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2643
- 條形碼:9787522702643 ; 978-7-5227-026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 內容簡介
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外公布,為我國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上海研究院“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對中國的現代化與上海的發行了研究。全書從“大變局深刻演化”“扎實國家治理現代化”“數字經濟發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建設更容開放的現代社會”這四大方行了論述,對“楓橋經驗”、浦東經驗做了詳盡分析。
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 前言
《邁向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是一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研究院)“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研究成果。本書從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的角度出發,就邁向35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行了專題研究。本書也是上海研究院邁向35系列重要智庫研究報告的作品,對于發揮上海研究院的思想庫作用,具有積極意義。在的十九大報告中擘畫了我國實現第二個奮斗目標的藍圖。從二O二O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個階段,從二O二O年到二O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O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十九屆五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決議》一步細化了“十四五”時期,直至35年遠景發展時期的發展目標和藍圖。這就需要我們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作為高端智庫和思想庫,上海研究院需要有服務國家中長期戰略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國家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庫成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中央出臺了《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支持浦東新區高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區”,《意見》在戰略定位上,明確浦東“打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窗口”。可見,在實現第二個奮斗目標,到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中,上海和浦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交給上海和浦東在新征程上重大的發展任務和使命。上海市第十二次代會報告,也明確提出上海“要著眼全局、敢為先鋒、勇于探路,先行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路徑和規律,應對道路上的風險和挑戰,生動演繹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特征,努力貢獻更多的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以上是上海研究院成立這一課題組和選擇《邁向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作為研究選題的特殊意義和時代價值所在。上海研究院作為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的直屬單位,以思想未來作為建設理念,工作任務是借助優質的智力資源和國際學術交流資結上海經驗、講好上海故事、服務國家戰略、擴大國際影響,實現路徑是“四個高端”,即高端研臺(智庫)、高端國際交臺、高端人才培臺、高端國情調臺。上海研究院通過“四個高端”的運行體現出三個方面的愿景:,哲……研究院的徐海東博士,攜手合作,分別從中國式現代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數字經濟、全球化容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城市競爭力等方面就邁向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的前沿問題行了專業的研究。他們胸懷“國之大者”,在研究中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知識底蘊和學術。“立時代潮頭、通古今變化、發思想先聲”,踐行“5.17”講話精神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擔當。組織撰寫這一重要的智庫研究報告,也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可以讓青年科研工作人員,在深入基層了解情況的同時,結合實際,用自己的學術知識把自己在調研中的感受寫出來,真正落實提出的“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同時,也希望這一智庫研究報告,能夠成為一個起點:,形成一批以“邁向35”為主題的上海研究院智庫叢書;第二,讓每年到上海研究院掛職的研究人員圍繞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調研,有所收獲。在融人國家發展大局中,找準學術定位,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已任,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此,對參與完成這一重要智庫研究報告的全體科研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 目錄
篇大變局深刻演化
章世界正經歷未有之大變局
第二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
第三章把握歷史大勢——中長期發展戰略
第四章上海:發揮示范作用
第二篇扎實國家治理現代化
第五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國家治理啟示
第六章35中國式國家治理現代化圖景
第七章浦東:扎實社會主義現代化區國家治理
現代化建設
第三篇 數字經濟發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第八章數字經濟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
第九章數字經濟帶來的變革及未來趨勢
第十章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目標
第十一章 上海:打造數字經濟國際性城市
第四篇建設更容開放的現代社會
第十二章全球化是經濟發展大勢
第十三章國容度提升是融入全球化的社會基礎
第十四章上海:奠定建設國容度大都市的經濟和
社會基礎
第十五章上海:在國容度提升中服務新發展格局
第五篇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城市
第十六章上海的城市競爭力現狀分析
第十七章上海經濟發展對標情景模擬
第十八章邁向35:上海城市發展突破舉措
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 節選
導言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貴在走自己的路探索一條的人類現代化之路是異常艱辛的。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或是掉人了西方現代化老路的陷阱,或是成了西方經濟殖民的附庸,從而喪失了國家展道路,陷入了現代化的怪圈。對此,早在世紀70年代,即有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一實質過程。在1976年于維也納發展舉行的“發展中的選擇”討論會上,智利知識界薩拉扎·班迪博士在回顧發展中國家追求現代化的坎坷道路時,曾深刻地指出,“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作為現代化顯著標志的科學技術,移植國家卓有成效的工業管理方法、政府機構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課程內容……行這種移植現代化嘗試的國家,本來懷著極大的希望和信心,以把外來的技術播種在自己的國土上,豐碩的成果就足以使它躋身于的發達國家行列之中。結果,它們往往收獲的是失敗和沮喪。原先擬想的藍圖不是被歪曲成奇形怪狀的諷刺畫,就是為本國的資源和財力掘下了墳墓”。中國式現代化獨立探索的精神,讓中國人民取得新的發展成就,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現代化新路徑,提供了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突出體現為走自己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堅持走自己的路,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的提升。中國的發展源自對自身歷史和國情的深刻了解,源自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深結,源自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歷程的深刻分析,源自對人類追求現代化道路的深刻洞察。探索發展道路的實踐帶來巨大示范效應。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是中國社會主實踐的重要啟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植根中國大地、深得人民擁護,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性,是持續推動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實現大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中國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十九屆六通過的《關于的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社會主義任務……
邁向2035現代化的中國與上海發展 作者簡介
上海研究院“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成員來自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簡稱“上海研究院”),上海研究院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創建的研究機構,其宗旨是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發展和上海打造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決策咨詢研究。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