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約翰·克利斯朵夫(共4冊)(精)/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6853
- 條形碼:9787100206853 ; 978-7-100-2068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約翰·克利斯朵夫(共4冊)(精)/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青少年,文學研究愛好作為1915年諾獎作品,《約翰??克利斯朵夫》既是一部描寫音樂家誕生記的“有字之書”,更是鼓勵人們以一顆自由的靈魂去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之書”。就像譯者傅雷評價的那樣:“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其文學價值和教育意義不言而喻。
約翰·克利斯朵夫(共4冊)(精)/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內容簡介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通過主人公的一生經歷反映一個時代的長篇小說,是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把整個19世紀末期的思想史、社會史、政治史、民族史、藝術史作為主人公的成長背景,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在與自身、與藝術以及與社會的斗爭中不斷走向成熟的故事。
作品由四冊十卷組成,相當于交響樂的四個樂章:**冊包括克利斯朵夫少年時代的生活(黎明,清晨,少年),描寫他的感官與感情的覺醒,在家庭與故鄉那個小天地中的生活,——直到經過一個考驗為止。第二冊(反抗,節場)所寫的,是克利斯朵夫像年輕的西格弗里德一樣,天真,專橫,過激,橫沖直撞的去征討當時的社會的與藝術的謊言。第三冊(安多納德,戶內,女朋友們)和上一冊的熱情與憎恨成為對比,是一片溫和恬靜的氣氛,詠嘆友誼與純潔的愛情的悲歌。第四冊(燃燒的荊棘,復旦)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是“懷疑”與破壞性極強的“情欲”的狂飆,是內心的疾風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了,但結果仍趨于清明高遠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約翰·克利斯朵夫(共4冊)(精)/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目錄
獻辭
原序
卷一·黎明
**部 漾瀠曉霧初開,皓皓旭日方升
第二部 天已大明,曙色倉皇飛遁
第三部 日色嚎嚨微晦
卷二·清晨
**部 約翰·米希爾之死
第二部 奧多
第三部 彌娜
卷三·少年
**部 于萊之家
第二部 薩皮納
第三部 阿達
第二冊
卷四·反抗
卷四初版序
**部 松動的沙土
第二部 陷落
第三部 解脫
卷五·節場
卷五初版序
**部
第二部
第三冊
卷六·安多納德
卷七·戶內
卷七初版序
**部
第二部
卷八·女朋友們
第四冊
卷九·燃燒的荊棘
**部
第二部
卷十·復旦
卷十初版序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約翰·克利斯朵夫(共4冊)(精)/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節選
《約翰·克利斯朵夫》:他又道:“你覺得獨自個兒害怕,你不要我等著他么?”“唉!那不過把事情弄得更糟:您會生氣的;我可不愿意。您還是回去罷,我求您!”老人嘆了口氣站起來:“好吧,我走啦。”他過去把刺人的須在她腦門上輕輕拂了一下,問她可要點兒什么不要,然后拈小了燈走了。屋子里暗得很,他和椅子撞了一下。但他沒有下樓已想起兒子醉后歸來的情景;在樓梯上他走一步停一步,想著他獨自回家所能遭遇的種種危險……床上,孩子在母親身邊又騷動起來。在他內部極深邃的地方,進出一種無名的痛苦。他盡力抗拒:握著拳頭,扭著身子,擰著眉頭。痛苦變得愈來愈大,那種沉著的氣勢,表示它不可一世。他不知道這痛苦是什么,也不知道它要進逼到什么地步,只覺得它巨大無比,永遠看不見它的邊際。于是他可憐巴巴的哭了。母親用溫軟的手摩著他,痛楚馬上減輕了些;可是他還在哭,因為覺得它始終在旁邊,占領著他的身體。——大人的痛苦是可以減輕的,因為知道它從哪兒來,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體的一部分,加以醫治,必要時還能把它去掉;他可以固定它的范圍,把它跟自己分離。嬰兒可沒有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慘酷,更真切的。他覺得痛苦無邊無岸,象自己的生命一樣,覺得它盤踞在他的胸中,壓在他的心上,控制著他的皮肉。而這的確是這樣的:它直要把肉體侵蝕完了才會離開。母親緊緊摟著他,輕輕的說:“得啦,得啦,別哭了,我的小耶穌,我的小金魚……”他老是斷斷續續的悲啼。仿佛這一堆無意識的尚未成形的肉,對他命中注定的痛苦的生涯已經有了預感。他怎么也靜不下來……黑夜里傳來圣·馬丁寺的鐘聲。嚴肅遲緩的音調,在雨天潮潤的空氣中進行,有如踏在苔蘚上的腳步。嬰兒一聲嚎啕沒有完就突然靜默了。奇妙的音樂,象一道乳流在他胸中緩緩流過。黑夜放出光明,空氣柔和而溫暖。他的痛苦消散了,心笑開了;他輕松的嘆了口氣,溜進了夢鄉。三口鐘莊嚴肅穆,繼續在那里奏鳴,報告明天的節日。魯意莎聽著鐘聲,也如夢如幻的想著她過去的苦難,想著睡在身旁的親愛的嬰兒的前程。她在床上已經躺了幾小時,困頓不堪。手跟身體都在發燒;連羽毛毯都覺得很重;黑暗壓迫她,把她悶死了;可是她不敢動彈。她瞧著嬰兒;雖是在夜里,還能看出他憔悴的臉,好似老人的一樣。她開始瞌睡了,亂哄哄的形象在她腦中閃過。她以為聽到曼希沃開門,心不由得跳了一下。浩蕩的江聲在靜寂中越發宏大,有如野獸的怒嗥。窗上不時還有一聲兩聲的雨點。鐘鳴更緩,慢慢的靜下來;魯意莎在嬰兒旁邊睡熟了。這時,老約翰·米希爾冒著雨站在屋子前面,胡子上沾著水霧。他等荒唐的兒子回來;胡思亂想的頭腦老想著許多酗酒的慘劇,雖然他并不相信,但今晚要沒有看到兒子回來,便是回去也是一分鐘都睡不著的。鐘聲使他非常悲傷,因為他回想起幻滅的希望。他又想到此刻冒雨街頭是為的什么,不禁羞愧交迸的哭了。流光慢慢的消逝。晝夜遞嬗,好似汪洋大海中的潮汐。幾星期過去了,幾個月過去了,周而復始。循環不已的日月仍好似一日。有了光明與黑暗的均衡的節奏,有了兒童的生命的節奏,才顯出無窮無極,莫測高深的歲月。——在搖籃中作夢的渾噩的生物,自有他迫切的需要,其中有痛苦的,也有歡樂的;雖然這些需要隨著晝夜而起滅,但它們整齊的規律,反象是晝夜隨著它們而往復。生命的鐘擺很沉重的在那里移動。整個的生物都湮沒在這個緩慢的節奏中間。其余的只是夢境,只是不成形的夢,營營擾擾的斷片的夢,盲目飛舞的一片灰塵似的原子,令人發笑令人作惡的眩目的旋風。還有喧鬧的聲響,騷動的陰影,丑態百出的形狀,痛苦,恐怖,歡笑,夢,夢……——一切都只是夢……而在這渾沌的夢境中,有友好的目光對他微笑,有歡樂的熱流從母體與飽含乳汁的乳房中流遍他全身,有他內部的精力在那里積聚,巨大無比,無知無覺,還有沸騰的海洋在嬰兒的微軀中洶洶作響。誰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湮埋在陰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組織中的星云,方在醞釀的宇宙。兒童的生命是無限的。它是一切……歲月流逝……人生的大河中開始浮起回憶的島嶼。先是一些若有若無的小島,僅僅在水面上探出頭來的巖石。在它們周圍,波平浪靜,一片汪洋的水在晨光熹微中展布開去。隨后又是些新的小島在陽光中閃耀。……
約翰·克利斯朵夫(共4冊)(精)/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思想家、文學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同時也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代表作品有《約翰??克利斯朵夫》《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母與子》等。
譯者簡介: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一生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