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DK傳記 : 偉大的哲學家(100余位世界哲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從孔子、蘇格拉底到波伏娃,每天10分鐘,讀懂哲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24610
- 條形碼:9787553524610 ; 978-7-5535-2461-0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DK傳記 : 偉大的哲學家(100余位世界哲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從孔子、蘇格拉底到波伏娃,每天10分鐘,讀懂哲學史) 本書特色
★囊括100余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哲學家,平均5分鐘讀懂一位大師:每位哲學家的傳記大約只有3-4頁,用*精練的語言為大師建檔立案,讀者只需5分鐘便能掌握一位大師*核心的線索。 ★大師檔案+人名索引+術語釋義,實用的哲學工具書:除了介紹大師們真實生活和核心思想,還對同時代哲學家及關鍵術語進行匯總解釋,閱讀與查詢一體,滿足讀者按圖索驥、查漏補缺、擴充視野的多功能需求。 ★罕見一手資料,精巧圖文編排,全方位、多維度呈現一位哲學家的生活與創作:精美巨幅肖像,罕見手稿、信件乃至相關物品、地點的照片,設計獨立板塊介紹背景知識、金句,幫助讀者短時間內全方位、多維度了解一位大師。 ★DK暢銷人文經典,一流作者團隊編寫,超大開本奢華再現:享譽世界的DK出版社聯合十余位專家學者編著,內容可靠權威,高比例色彩還原,打造極致視覺盛宴,一本書就是一座大師的圖書館。
DK傳記 : 偉大的哲學家(100余位世界哲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從孔子、蘇格拉底到波伏娃,每天10分鐘,讀懂哲學史) 內容簡介
從孔子、蘇格拉底,到康德、笛卡爾,再到尼采、羅素、波伏娃,本書介紹了100余位哲學家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將他們的生活與思考放置于更廣闊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帶我們走近這一位位青史留名的思考者,呈現了東西方哲學數千年的發展脈絡。透過本書精心挑選的畫像、照片、插圖、資料、手稿、信件,我們可以了解到哲學家如何思考其身處時代的種種現實問題,如何透過各自不同的面向來思考人生,*終為我們理解自身與當前世界提供寶貴的智慧,打開我們活出真實自我的種種可能。
DK傳記 : 偉大的哲學家(100余位世界哲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從孔子、蘇格拉底到波伏娃,每天10分鐘,讀懂哲學史) 目錄
前言
**章 古代哲學家
老子
孔子
喬達摩·悉達多
曼提尼亞的狄奧提瑪
蘇格拉底
錫諾帕的第歐根尼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孟子
莊子
伊壁鳩魯
馬可·奧勒留
龍樹
希波的奧古斯丁
希帕蒂婭
名錄
第二章 中世紀哲學家
波愛修
伊本·西拿
圣安瑟倫
愛洛依絲
賓根的希爾德加德
伊本·路西德
朱熹
摩西·邁蒙尼德
大阿爾伯特
托馬斯·阿奎那
奧卡姆的威廉
名錄
第三章 近代早期哲學家
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米歇爾·德·蒙田
弗朗西斯·培根
托馬斯·霍布斯
勒內·笛卡爾
布萊士·帕斯卡
巴魯赫·斯賓諾莎
約翰·洛克
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胡安娜·伊內斯·德·拉·克魯斯
喬治·貝克萊
伏爾泰
名錄
第四章 近代哲學家
大衛·休謨
讓-雅克·盧梭
亞當·斯密
伊曼努爾·康德
埃德蒙·伯克
杰里米·邊沁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弗里德里希·席勒
格奧爾格·黑格爾
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
拉姆·莫漢·羅伊
亞瑟·叔本華
奧古斯特·孔德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索倫·克爾凱郭爾
亨利·大衛·梭羅
卡爾·馬克思
威廉·詹姆斯
弗里德里希·尼采
名錄
第五章 20世紀哲學家埃德蒙德·胡塞爾
簡·亞當斯
亨利·柏格森
約翰·杜威
喬治·桑塔亞那
伯特蘭·羅素
馬克斯·舍勒
何塞·奧特加·伊·加塞特
卡爾·雅斯貝爾斯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馬丁·海德格爾
赫伯特·馬爾庫塞
吉爾伯特·賴爾
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
卡爾·波普爾
西奧多·阿多諾
讓-保羅·薩特
漢娜·阿倫特
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薇依
阿倫·奈斯
羅蘭·巴特
路易·阿爾都塞
艾麗絲·默多克
菲利帕·福特
約翰·羅爾斯
托馬斯·庫恩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
弗朗茨·法農
米歇爾·福柯
名錄
第六章 當代哲學家
諾姆·喬姆斯基
讓·鮑德里亞
雅克·德里達
理查德·羅蒂
蘇珊·桑塔格
埃萊娜·西蘇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
瑪莎·努斯鮑姆
斯拉沃熱·齊澤克
貝爾·胡克斯
朱迪斯·巴特勒
名錄
名詞表
索引
譯名對照表
致謝
DK傳記 : 偉大的哲學家(100余位世界哲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從孔子、蘇格拉底到波伏娃,每天10分鐘,讀懂哲學史) 節選
格奧爾格·黑格爾 Georg Hegel,1770—1831年,德國人 黑格爾堅信精神的核心地位,他認為歷史是由矛盾和變化的辯證過程驅動發展的。毋庸置疑,黑格爾是過去兩個世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黑格爾的生活基本上是平淡無奇的。他生于斯圖加特,父親是當地的稅收官員。十八歲時,他進入了一所附屬于圖賓根大學的新教神學院,希望成為一名牧師。在那里,他的室友是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和剛剛嶄露頭角的哲學家弗里德里希·謝林。發現自己真正的使命是哲學后,黑格爾決定畢業后不進入教會工作,而是先后在伯爾尼和法蘭克福做了家庭教師。這一時期他的思想受到伊曼努爾·康德的影響,同時他也沉浸在歷史的研究中。 一份遺產 1799年父親去世后,黑格爾繼承了足夠的財產,在耶拿大學擔任無薪哲學講師,他的校友謝林當時就在那里任教。盡管黑格爾當時并不出名,但他堅持留了下來,1805年被聘為名譽教授。一年后,拿破侖在市郊的耶拿戰役中戰勝了普魯士軍隊。黑格爾認為現存的普魯士政府既無能又腐敗,他對拿破侖的勝利感到高興,但法國軍隊的到來所造成的混亂實際上暫時中斷了他的學術生涯。1807年,黑格爾發表了他的**部重要作品《精神現象學》,由于失去了教席,他正處于人生低谷。他不得不從事一些新的工作,先是做一家當地報紙的編輯,后來成為紐倫堡一所中學的校長。在那兒他創作了《邏輯學》(1812—1816年)的三個部分,這部作品為他樹立了學術聲譽,也為他贏得了海德堡大學(1816年)和柏林大學(1818年)的教席。遷居柏林對黑格爾的職業生涯有著重大意義。他在柏林的講座吸引了廣泛的聽眾,他也發表了《法哲學原理》(1821年),在書中闡述了自己對政治問題以及對人的權利和義務的思考。這本書出版后,他專注于講座,內容涵蓋歷史學、哲學、心理學、美學以及宗教等主題。 精神的概念 黑格爾在思想中強調精神高于物質。他思想的核心是“Geist”,意為“絕對精神”。在他看來,我們以精神為中介體驗世界。我們的經驗不可避免地被我們所構思的環境決定,環境本身也總是在變化的。因此,現實是有機的且受到歷史發展過程的制約。 黑格爾在思想中引入了一種新穎而又富有爭議的成分,一些評論家將其追溯到他早期信奉宗教時吸收的神秘主義思想;實際上,他一生都是基督徒。與朋友謝林不同,他沒有將自身不斷進化的現實與自然聯系起來——這對他來說太過物質化了。相反,他認為這是心靈的或精神的,隸屬于精神的領域。他也在此看到了一個歷史進程,因為在他看來,精神總是朝著一個目標發展,這個目標就是終極的自我意識。一旦精神獲得了有關自身的充足知識,就會達到一種統一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所有的矛盾都會得到解決。他把這種情況稱為“絕對觀念”,從而使他強調心靈而非物質的哲學被歸為絕對唯心主義哲學。 恒定的變化 黑格爾將同樣的原則應用到歷史研究中:現實是一個歷史過程,它只能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理解。變易是他世界觀的中心,因為在每一種情況中必須面對和適應不穩定的因素才能制定一種新的解決辦法,而這種辦法本身就會引起內部沖突和改變。這個過程被稱為黑格爾辯證法。 歷史的終結 在黑格爾看來,這種對現實的轉變并不一定是無止境的。有一件事可以使它結束,那就是矛盾的結束,因為在一個沒有矛盾的世界中,進一步的改變將是不必要的,辯證過程將會停止。這種靜止狀態將標志著歷史的終結。從卡爾·馬克思到弗朗西斯·福山,黑格爾的這個概念與后期的思想家產生了共鳴。黑格爾認為這一終點以一種有機狀態的形式出現,在這種有機狀態中,每個個體作為適應整體的和諧部分都能達成自我實現;每個成員都將在一個比他們自身大得多的整體中接受所分配的角色。在他保守的晚年,黑格爾將后拿破侖時代普魯士的君主立憲制視為這一理想的相似物。 在其他方面,黑格爾的觀念對未來幾代人的影響也只會繼續增長。他認為歷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至少可能是進步的過程。這一觀點被納入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沖突和不穩定的概念被應用到個人或群體中,幫助普及了社會和心理異化的概念,這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找到了出路。 *后,有關形而上學的終結還有一種近乎神學的觀點——絕對精神,絕對精神意識到自己是純思中的純思,或者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那自思的思想”。通往這種終極狀態的途徑是什么?對于黑格爾和黑格爾學派來說,它顯然存在于黑格爾哲學中。黑格爾以非凡的自信,不僅預見了整個歷史進程的終結,而且牢牢地將它的實現置入對自己作品的正確理解中。 *后時光 1830年,當他的家鄉柏林爆發革命時,黑格爾已是一位享譽國際、備受尊敬的學者了。內亂和暴民統治深深地影響了他。第二年,柏林又發生了霍亂。冬季學期開始時,黑格爾從克羅伊茨貝格的夏季休養所返回,途中染上了致命的疾病。第二天,他在平靜的睡眠中去世,享年六十一歲。
DK傳記 : 偉大的哲學家(100余位世界哲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從孔子、蘇格拉底到波伏娃,每天10分鐘,讀懂哲學史) 作者簡介
DK出版社:世界一流出版社,創立于1974年,旨在創作既有視覺沖擊力、又信息豐富的圖書。DK圖書以圖文并茂、易于閱讀為蕞大特色,數十年暢銷不衰,很多圖書銷量超百萬冊。如今,作為世界知名出版品牌,已被廣大讀者視為圖書品質的保證。 前言作者 西蒙·布萊克本:英國哲學家,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哲學榮休教授。以倫理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近年,通過努力普及哲學,他獲得了一大批普通觀眾。著有多部作品,包括暢銷書《牛津哲學詞典》《思想:哲學基礎導論》《向善:倫理學概要》等。這些作品的英文版銷量超過十五萬冊,并被譯為二十多種語言。 編著者 托尼·艾倫(Tony Allan) 職業作家。已出版《神話動物寓言集》(The Mythic Bestiary)、《關于來生的考古學》(Archaeology of the Afterlife)和《符號偵探》(The Symbol Detective)等三十多部作品,其中《預言》(Prophecies)一書已被譯為十種語言出版。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