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459615
- 條形碼:9787553459615 ; 978-7-5534-5961-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 本書特色
以年輕的王勃開篇,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帶領(lǐng)我們走進唐之畫卷,中間諸多閃光如星斗的詩人名家,紛紛登場,你讀著,前一分鐘在笑,翻到結(jié)尾,巨擘身死殞命,很突然。你手捋著時間線,認為寫詩美好,高談闊論聲音響徹大廳,正要看一場仕途大展拳腳,鼙鼓動地,戰(zhàn)亂叩門,人逝如燈滅。再往后,諸多大家都陸續(xù)向你走來,有隱士安詳舒適,有不幸者妻離子散,有曖昧模糊的 惺惺相惜,很美很朦朧。就這樣,一串原生態(tài)的珍珠,捧在你的面前。讀懂了他們的際遇,他們背后的油畫背景,就讀懂了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美好多過難過、繁榮喧囂一時的大唐,它的底蘊,它的開放,它的高低起伏落寞,都在吸引你了解它,了解了它,你會在人生漫漫長河中,保有一些恒定的感動和驕傲。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 內(nèi)容簡介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用詼諧的文筆,以詩人們的作品為切入點,敘述了初唐、盛唐時期一些詩人的風(fēng)骨與事跡。每一首詩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一位新生代作者嘗試著將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們”集結(jié),有血有肉地展現(xiàn)、陳列在我們面前,將自己寫得感動而驕傲。 這些大名鼎鼎的詩人們有的狂放,比如說陳子昂;有的是殺人犯,比如說王勃;有的情感關(guān)系復(fù)雜復(fù)雜,比如王維;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還有隱士、官宦……他們的形形色色人生、奇思妙想,讓中國文學(xué)目前的這一段如錦緞般絢麗,好詩真的被他們寫盡了,后人只剩下捧著膾炙人口的佳作津津樂道。書的*后是一些淺顯的格律介紹,以及作者自己對詩歌的認知,誠意滿滿,讀之頗有收獲。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 目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從書香門第到少年犯 / 001
《滕王閣序》—*后的旅行 / 008
《在獄詠蟬》—男權(quán)主義的悲劇 / 014
《登幽州臺歌》—富二代的窮途末路 / 02 1
《望月懷遠》—盛世宰相的浪漫 / 027
《芙蓉樓送辛漸》—三個文藝青年的風(fēng)花雪月 / 031
《歲暮歸南山》—隱士的心思你別猜 / 036
《使至塞上》—不懂政治的有志青年 / 042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那些模糊的事兒 / 048
《渡荊門送別》—混不好我就不回來了 / 054
《夢游天姥吟留別》—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 060
《蜀道難》—這個小伙不是人 / 066
《清平調(diào)》—人生的價值在哪里 / 072
《登金陵鳳凰臺》—夢中的長安 / 078
《將進酒》—我的未來不是夢 / 083
《早發(fā)白帝城》—一路艱辛,我仍在路上 / 090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的夢想,或許已經(jīng)不在 / 096
《望岳》—落榜青年的不屈 / 102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漂”青年 / 108
《春宿左省》—其實我真的很忙 / 114
《月夜憶舍弟》—月是故鄉(xiāng)明 / 121
《蜀相》—男兒有淚不輕彈 / 127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 134
《隔夜》—神馬都是浮云 / 139
《寄韓諫議注》—難得天馬行空 / 145
附錄一 傳統(tǒng)詩格律簡述 / 150
一、詩的分類與四聲 / 150
二、近體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和粘對原則 / 151
三、孤平與拗 / 153
四、押韻與對仗 / 154
附錄二 我對詩歌的一些認識 / 155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 節(jié)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從書香門第到少年犯 其實很多時候,子孫發(fā)揚光大了祖輩的名氣,反而讓祖先默默無聞了。王勃是人盡皆知的唐朝 才子,當(dāng)初他憑借他爺爺王通的名氣出道,然而現(xiàn)在的我們已經(jīng)普遍不知道王通是誰了。 王通是一代大儒,曾經(jīng)做過從六品的太子舍人,從六品,類比現(xiàn)在也是市級干部了。并且還模仿了《春秋》寫了一部編年史,模仿《孔子家語》和《法言》(漢代大儒楊雄著作)寫了《中說》,也算是當(dāng)時的文化名人。 王通的弟弟王績又是唐建國初少數(shù)幾個拿得出手的詩人之一,他為五言律詩的成熟做出了卓越貢獻。 王勃本人呢,也擁有一顆不羈的心。在唐初,魏晉南北朝那種放浪形骸的事情已經(jīng)少了很多,像嵇康打鐵、劉伶酗酒、阮籍飆車這些風(fēng)流韻事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是詩人們的個性依然像花露水的香氣一樣濃烈。 據(jù)說,曾經(jīng)有個客人到王勃家蹭飯,客廳正好能看到小王勃的書房。估計古人隱私意識不強,小孩住的房間不經(jīng)常關(guān)門。 客人看了看王勃的房間,對王勃父親說:你家小孩還真刻苦啊,比我家小孩強多了,你看,還在磨墨呢,估計準備做作業(yè)了吧。 客人繼續(xù)看,王勃磨好墨汁之后,洗了洗手,擦了擦汗,隨后往床上一躺…… 客人很驚奇,就問王勃父親:你家小孩這是什么情況,剛剛不是準備做作業(yè)嗎? 王勃父親無比自豪地回答說:這你就不懂了吧,我家小孩就是這個學(xué)習(xí)習(xí)慣,每次寫作文寫論文都是這樣,磨好墨了就躺床上,起床就能一氣呵成了。 客人一聽:原來你家小孩會打腹稿啊,了不得啊! 沒多久,小王勃果然一個筋斗翻下床,一首五言絕句一氣呵成,客人也跑去看了看,不禁夸贊小王勃是個奇才。 沒多久,這個事情就傳遍了。要是那時候有網(wǎng)絡(luò),小王勃也是網(wǎng)絡(luò)神童一枚,估計綽號叫腹稿哥。 有家學(xué)淵源和紅遍大江南北的事跡和噱頭,王勃自然也就出了名氣。唐高宗麟德元年(664 年),王勃才十四歲,就被破格提拔為朝散郎,從七品,相當(dāng)于副縣長級別,你說氣人不氣人。 對于這種政府招收童工的事,在中國一向存在,但是畢竟也是少數(shù)。沒多久,王勃又被調(diào)到王府陪沛王李賢讀書。沛王李賢是什么地位呢?是高宗皇帝的皇后武則天的二兒子。 這是什么概念呢?一方面,那時候皇子的封國、王位什么的雖然是虛的,沛王不一定能做得到沛縣的主,但是唐朝的皇子是可以當(dāng)官的,怎么的也是個封疆大吏!就算當(dāng)不了什么大官,隨便來個政績,封賞一萬個戶口的農(nóng)民幫皇子種田小意思。 另一方面,李賢是高宗皇帝正室的二兒子,太子李弘萬一那什么了,太子不就是李賢了嗎?實際上,李賢后來還當(dāng)真當(dāng)了太子,不過因為跟母親武則天關(guān)系不好被廢了。 不管怎么說,有這么一個土豪朋友,王勃的生命幾乎要怒放了,前途就像探照燈一樣,發(fā)出了一道直上云霄的光明。 唐朝的皇子都是土豪,標(biāo)準的上流社會,皇子之間會有些比較高檔的游戲和競技。唐朝*流行的無非這么幾樣,走狗(比賽哪個狗先抓到兔子)、馬球和斗雞,都和動物有關(guān)。其中,斗雞是*為血腥、*具競技性的項目。李賢和英王李顯,一對親兄弟,特別喜歡斗雞,王府里的斗雞都有專門的人照顧。 一天,李賢在與李顯組織斗雞比賽的時候,李賢隊的雞明顯氣勢上不行。為了振奮隊員的士氣和斗志,李賢拿出了撒手锏—王勃。王勃那時候已經(jīng)是全國聞名的青年文豪。 王勃不會斗雞,只會寫文章。李賢就讓王勃給他寫一篇討伐英王斗雞的檄文,以求讓己方隊員受到鼓舞,擁有昂揚的斗志。古代不僅有對牛彈琴,還有為雞屬文。而且,檄文,就是過去戰(zhàn)場上討伐敵人時的宣戰(zhàn)書兼作戰(zhàn)條令,這為王勃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李賢怎么說也是土豪,還是自己的上司,那就寫唄。王勃拿出紙筆,文不加點,一篇《檄英王雞》就寫好了。我們今天從這篇文章中,還能看出古時斗雞的場景和規(guī)則,從文學(xué)上看,這也是一篇初唐時期難得的駢文精品。 比賽開始了,伴隨著高昂的運動員進行曲,王勃被高宗皇帝下令逐出了王府,解除了一切職務(wù)。 王勃畢竟太年輕,他觸碰了唐帝國*不能碰的東西。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殺了哥哥弟弟,逼走了自己的老爹才走上了皇位;唐高宗當(dāng)太子那會兒,皇子間的爭奪不敢說腥風(fēng)血雨,至少是驚心動魄。簡直是有皇子的地方就是江湖。 高宗當(dāng)天就看到了這篇《檄英王雞》,接連吐槽道:聰明不用在正道上,兩個王斗雞,身為知識分子不去勸阻,還去煽風(fēng)點火,搞得斗雞跟打仗一樣,還寫檄文,不挑撥我家庭關(guān)系心里難受是吧? 我估計是李顯去告狀的,英王李顯又是什么人呢?就是后來的唐中宗。 當(dāng)年的神童,堂堂七品朝廷命官,就這一下成了無業(yè)游民。與此同時,王勃的好友杜某人(具體名字不詳)就要離開長安去往蜀州當(dāng)個縣尉,相當(dāng)于縣公安局局長。雖然說和曾經(jīng)的王勃比算不了什么,但是對現(xiàn)在的王勃來說,這可是大好的前程。 因為唐朝人喜歡稱縣尉為少府,所以王勃就稱之為杜少府,寫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能夠保衛(wèi)整個秦地的城闕,卻留不下朋友的腳步,幾乎已經(jīng)可以看到蜀州五個渡口的風(fēng)煙彌漫。 當(dāng)初即將飛黃騰達、名噪一時的小神童,現(xiàn)年十八歲,與杜少府一樣,只是個在仕途上默默打拼的小青年。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對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不過是一句口頭禪,而在那個寄封信都得小半年的時代,則可說是一句安慰。因為對于他們來說,任何一場離別,都可能是永別。
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 作者簡介
冬郎,原名何志浩。90后青年。安徽池州人,作家。詩詞、冷兵器、漢服、歷史愛好者。曾取得2014年全國射箭精英錦標(biāo)賽傳統(tǒng)弓項目第六名。著有《大唐文青:唐詩背后的故事》。現(xiàn)在是新媒體從業(yè)者。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