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8649
- 條形碼:9787208178649 ; 978-7-208-1786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講義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雖名為“講義”,實際卻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概論”,或云“導論”,與作者的名著《體國經野之道》一脈相承,但在研究范圍、研究深度上都有很大拓展和突破,堪稱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入門基石之作,對于想要了解中國歷史上政治地理的現象和規律的讀者而言,無疑是案頭**之書。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講義 內容簡介
政治地理學作為西方人文地理學*古老的分支學科之一,在西方學界日益成為一門顯學。但由于受國情體制的影響,中國的政治地理學研究一直沒有很好地展開。有名歷史地理學家周振鶴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國歷史政治地理的研究,為建構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書是作者歷年關于歷史政治地理講授與思考的總結,全面而深入地闡述和分析了歷史時期政治過程的地理意義。全書分為十八個專題,先闡釋學科的歷史、現狀、研究方向和意義,再明確學科基本概念和學術用語,然后分述政治地理核心內容行政區劃的各要素及相關內容,再具體而微地選擇具有特殊性或代表性的政治地理現象進行討論,*后提出建構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構想。由此可見,雖名為“講義”,其實本書可稱得上是一部“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概論”,系統而完整地呈現了本學科的基本面貌,是相關學科研究人員的案頭推薦之書。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講義 目錄
小序
原版前言
楔子
**講 范式的轉換——從沿革地理、政區地理到政治地理
第二講 政區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與學術用語
第三講 中國歷史上的兩種基本政治地理格局
第四講 行政區劃與自然區劃的關系
第五講 從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
第六講 行政區劃層級變遷的三循環
第七講 行政區劃幅員的確定:百里之縣、千里之郡與萬里之州
第八講 行政區域劃定的基本原則:犬牙交錯與山川形便
第九講 行政區劃地理分布的變遷
第十講 行政區劃變遷中的文化因素
第十一講 行政區劃的等第變化
第十二講 軍管型的特殊政區
第十三講 中國歷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背景
第十四講 主流的大陸意識與非主流的海洋意識:歷史中國海權的缺失
第十五講 政治地理視角下的中央地方關系變遷
第十六講 盛京、直省與藩部——清代疆域地理的行政結構
第十七講 建構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設想
中國歷史政治地理講義 作者簡介
周振鶴,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1941年生于廈門,1958—1963先后就讀于廈門大學和福州大學礦冶系,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譚其驤院士,1983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為我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擅長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聞史以及文化語言學、語言接觸史的研究。主要論著有《西漢政區地理》、《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方言與中國文化》(合著)、《體國經野之道》等十余種,主編《上海歷史地圖集》、《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三卷)等,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