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宋詩鑒賞

包郵 宋詩鑒賞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11-01
開本: 32開 頁數: 484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42.8(7.4折) 定價  ¥5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宋詩鑒賞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3594
  • 條形碼:9787020173594 ; 978-7-02-01735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詩鑒賞 本書特色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整體簡介: ★ 當代詩學研究名家葛曉音、莫礪鋒等集體打造。 ★ 內文雙色印*,版式疏朗悅目;配有精美古畫,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 ★ 注釋簡明準確,鑒賞專業獨到,編校精良。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是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邀請當代中國詩學研究名家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福貴注評的一套詩歌鑒賞叢書,共八冊。其中葛曉音注評的《唐詩鑒賞》、莫礪鋒注評的《宋詩鑒賞》各200首,趙敏俐注評的《先秦兩漢詩鑒賞》、錢志熙注評的《魏晉南北朝詩鑒賞》、張晶注評的《遼金元詩鑒賞》、左東嶺注評的《明詩鑒賞》、蔣寅注評的《清詩鑒賞》、張福貴注評的《現當代詩鑒賞》各100首。叢書在編選體例上貫徹“通古今之變”的大歷史視野,將中國古典詩歌與中國現當代詩歌貫通選析;在鑒賞上追求“道藝不二”的闡釋策略,努力揭示每首名詩的思想意蘊和藝術魅力。注釋簡明準確,鑒賞專業獨到。內文雙色印*,版式疏朗悅目。書中配有與內容相關的古畫,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閱讀這套叢書不僅能夠領略中國詩歌中的奇葩異卉,而且能夠洞悟如何分析一首好詩的金針秘笈,從而走進中國詩歌的殿堂。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書目: 先秦兩漢詩鑒賞 趙敏俐 注評 魏晉南北朝詩鑒賞 錢志熙 注評 唐詩鑒賞 葛曉音 注評 宋詩鑒賞 莫礪鋒 注評 遼金元詩鑒賞 張 晶 注評 明詩鑒賞 左東嶺 注評 清詩鑒賞 蔣 寅 注評 現當代詩鑒賞 張福貴 注評

宋詩鑒賞 內容簡介

《宋詩鑒賞》是“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中的一種,是由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莫礪鋒先生注評。莫礪鋒先生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宋詩鑒賞》精選宋代詩詞200首,選目經典,注釋簡明準確,賞析細膩妥帖,發掘每首名詩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語言豐富而流暢,是一部的賞析佳作。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整體簡介: ★ 當代詩學研究名家葛曉音、莫礪鋒等集體打造。 ★ 內文雙色印刷,版式疏朗悅目;配有精美古畫,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 ★ 注釋簡明準確,鑒賞專業獨到,編校精良。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是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邀請當代中國詩學研究名家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福貴注評的一套詩歌鑒賞叢書,共八冊。其中葛曉音注評的《唐詩鑒賞》、莫礪鋒注評的《宋詩鑒賞》各200首,趙敏俐注評的《先秦兩漢詩鑒賞》、錢志熙注評的《魏晉南北朝詩鑒賞》、張晶注評的《遼金元詩鑒賞》、左東嶺注評的《明詩鑒賞》、蔣寅注評的《清詩鑒賞》、張福貴注評的《現當代詩鑒賞》各100首。叢書在編選體例上貫徹“通古今之變”的大歷史視野,將中國古典詩歌與中國現當代詩歌貫通選析;在鑒賞上追求“道藝不二”的闡釋策略,努力揭示每首名詩的思想意蘊和藝術魅力。注釋簡明準確,鑒賞專業獨到。內文雙色印刷,版式疏朗悅目。書中配有與內容相關的古畫,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閱讀這套叢書不僅能夠領略中國詩歌中的奇葩異卉,而且能夠洞悟如何分析一首好詩的金針秘笈,從而走進中國詩歌的殿堂。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書目: 先秦兩漢詩鑒賞 趙敏俐 注評 魏晉南北朝詩鑒賞 錢志熙 注評 唐詩鑒賞 葛曉音 注評 宋詩鑒賞 莫礪鋒 注評 遼金元詩鑒賞 張 晶 注評 明詩鑒賞 左東嶺 注評 清詩鑒賞 蔣 寅 注評 現當代詩鑒賞 張福貴 注評 中國是詩的國度,追求“詩意人生”是一代代中國人的美好理想,名家選名詩,是中華詩國優良的詩教傳統。選詩既選藝術的創新創造,也選詩人的立德立心。這套叢書的八位作者,都是享譽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領域的名家,教書育人堪為楷模,道德文章蔚為表率。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雖是一套詩選,但其中所蘊含的深湛學術功底、睿智學術眼光,不啻為一套精粹的學術讀本。相信“新選中國名詩 1000 首”叢書的出版,必將得到讀者朋友的熱烈歡迎。 ——康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宋詩鑒賞 目錄

目錄

前言001

王禹偁

村行001

林逋

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004

楊億

南朝006

柳永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009

雨霖鈴(寒蟬凄切)011

望海潮(東南形勝)013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016

張先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019

木蘭花(龍頭舴艋吳兒競)021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024

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026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028

梅堯臣

汝墳貧女030

魯山山行032

小村034

歐陽修

戲答元珍036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038

踏莎行(候館梅殘)040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042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043

蘇舜欽

淮中晚泊犢頭045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047

王安石

明妃曲050

桃源行053

示長安君055

思王逢原057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059

泊船瓜洲062

書湖陰先生壁064

桂枝香(登臨送目)065

王令

暑旱苦熱068

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070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072

游金山寺073

飲湖上初晴后雨077

有美堂暴雨078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

t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080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

t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084

寒食雨086

題西林壁088

惠崇春江晚景090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091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094

荔支嘆096

汲江煎茶099

江神子(十年生死兩茫茫)101

江神子(老夫聊發少年狂)10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05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107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109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111

念奴嬌(大江東去)113

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115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117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119

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121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123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124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126

魏夫人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128

孔平仲

代小子廣孫寄翁翁130

黃庭堅

郭明甫作西齋于潁尾請予賦詩133

登快閣135

過家137

寄黃幾復139

老杜浣花溪圖引141

六月十七日晝寢145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147

題落星寺149

書摩崖碑后151

念奴嬌(斷虹霽雨)154

清平樂(春歸何處)157

李之儀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159

秦觀

泗州東城晚望161

春日162

滿庭芳(山抹微云)164

望海潮(梅英疏淡)166

鵲橋仙(纖云弄巧)168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170

踏莎行(霧失樓臺)172

賀鑄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174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178

陳師道

示三子181

除夜對酒贈少章183

九日寄秦覯184

舟中186

絕句188

春懷示鄰里189

晁補之

摸魚兒(買陂塘旋栽楊柳)193

張耒

海州道中196

懷金陵198

周邦彥

蘇幕遮(燎沉香)200

蘭陵王(柳陰直)202

六丑(正單衣試酒)204

滿庭芳(風老鶯雛)207

少年游(并刀如水)209

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211

唐庚

醉眠213

徐俯

春日游湖上215

葉夢得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217

王庭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220

朱敦儒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223

呂本中

柳州開元寺夏雨225

南歌子(驛路侵斜月)227

李清照

夏日絕句229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231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232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234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236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238

永遇樂(落日镕金)239

聲聲慢(尋尋覓覓)241

曾幾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244

陳與義

雨246

巴丘書事248

傷春250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252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254

張元幹

賀新郎(曳杖危樓去)257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260

劉子翚

汴京紀事(選二)263

岳飛

滿江紅(怒發沖冠)267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269

韓元吉

好事近(凝碧舊池頭)272

陸游

游山西村275

劍門道中遇微雨277

金錯刀行278

長歌行280

關山月284

楚城286

夜泊水村287

書憤290

臨安春雨初霽292

沈園二首294

釵頭鳳(紅酥手)296

鵲橋仙(華燈縱博)298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301

范成大

后催租行303

四時田園雜興(選二)305

楊萬里

小池308

初入淮河絕句310

朱熹

春日312

觀書有感314

張孝祥

水調歌頭(雪洗虜塵靜)316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319

念奴嬌(洞庭青草)322

辛棄疾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325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327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330

沁園春(三徑初成)332

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334

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337

丑奴兒(千峰云起)340

鵲橋仙(松岡避暑)342

賀新郎(老大那堪說)344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346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348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351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353

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355

永遇樂(千古江山)357

陳亮

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360

念奴嬌(危樓還望)363

劉過

沁園春(斗酒彘肩)367

姜夔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選二)370

揚州慢(淮左名都)372

踏莎行(燕燕輕盈)374

點絳唇(燕雁無心)376

暗香(舊時月色)378

疏影(苔枝綴玉)380

翁卷

鄉村四月383

戴復古

頻酌淮河水385

趙師秀

約客387

杜耒

寒夜389

林升

題臨安邸391

葉紹翁

游園不值393

劉克莊

北來人395

軍中樂397

沁園春(何處相逢)399

史達祖

雙雙燕(過春社了)402

吳文英

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405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408

家鉉翁

寄江南故人411

謝枋得

武夷山中414

王沂孫

眉嫵(漸新痕懸柳)416

劉辰翁

蘭陵王(送春去)419

柳梢青(鐵馬蒙氈)422

周密

一萼紅(步深幽)425

文天祥

正氣歌429

念奴嬌(水天空闊)436

汪元量

潼關441

蔣捷

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444

張炎

解連環(楚江空晚)446

謝翱

效孟郊體449


展開全部

宋詩鑒賞 節選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家世貧寒,其父以磨麥為生。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曾多次知制誥。直言敢諫,數遭貶謫,先后被貶至商州、滁州、黃州等地,移知蘄州,病卒。人稱王黃州。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生平見《宋史》卷293本傳。 村v)行〔1〕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2〕。萬壑有聲含晚籟〔3〕,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4〕,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注釋 〔 1 〕本詩選自《全宋詩》卷六五,作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秋,時王禹偁在商州(今陜西商洛商州區)。 〔 2 〕信馬:任馬行走。野興:到郊野游覽的興致。 〔 3 〕籟:原指孔穴中發出的聲音,泛指各種聲響。 〔 4 〕棠梨:一種落葉喬木,葉長圓形,俗稱“野梨”。 鑒賞 王禹偁被貶商州,是因論妖尼道安誣陷大臣徐鉉事而獲譴于朝廷,無辜被黜,心中自有牢騷。王禹偁所任“團練副使”,是個無職無權的閑差,故常往郊野游覽山水,自嘲曰:“平生詩句是山水,謫宦方知是勝游。”(《聽泉》)此詩即此類作品的代表作。詩人世代農家,熟悉農村生活,熱愛農村風光,故而游興濃厚。全詩寫景生動,頷聯尤稱名句。錢鍾書先生云:“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王禹偁說它們‘無語’,或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說‘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并不違反事實;但是同時也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宋詩選注》)程千帆先生則云:“壑本無聲,風過則聞之有聲,這是真;峰不能語,靜立卻反似能語而不語,這是幻。聞之真與見之幻交織,從明麗寧靜中顯示出凄清,同時也顯示出詩人的孤獨。”(《讀宋詩隨筆》)此外,此聯寫景不像唐詩那樣描繪聲色,而以深刻的思理取勝,它與全詩比較樸素的字句互相映襯,較早體現出宋詩的藝術特征。王禹偁家鄉在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與商州東西遙隔,但二地均為山區,“村橋原樹”之類普通的山村風景甚為相似,故詩人于吟詠之余,忽生鄉思,從而惆悵不已,這與開頭的游興甚濃抑揚相對,形成情感上的一重波瀾,而詩人在政治上的失落感也就盡在不言之中。 林逋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歲浪跡江淮間,后隱居于杭州孤山。不娶不仕,種梅養鶴,號稱“梅妻鶴子”。卒謚和靖先生。著有《林和靖詩集》,存詩近300首。生平見《宋史》卷457本傳。 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1〕 湖上青山對結廬,墳頭秋色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2〕,猶喜曾無封禪書。 注釋 〔 1 〕本詩選自《全宋詩》卷一〇八,作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乃林逋之絕筆詩。壽堂:生前所造的墓室,亦稱“壽墳”。 〔 2 〕“茂陵”二句:漢司馬相如卒后,漢武帝使人往其家,得遺書一卷,言封禪,頌帝德。茂陵,漢代縣名,武帝時為筑陵墓而設,在今陜西興平,相如家于此。茂陵又指漢武帝之陵墓,代指武帝。 鑒賞 林逋是北宋隱士,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不仕不娶,惟好植梅養鶴。林逋居處離杭州城僅一箭之遙,然二十年未嘗入城。林逋在生活上并不矜持虛矯,曾兩次接受朝廷所賜粟帛,郡守長官來家拜訪亦不峻拒,但數蒙保薦卻堅不出仕。此詩乃其絕筆,頗見其志。前二句說生前與湖上青山相對,死后景色蕭疏。后二句自喜平生所作詩文,皆與功名政治無關,不像漢人司馬相如那樣熱衷功名,諂媚君主,臨終時還將一卷“封禪書”托給其妻,以待朝廷之訪求。 宋以前的隱士,往往隱于遠離紅塵的深山,且常將隱居當成求名入仕的終南捷徑。林逋的行為迥然獨異。林逋的主要生活年代是宋真宗朝,真宗曾封禪泰山,又使人偽造天書。此詩不但是對朝廷污濁風氣的批判,也是對自身清高人格的贊美。林逋生前,范仲淹曾數度往訪,盛贊其道德文章。林逋卒后,蘇軾贊曰:“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書林逋詩后》)范、蘇等名臣在朝中風節凜然,林逋在江湖不辱其志,他們從不同的維度為北宋士大夫的人格塑造做出貢獻。此詩是隱逸精神的一曲贊歌,風格亦清麗可誦,是真隱士的“詩言志”之作。 楊億 楊億(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少以神童稱,宋太宗淳化三年(992)賜進士出身。真宗時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卒謚文。著有《武夷新集》。生平見《宋史》卷305本傳。 南v)朝〔1〕 五鼓端門漏滴稀〔2〕,夜簽聲斷翠華飛〔3〕。繁星曉埭聞雞度〔4〕,細雨春場射雉歸。步試金蓮波濺襪〔5〕,歌翻玉樹涕沾衣〔6〕。龍盤王氣終三百〔7〕,猶得澄瀾對敞扉〔8〕。 注釋 〔 1 〕本詩選自《全宋詩》卷一二〇,作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元年(1008)之間,當時楊億奉詔修撰《歷代君臣事跡》,期間與劉筠、錢惟演等唱酬甚多,成《西昆酬唱集》。 〔 2 〕五鼓:五更。端門:漢代宮殿之正門。 〔 3 〕簽:此指更簽,即更籌,古代夜間報更用的計時竹簽。翠華:裝飾著翠羽的車蓋,指帝王的車駕。 〔 4 〕埭:指“湖北埭”,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城北,齊武帝晨游鐘山射雉,至此始聞雞鳴,又名“雞鳴埭”。 〔 5 〕“步試金蓮”句:齊東昏侯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波濺襪,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意。 〔 6 〕玉樹:陳后主所作舞曲,名《玉樹后庭花》。 〔 7 〕“龍盤”句:《吳錄》載諸葛亮言:“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庾信《哀江南賦》:“將非江表王氣,終于三百年乎。” 〔 8 〕澄瀾:指江水。敞扉:敞開之宮門,暗指宮殿荒蕪,宮門不閉。 鑒賞 此詩是楊億在館閣中編書時與諸文士相與唱酬之作,是西昆派詩風的代表作之一。“南朝”指偏安于江左的宋、齊、梁、陳四朝,它們國祚不永,興替倉促,自從李商隱以來,詩人作懷古詩時常將它們視作一體。元人方回評此詩“雜賦南朝”(《瀛奎律髓匯評》卷三),甚確。清人馮班批評此詩“頗傷瑣雜,未足擬玉溪《詠史》也”(同上),其實李商隱的《南朝》詩也是雜糅宋、齊、梁、陳諸朝史事而詠之,楊詩與李詩正是一脈相承。此詩雖然摹擬李商隱詩,但含有譏刺當時朝政之現實意義。宋真宗一朝,崇尚浮華,粉飾太平,楊億于此時對南朝諸荒政辛辣譏刺,絕非無的放矢。《西昆酬唱集》結集不久,御史言楊億等“述前代掖庭事,事涉浮靡”,真宗隨即下詔斥楊億等“屬詞浮靡”,可見此詩的諷刺擊中要害。 就藝術而言,此詩用事精穩深密,文字典雅華美,均得李商隱之真傳。詩中將一系列的南朝典故組織成文,結構巧妙,章法井然。文字雖然華美,但頗能以清新之氣進行調節,如頷聯清麗可誦,絕無宮庭詩濃艷繁縟之積弊;尾聯以江水澄瀾千古長流,以反襯宮殿荒蕪之人事變遷,感慨深沉,且極有張力。相對于五代詩風的單薄淺陋,此詩雍容大氣,代表著宋詩在藝術上的新氣象。 柳永 柳永(987?—1053?),初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進士,曾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場監、屯田員外郎等職。世稱“柳屯田”。著有《樂章集》。 八聲甘州〔1〕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2〕,苒苒物華休〔3〕。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v)v)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4〕,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5〕,誤幾回、天際識歸舟〔6〕。爭知我〔7〕、倚欄干處,正恁凝愁。 注釋 〔 1 〕本詞選自《全宋詞》**冊,第43頁。作年不詳。此調首見于柳詞,或為柳永首創。 〔 2 〕是處紅衰翠減:到處花葉凋零。 〔 3 〕苒苒:漸漸。物華:指景物。 〔 4 〕渺邈:遙遠。 〔 5 〕颙(yónɡ)望:抬頭仰望。 〔 6 〕天際識歸舟: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 〔 7 〕爭知:怎知。 鑒賞 柳永詞中有多首抒寫離愁別恨的名作,但思念的對象各有不同。從詞意看,此詞的思念對象應是留在家鄉的妻子。上片寫景,通過秋雨過后的蕭瑟景象來表現內心的羈旅愁思。下片抒情,以登高臨遠的實情與想象中佳人妝樓凝望的虛景進行對照,來反襯自己想念家鄉與戀人的心情。《詩·魏風·陟岵》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杜甫《月夜》云:“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種懷人而從對方寫起的方法歷來深受贊賞。柳永此詞則更進一步,先說自己對對方的懷想,又寫對方對自己的思念,思緒在兩地之間回還往復,情思更加纏綿悱惻。 此詞中用以領起全句的襯字極有特色,上片中先用“對”字領起開頭兩句,暗示自己憑欄面對著蕭瑟秋景。接著又用“漸”字承上啟下,引出滿眼秋色。下片以“望”字興起思鄉之念,以“嘆”字轉入目前處境,*后以“想”字生發佳人妝樓盼望歸舟的情景。這些領字都是仄聲字,都是一字頓,它們使得詞意起伏跌宕,也使得全詞聲調蒼涼激越。 詞中的其他修辭手段也值得注意,比如“瀟瀟”“苒苒”等疊字,“清秋”“冷落”等雙聲字,“長江”“闌干”等疊韻字,以及“渺邈”這個雙聲疊韻詞,它們使得全詞聲情搖曳,富有聲情之美。 此外,此詞文字工致,意境優美,“漸霜風凄緊”三句氣勢闊大,語言凝練,深得蘇軾稱賞,認為它們“不減唐人高處”(趙德麟《侯鯖錄》卷七)“天際識歸舟”本是謝朓的名句,柳永在前面加上“誤幾回”三字,委婉生動,曲盡人情。柳詞常以青樓女子為相思對象,有時失于輕淺,此詞抒寫夫妻之情,深沉真摯,洵稱名篇。 雨霖鈴〔1〕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2〕,留戀處〔3〕,蘭舟催發〔4〕。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5〕。v)v)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6〕,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注釋 〔 1 〕本詞選自《全宋詞》**冊,第21頁。作年不詳。或謂作于詞人十七歲時,且“寫與妻子別情”,無據。 〔 2 〕都門:京都之城門。帳飲:在室外設帳幕宴飲餞別。 〔 3 〕留戀處:一本作“方留戀處”。據《全宋詞》所載此調,此句以四字為較常見。 〔 4 〕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 〔 5 〕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長江中下游一帶古為楚地。 〔 6 〕經年:年復一年。 鑒賞 此詞作年不詳。從詞意看,應作于詞人離開汴京南下時,與詞人“執手相看淚眼”的送行者是其妻子或情人。上片描寫臨別時的情景,起首三句寫離別時周圍的景物,不僅點明時間、地點,而且為后面的“無緒”心情作了鋪墊。蒼茫秋色,凄切鳴蟬,餞別的戀人欲飲無緒,欲留不能。蘭舟催發,離別到了*后的時刻,戀人卻反而“無語凝噎”。此時的無語不是真的無語,只是黯然神傷而說不出話。雖然無語,但是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故下句以“念”字領起,設想種種別后情景,讓“凝噎”未出的話語得到盡情的傾瀉。“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情調凄惻而境界闊大,雖是寫景,實亦抒情,景無邊而情無限,襯托出離別之后茫然不知所歸的心緒。下片換頭以抒情起,仍然承接著上片“念”字之意,嘆息自古到今離情之可哀,設想自己在清秋時節的寂寞冷落。“今宵”二句是更深一層的設想,卻又是以景寓情,融情入景,寫出了一個冷落凄清的動人意境。 總之,全詞層層鋪敘,處處點染,極盡形容,生動地展現出詞人離別時的心理和情感,成為宋詞中刻畫離愁別恨的名篇。宋人談論柳永與蘇軾的詞風差異時,即舉此詞為例(見俞文豹《吹劍錄·續錄》),可見它是柳永詞風的一個標志。 望海潮〔1〕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2〕,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3〕。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4〕。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v)v)重湖疊清嘉〔5〕。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6〕。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7〕。 注釋 〔 1 〕本詞選自《全宋詞》**冊,第39頁。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時柳永在杭州。 〔 2 〕三吳: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今杭州)舊屬吳郡,故稱“三吳都會”。 〔 3 〕參差:高低不齊,此指人家之居室而言。 〔 4 〕天塹:此指錢塘江。 〔 5 〕重湖:杭州西湖分里湖與外湖,故稱。疊:重疊的山峰。清嘉:清秀美好。 〔 6 〕高牙:軍前的大旗。“牙”指牙旗。 〔 7 〕鳳池:即鳳凰池,中書省的美稱,此處指代朝廷。 鑒賞 據吳熊和先生考證,此詞乃贈予孫沔者。孫沔時以資政殿學士知杭州,故詞中稱其“千騎擁高牙”云云。全詞雖有獻詞地方長官以求賞識之意,但其主要內容則是對杭州風貌的客觀描寫,堪稱北宋杭州的一幅風俗畫。 此詞的寫法有兩大特點,一是以鋪敘見長,先后從地理位置之優越、山川風景之壯麗、經濟民生之繁榮、市民游樂之盛況、高官吟賞之從容等各個方面對杭州進行描繪,從而多角度地展現了這個繁華都會的全貌。這種寫法常見于漢賦等文體,柳永移用于詞體,這是他對長調藝術的特出貢獻。二是前代的寫景詩詞主要著眼于山川風景,表達的是士大夫的高雅眼光。此詞則兼及風土人情,甚至將主要篇幅用于后者,這是柳詞偏重市民情趣的典型體現。比如上片先寫杭州的地理特征,但是“錢塘自古繁華”一句卻點明詞人的主要興趣在于杭州繁榮發達的社會風貌。“煙柳畫橋”三句表面上是寫景,但仔細分析,則“畫橋”和“風簾翠幕”純屬建筑、裝飾等人工之美,它們正是“參差十萬人家”的人文景觀。“云樹”以下三句描繪錢塘江濤之壯麗,自屬自然之美,但“市列珠璣”三句又將目光轉回市民生活的場景。“珠璣”“羅綺”云云,在晏、歐等同代詞人筆下皆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俗物,但柳永卻津津有味羅列之,甚至對“競豪奢”的民風頗為贊賞。下片專詠西湖,但重點卻是游湖之人而非湖景自身。所以前人常用來表達隱逸情趣的釣翁,在柳永筆下卻與“蓮娃”一樣成為市民游樂活動的象征。正因如此,此詞中富麗的景象與歡樂的氣氛融于一體,組成一種祥和美麗的境界,引人入勝。相傳此詞引起金主亮的南侵之念,雖查無實據,卻事出有因。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曾知睦州、蘇州等州軍,并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卒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范文正公詩余》。生平見《宋史》卷314本傳。 漁家傲〔1〕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2〕。四面邊聲連角起〔3〕。千嶂里〔4〕,長煙落日孤城閉。v)v)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5〕。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 〔 1 〕本詞選自《全宋詞》**冊,第11頁。作于宋仁宗慶歷元年(1041)或二年(1042),時范仲淹在慶州(今甘肅慶陽)。 〔 2 〕衡陽雁去:衡陽有回雁峰,相傳秋雁南飛,至此而止。 〔 3 〕邊聲:邊地的各種聲響。李陵《答蘇武書》:“邊聲四起。” 〔 4 〕嶂:聳立如屏障的山峰,此指黃土高原上的峁(mǎo)。 〔 5 〕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名杭愛山,在蒙古國境內。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匈奴至此山,刻石紀功而還。勒,刻。 鑒賞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素以天下以己任。當時西夏元昊稱帝,時常侵擾宋境,成為北宋的心腹大患。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因韓琦之薦,朝廷召范仲淹出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奔赴西北邊防。次年,范仲淹徙知慶州,至慶歷三年(1043)元昊約和、邊事稍寧后方還朝。范仲淹守邊有策,威震敵國,西夏兵不敢輕犯,相戒曰:“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邊民則為之謠曰:“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然而當時北宋軍力較弱,范仲淹亦無完勝強敵之良策,只能加強城防,盡責守邊而已。 在一個秋日,范仲淹看到鴻雁南飛,聽到邊聲四起,不由得心懷悲涼。長煙落日,坐落在千萬座山嶂間的山城顯得格外孤獨。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只能飲酒澆愁。要想像東漢竇憲那樣大破匈奴、勒功燕然,只是理想而已。然而身負守邊重任,又怎能一心思歸?史載慶歷三年朝廷召范仲淹與韓琦還朝,二人多次上章表示“愿盡力塞下,不敢以他人為代”,朝廷不許,二人始還朝。可見“歸無計”者,非不能也,乃不愿也。此時范仲淹年過半百,這位愛護部伍的老將軍深知長年守邊的士卒思家心切,他本人也早已愁白了頭發,于是在羌管悠悠的嚴寒之夜難以成眠。 此詞寫景雄渾蒼茫,抒情悲壯蒼涼,且將英雄氣概與兒女情懷熔于一爐,是宋詞中別開生面的杰作。相傳歐陽修戲稱此詞為“窮塞主之詞”(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一)。其實此詞真切生動地寫出一位邊防將領的復雜情感,堪稱“守邊大將之詞”。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曾任嘉禾通判、永興軍通判、都官郎中等職。著有《張子野詞》。生平見夏承燾《張子野年譜》。 天仙子〔1〕 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2〕。 水調數聲持酒聽〔3〕,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4〕,往事后期空記省。v)v)沙上并禽池上暝〔5〕,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注釋 〔 1 〕本詞選自《全宋詞》**冊,第70頁。作年不詳。張先于慶歷元年至四年(1041—1044)任秀州通判,此詞當作于其間。 〔 2 〕嘉禾:即秀州(今浙江嘉興)。倅(cuì):佐貳副官,此指通判。 〔 3 〕水調:曲名。 〔 4 〕流景:流逝的時光。“景”指日光。 〔 5 〕并禽:雙棲的禽鳥。 鑒賞 此詞所詠的是時光遷逝引起的閑愁。這種情愫沒有很明確的邊界,也缺乏很深沉的內涵,但它憂來無端,難以消解,所以在古典詩詞中屢見不鮮,若要寫得生動,全靠出奇制勝的藝術構思。此詞就是如此。張先此年五十二歲,雖然他后來得享高壽,但相對于當時的平均壽命來說,他已經進入老境了。于是,盛年不再、往事如夢便引起無窮的惆悵和愁悶。即使聽曲娛情,借酒澆愁,也難以遣散心頭的縷縷愁緒。此詞的妙處在于,詞人并未明言所愁何事。春去不回,是否嘆惜青春不再?“沙上并禽”,是否暗示對往日愛情的追憶?一切皆是若有若無,發人深省。 如果說上片中的敘事還稍有端倪可尋,那么下片純屬寫景,而種種愁悶皆融于景中,堪稱情景交融之典范,其中尤以“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句*為著名。宋人稱張先為“張三影”,即激賞此句中“影”字之工。王國維則評曰:“‘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間詞話》)沈祖棻又評曰:“其好處在于‘破’、‘弄’兩字,下得極其生動細致。”(《宋詞賞析》)一個七言句中竟有兩字深得讀者贊賞,可見其遣字造句之精工細巧。然而此句另有一大妙處:夜深人靜,是誰在園中徘徊不去,竟然等到云破月來?又是誰與花卉深情相對,遂得見到花枝弄影?當然是詞人自己。融情入景而無跡可睹,真乃高手。枝上繁花即將變成明日的滿徑落紅,詞人的傷春惜時之意盡在不言中,一唱三嘆,回味無窮。

宋詩鑒賞 作者簡介

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出版過《江西詩派研究》《朱熹文學研究》《杜甫評傳》《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唐宋詩歌論集》《杜甫詩歌講演錄》《莫礪鋒講唐詩課》等著作。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业车间焊接-整体|集中除尘设备-激光|等离子切割机配套除尘-粉尘烟尘净化治理厂家-山东美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房屋质量检测-厂房抗震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 | 旅游规划_旅游策划_乡村旅游规划_景区规划设计_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骨密度检测仪_骨密度分析仪_骨密度仪_动脉硬化检测仪专业生产厂家【品源医疗】 | 铣刨料沥青破碎机-沥青再生料设备-RAP热再生混合料破碎筛分设备 -江苏锡宝重工 | 焊接减速机箱体,减速机箱体加工-淄博博山泽坤机械厂 | 体感VRAR全息沉浸式3D投影多媒体展厅展会游戏互动-万展互动 | 槽钢冲孔机,槽钢三面冲,带钢冲孔机-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钢绞线万能材料试验机-全自动恒应力两用机-混凝土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北京科达京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二手Sciex液质联用仪-岛津气质联用仪-二手安捷伦气质联用仪-上海隐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视频直播 -摄影摄像-视频拍摄-直播分发 | 水篦子|雨篦子|镀锌格栅雨水篦子|不锈钢排水篦子|地下车库水箅子—安平县云航丝网制品厂 | 中医治疗皮肤病_潍坊银康医院「山东」重症皮肤病救治平台 | 早报网| 水厂自动化|污水处理中控系统|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务|智慧农业-山东德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建设-临朐爱采购-抖音运营-山东兆通网络科技 | 重庆波纹管|重庆钢带管|重庆塑钢管|重庆联进管道有限公司 | 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体验式3D展示的智能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纳金网 J.S.Bach 圣巴赫_高端背景音乐系统_官网 | 干式变压器厂_干式变压器厂家_scb11/scb13/scb10/scb14/scb18干式变压器生产厂家-山东科锐变压器有限公司 | 北京宣传片拍摄_产品宣传片拍摄_宣传片制作公司-现像传媒 | 车辆定位管理系统_汽车GPS系统_车载北斗系统 - 朗致物联 | 展厅设计公司,展厅公司,展厅设计,展厅施工,展厅装修,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深圳广州展厅设计公司 | 磨煤机配件-高铬辊套-高铬衬板-立磨辊套-盐山县宏润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金蝶帐无忧|云代账软件|智能财税软件|会计代账公司专用软件 | 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学生作文网_中小学生作文大全与写作指导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加热制冷恒温循环器-加热制冷循环油浴-杭州庚雨仪器有限公司 | 陕西鹏展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_空气质量监测站_负氧离子检测仪-风途物联网 | OLChemim试剂-ABsciex耗材-广州市自力色谱科仪有限公司 | 半自动预灌装机,卡式瓶灌装机,注射器灌装机,给药器灌装机,大输液灌装机,西林瓶灌装机-长沙一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衡阳耐适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威仕盾焊接防护用品官网/焊工手套/焊接防护服/皮革防护手套 | PCB接线端子_栅板式端子_线路板连接器_端子排生产厂家-置恒电气 喷码机,激光喷码打码机,鸡蛋打码机,手持打码机,自动喷码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恒欣瑞达有限公司 假肢-假肢价格-假肢厂家-河南假肢-郑州市力康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包塑软管|金属软管|包塑金属软管-闵彬管业 |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SF6在线监控泄露报警系统-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微信小程序定制,广州app公众号商城网站开发公司-广东锋火 | 二手回收公司_销毁处理公司_设备回收公司-找回收信息网 | 房屋质量检测-厂房抗震鉴定-玻璃幕墙检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 | 定制防伪标签_防伪标签印刷_防伪标签厂家-510品保防伪网 | 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钢格栅板|钢格栅|格栅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