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納蘭詞全解(布面國學-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41150
- 條形碼:9787511341150 ; 978-7-5113-41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蘭詞全解(布面國學-新) 內容簡介
被王國維評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納蘭性德,詞作刊印為《飲水詞》和《側帽集》,后多稱《納蘭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一時有“家家傳唱飲水詞”之說。他的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字里行間,真情天然流動,飽含著美好的感情和純真的激情。
納蘭詞全解(布面國學-新) 目錄
夢江南(昏鴉盡)
赤棗子(驚曉漏)
遐方怨(欹角枕)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如夢令(纖月黃昏庭院)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
長相思(山一程)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點絳唇(別樣幽芬)
點絳唇(一種蛾眉)
點絳唇(五夜光寒)
浣溪沙(淚浥紅箋第幾行)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
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浣溪沙(五字詩中目乍成)
浣溪沙(記綰長條欲別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萬里陰山萬里沙)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邊)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菩薩蠻(黃云紫塞三千里)
菩薩蠻(知君此際情蕭索)
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菩薩蠻(為春憔悴留春住)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
菩薩蠻(烏絲畫作回紋紙)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菩薩蠻(夢回酒醒三通鼓)
菩薩蠻(烏絲曲倩紅兒譜)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
采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采桑子(涼生露氣湘弦潤)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采桑子(嫩煙分染鵝兒柳)
清平樂(煙輕雨小)
清平樂(凄凄切切)
清平樂(才聽夜雨)
清平樂(塞鴻去矣)
謁金門(風絲裊)
清平樂(孤花片葉)
清平樂(泠泠徹夜)
憶秦娥(長飄泊)
醉桃源(斜風細雨正霏霏)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眼兒媚(重見星娥碧海查)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攤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韞家)
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
攤破浣溪沙(欲話心情夢已闌)
攤破浣溪沙(一霎燈前醉不醒)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古戍饑烏集)
秋千索(藥闌攜手銷魂侶)
憶江南(心灰盡)
浪淘沙(紫玉撥寒灰)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浪淘沙(野宿近荒城)
浪淘沙(悶自剔殘燈)
浪淘沙(清鏡上朝云)
鷓鴣天(冷露無聲夜欲闌)
……
附錄
納蘭性德行年錄
赤棗子(驚曉漏)
遐方怨(欹角枕)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如夢令(纖月黃昏庭院)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
長相思(山一程)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點絳唇(別樣幽芬)
點絳唇(一種蛾眉)
點絳唇(五夜光寒)
浣溪沙(淚浥紅箋第幾行)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
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浣溪沙(五字詩中目乍成)
浣溪沙(記綰長條欲別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萬里陰山萬里沙)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邊)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菩薩蠻(黃云紫塞三千里)
菩薩蠻(知君此際情蕭索)
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菩薩蠻(為春憔悴留春住)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
菩薩蠻(烏絲畫作回紋紙)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菩薩蠻(夢回酒醒三通鼓)
菩薩蠻(烏絲曲倩紅兒譜)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
采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采桑子(涼生露氣湘弦潤)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采桑子(嫩煙分染鵝兒柳)
清平樂(煙輕雨小)
清平樂(凄凄切切)
清平樂(才聽夜雨)
清平樂(塞鴻去矣)
謁金門(風絲裊)
清平樂(孤花片葉)
清平樂(泠泠徹夜)
憶秦娥(長飄泊)
醉桃源(斜風細雨正霏霏)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眼兒媚(重見星娥碧海查)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攤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韞家)
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
攤破浣溪沙(欲話心情夢已闌)
攤破浣溪沙(一霎燈前醉不醒)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古戍饑烏集)
秋千索(藥闌攜手銷魂侶)
憶江南(心灰盡)
浪淘沙(紫玉撥寒灰)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浪淘沙(野宿近荒城)
浪淘沙(悶自剔殘燈)
浪淘沙(清鏡上朝云)
鷓鴣天(冷露無聲夜欲闌)
……
附錄
納蘭性德行年錄
展開全部
納蘭詞全解(布面國學-新)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因避太子諱改名性德。滿洲正黃旗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納蘭性德曾將其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 納蘭性德生于鐘鳴鼎食之家,父親為權傾朝野的武英殿大學士明珠。母親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原配盧氏為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納蘭家族與皇室的姻親關系十分緊密。因此,納蘭性德一出生,便已注定了榮華富貴,加之其自幼聰穎,才華橫溢,年僅二十二歲進士及第,后留在康熙皇帝身邊做御前侍衛,多次隨皇帝出巡。三十一歲因病謝世,令人扼腕。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