性傾向性
第10章 氣質
第11章 性格
第12章 能力
第13章 學習的基本理論
第14章 學習策略和學習遷移
第15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教育
附錄
參考文獻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