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家文化特征與外債風險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11392
- 條形碼:9787519611392 ; 978-7-5196-113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家文化特征與外債風險研究 本書特色
隨著全球債務風險的不斷積聚,國家債務的相關研究受到了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同時,國家文化特征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逐步凸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國際合作如何影響債務風險?國家文化特征如何影響國家外債風險?國際合作度又會如何調節文化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本書基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分析,結合經濟學模型,對上述問題一一展開研究。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家文化特征與外債風險研究 內容簡介
隨著全球債務風險的不斷積聚,國家債務的相關研究受到了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同時,國家文化特征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逐步凸顯,引發國際社會的重視。那么,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如何影響國家外債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合作度又會如何調節文化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本書基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資源配置理論,以駁斥"債務陷阱論"為切入點,應用雙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以評估政策影響效果,并深入分析國際合作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以及其可能作用機制。本書還分別從社會價值觀、宗教文化特征和語言多樣性三個方面衡量文化特征,使用*小二乘法(OLS)和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對其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并深入探究其潛在影響機制和途徑,對現有國家外債風險的相關研究從非正式制度角度提供了實證分析和補充。*后,本書對上述研究做了歸納,由于較高的國家合作度體現了一個國家更加包容、開放,交流合作意愿更高,對國家文化差異產生的影響起到調節作用,因此本文進一步分析國際合作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與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節作用。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家文化特征與外債風險研究 目錄
**章 緒 論 1
**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義 7
第二節 相關概念界定 9
一、國家外債風險 9
二、文化及文化特征 10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3
一、研究內容 13
二、技術路線 17
第二章 相關研究評述 21
**節 國家外債風險研究評述 22
第二節 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評述 26
一、國家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26
二、社會價值觀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 27
三、宗教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 30
四、語言多樣性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 32
第三節 文獻評述 35
第三章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沿線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 37 **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 38
第二節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39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9
一、變量定義與數據來源 49
二、檢驗模型設計 55
第四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58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58
二、回歸結果分析 63
三、穩健性檢驗 72
第五節 本章小結 76
第四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 79 **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 80
一、社會價值觀與國家外債風險 81
二、宗教文化特征與國家外債風險 82
三、語言多樣性與國家外債風險 85
第二節 社會價值觀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實證研究 88
一、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88
二、研究設計 91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94
第三節 宗教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實證研究 105
一、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105
二、研究設計 107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111
第四節 語言多樣性對沿線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實證研究 126 一、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126
二、研究設計 128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134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46
第五章 國際合作度對文化特征與國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節作用研究 149 **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 150
第二節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15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153
一、變量定義與數據來源 153
二、檢驗模型設計 159
第四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160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160
二、回歸結果分析 165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74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175
**節 研究結論 176
第二節 主要創新點 179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81
參考文獻 183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家文化特征與外債風險研究 節選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一、研究內容本專著的研究思路是:基于國際機構和現有文獻對國家外債風險的 相關定義,具體從償債能力和流動性兩個方面選取指標以衡量國家外債 風險,同時,基于新制度經濟理論中非正式制度的概念,篩選“一帶一 路”沿線國家具有的典型性的、可以量化的文化特征指標,研究文化特征 對“一帶一路”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首先,研究基于“一帶一路”國際 合作視角,針對當下“一帶一路”倡議中政策界與學術界關心的國家債務 問題,基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資源配置理論,以駁斥“債務陷阱論” 為切入點,構建雙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時 點前后,相對于非“一帶一路”國家,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外債 風險的變化以評估政策影響效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響應“一帶一 路”倡議的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并分 析其可能作用機制,并討論國家金融發展水平和金融結構對國際合作度與 國家外債風險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較為全面系統地分析了“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對沿線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在主流經濟學和金融學理論中,假設代理人完全知情、理性、具有相 同信念和偏好,尋求使所有締約方利益一致的契約,對信息不對稱、代理成本和道德風險做出*佳反應。然而,實際中,代理人是有限理性的,合 同是不完整的,因此社會價值觀、風俗習慣和道德規范等文化特征常常被 作為決策的基礎和依據。針對文化特征指標,本專著根據實際可度量性 和數據的可獲得性,選取了社會價值觀、宗教和語言三個方面衡量。首 先,社會價值觀采用學術界使用率和認可度較高的 Hofstede文化中與價值 觀相關的維度,具體探討價值觀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其次,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多數是多宗教聚集地,在這些國家里,宗教不 僅是信仰問題,更是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核心,因此,本專著從宗 教文化角度分析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種類數量非常大,語言資源相當豐富,語言作為非正式制度中文化的一種表征符號,承載著習俗、認知和預期系統等特征,是決定國家社會及個體的價值觀念和偏好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本專著從語言角度分析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為將國家經濟狀況和政治制度等影響國家外債風險的主要因素剖分開來,驗證不同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本專著在構建*小二乘法(OLS)模型基礎上,使用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大限度地排除掉其他響應因素的干擾,以研究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后,本專著第五章對第三、四章研究進行匯總,由于較高的國家合作度體現了一個國家更加包容、開放,交流合作意愿更高,對國家文化差異產生的影響起到調節作用,因此專著文在第五章中,通過實證分析,研究國際合作度對社會價值觀、宗教文化和語言多樣 性 3 方面文化特征與國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節作用。本文共包含 6 個章節,各章節中的具體內容安排如下:**章,緒論。本章節主要闡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界定了國家外債風險和文化及文化特征的相關概念,全面梳理了本專著整體的研究思 路和研究內容。第二章,相關研究評述。本章首先評述了國家外債風險的相關研究文獻;評述了文化及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影響的相關研究,對國家文化 特征進行綜述,并具體從社會價值觀、宗教文化特征和語言多樣性 3 個方 面分別評述了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第三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沿線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本 章針對當下“一帶一路”倡議中政策界與學術界關心的國家債務問題進行 了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基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資源配置理論,以駁 斥“債務陷阱論”為切入點,應用雙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帶一 路”倡議提出的時點前后,相對于非“一帶一路”國家,“一帶一路”沿 線國家外債風險的變化以評估政策影響效果。研究結果發現,在參與“一 帶一路”國際合作后,沿線國家債務風險降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 參與國際合作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及其可能作用機制,發現國際合 作度有助于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從而降低了國家外債風險。同時,本專 著探討了國家金融發展水平對國際合作度與國家外債風險之間關系的調節 作用。實證結果表明,沿線國家金融發展水平越高,國際合作度對國家外 債風險的防范作用越強。*后,本章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結 構。實證結果發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市場主導型金融結構加 強了國際合作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防范作用。第四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 鑒于文化特征的可度量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本章分別從社會價值觀、宗 教文化特征和語言多樣性3個維度,以“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2008年到 2017 年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社會價值觀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 下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影響風險感知和風險偏好,從個人主義、短期導向 和不確定性規避3個維度,探討社會價值觀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 結果表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確定性規避價值觀緩解了國家外債風 險,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個人主義和短期導向價值觀提高了國家外債 風險。宗教文化特征是基于社會沖突理論,從宗教多樣性、宗教制衡度和宗教和諧度3個方面,探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宗教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宗教多樣性程度越高,國家外債風險越大;宗教制衡度越高,國家外債風險越大;宗教和諧度越高,國家外債風險越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多樣性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從語言兩極化和分散化兩個方面,依據語言譜系分類法,將一國的語言依據1語系—2語族—3語支—4亞語支—5語言—6方言共6級分層,從深層到淺層分別計算出 6 級語言兩極化和語言分散化指標,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多樣性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按語言譜系分類法 1~6 級計算出的國家的語言多樣性水平有明顯差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多樣性程度越高,國家外債風險越大,其中內部沖突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五章,國際合作度對文化特征與國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節作用研 究。本章對第三、四章進行匯總,由于較高的國際合作度體現了一個國家 更加包容、開放、交流合作意愿更高的特征,對國家文化差異產生的影響 起到調節作用。因此,本章通過實證分析,研究國際合作度對社會價值 觀、宗教文化特征和語言多樣性三方面文化特征與國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 節作用。國際合作度可以調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 風險的影響效果。研究發現,由于國際合作既促進了國家之間的跨文化交 流也是國家包容和開放的體現,因此,國際合作度緩解了不同文化特征對 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作用。具體而言,國際合作度緩解了價值觀對國家外 債風險的影響:其中,國際合作度高時,個人主義和短期導向價值觀對國 家外債風險的負面影響均有所緩解;同時,不確定性規避對國家外債風險 的正向影響也被緩解,即國際合作在促進不同價值觀溝通交流的同時,緩 解了各個價值觀維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此外,研究發現,國際合作 度高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宗教多樣性對國家債務風險的負面影響也 被緩解;同時,宗教和諧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積極影響也被緩解。*后,研究發現,國際合作度高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多樣化對國家外 債風險的不利影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第六章,研究結論與展望。本章節對全文結論和主要創新點做了總結 和歸納,并進一步對未來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展望。二、技術路線本專著采用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從駁斥“債務 陷阱論”為切入點,應用雙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時點前后,相對于非“一帶一路”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債風險的變化以評估政策影響效果,分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沿線國 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其次,鑒于文化特征的可度量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 本專著分別從社會價值觀、宗教文化特征和語言多樣性 3 個維度,使用*小二乘法(OLS)和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在判斷某一變量對另外一個變量影響時,分別確定一組控制組和一組處理組,通過傾向得分的方式找到在處理組與控制組中其他因素*相近的個體進行一一匹配,使得兩 組的差異就是研究變量產生的“凈效應”,通過這種方式*大限度地排除 掉其他響應因素的干擾。研究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其中,社 會價值觀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影響風險感知和風險偏 好,從個人主義、短期導向和不確定性規避 3個維度,探討社會價值觀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宗教文化特征是從宗教多樣性、宗教制衡度和宗教 和諧度3個方面,探討宗教文化特征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語言多樣性是從語言兩極化和分散化兩個方面,依據語言譜系分類法,從深層到淺層 分別計算出6級語言兩極化和語言分散化指標,進而探討語言多樣性對國 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后,本專著研究國際合作度對文化特征與國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節作用研究,通過實證研究,分別探究社會價值觀、宗教文化和語言多樣性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度降低國家外債風險的調節作用。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國家文化特征與外債風險研究 作者簡介
王璐,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曾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現工作于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任工商管理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制度經濟、債務風險、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等,以第一作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其中SSCI一篇,CPCI一篇,參與多項省級和國*級科研課題。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