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4281
- 條形碼:9787519504281 ; 978-7-5195-0428-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 內容簡介
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注定了2020年的中國政治發展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積極有效的抗疫工作在世界上樹立了新的政治形象。同時,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沉著應對,總體部署,充分發揮黨的全面領導這一獨特政治優勢,經濟恢復發展形勢良好,社會秩序穩定安寧。政治發展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全過程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同發展;政府治理成效顯著。中共中央十九屆五中全會更從戰略高度積極謀劃中國的未來發展,會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分別明確了未來5年中國的發展目標和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大愿景。中國還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切,既延續了中國長期良好的政治發展態勢,也展現出未來中國政治發展的勃勃生機。
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 目錄
一、2020年中國政治發展環境評估()
二、新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特殊歷史節點的一項
新議程()
三、2020年中國政治發展的主要面相()
四、事件、制度與能力:新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
第二章深入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黨()
一、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
目標建議()
二、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三、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
四、發揮基層黨組織先鋒隊作用()
第三章國家制度建設:非常之年的非常探索()
一、疫情防控下的國家制度建設()
二、香港國安法:“一國兩制”框架的完善()
三、“一法一規則”修改:建構“全過程民主”()
四、以代表為中心:選舉制度與工作制度的改進()
五、扎緊制度籠子:人大監督制度的加強()
六、制定監察官法:國家監察制度的發展()
七、機制創新:社會主義政治協商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推動國家行政體系更加完善()
一、深入改革國家行政體系()
二、簡政放權與政府職能優化()
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轉變政府職能()
四、構建“人民政府”與轉變政府職能()
五、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與轉變政府職能()
目錄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第五章法治國家建設:“變局時代”與政治傳統的回歸()
一、2020年法治建設的基本精神:維護“變局時代”的
穩定與安全()
二、2020年法治熱點問題()
三、法律制定與法律適用:政治傳統的回歸()
第六章基層治理的綜合與結合向度()
一、黨建引領的一核多元()
二、社會協同與綜合治理()
三、規則規范與公開透明()
四、簡政放權與服務保障()
五、技術治理及考評問責()
第七章社會建設的“疫期”實踐()
一、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二、社會治理法治化()
三、社會治理數字化()
四、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第八章中國政治發展的國際反饋()
一、危機亦是機遇:新冠肺炎疫情治理提升中國的國際
影響力()
二、全球矚目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
三、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式治理面面觀()
四、世界關注《香港國安法》:“一國兩制”制度實現
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 節選
**章事件、制度與能力: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切換、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度調整、“新常態”與“非常態”交織的新經濟形態、持續變化中的中國社會以及現代化進程中的系統性風險,共同塑造了2020年中國政治建設與政治發展的基本環境,并在特殊歷史節點上提出了“新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這一重大政治議程。根據這一政治議程,2020年中國政治建設聚焦于制度體系完善和政治能力建構,在多個領域系統展開:從構建新發展格局出發,全面推進國家經濟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建設;從構造國家與社會相互支撐關系出發,持續推進政治社會建設;圍繞黨內法規體系建設與政黨能力建構,深入推進執政黨建設;以構造全面約束體系下的“有為政府”為核心,積極推進行政改革;圍繞國家制度規則、體制的完善和政治功能的提升,進一步推進國家制度建設;圍繞法律與政治、法治體系與政治能力的平衡,一體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國家治理的制度體系更趨成熟定型,國家政治能力顯著增強,政治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機制更加順暢,新階段“新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呈現良好開局。有效政治塑造有效發展,既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理論精髓,也是得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72年發展史特別是43年改革開放史的基本經驗。包括現代中國在內的現代國家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依托于制度體系和國家政治能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作用以及制度與能力之間的交互作用。(突發)公共事件構成有效政治塑造有效發展中不確定性的重要來源,但同時介入政治世界的公共事件所引發的制度反應與能力建構卻構成政治發展的重要契機。隨著中國在發展階段上進入新時代,事件、制度與能力之間日趨頻繁的互動將成為“新發展格局”之政治塑造的關鍵機制,亦將成為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的重要路徑。**章事件、制度與能力: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政治塑造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一、2020年中國政治發展環境評估對年度政治發展環境的評估和把握,是理解2020年中國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的邏輯起點。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加劇了中國政治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2020年中國政治發展環境既具有基于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連續性特征,又呈現出若干與眾不同的年度特征。**,歷史方位。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2020年正處于“兩個一百年”交匯期,百年大黨的歷史使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歷史任務相互交織。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新的時代特征、新的時代任務重構著當前中國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的基本環境。同時,隨著“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完成和“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階段。新發展階段的形成、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內在地需要中國政治體系在職能與功能、規則與制度、結構與主體、行動與過程等方方面面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于維護秩序、促進發展的新要求。對于中國發展時代特征和歷史方位的這種深刻把握,與當前中國各種規劃體系的建設——如五年規劃、中長期規劃、行業或領域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規劃等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塑造著包括政治發展在內的中國整體發展的時機、節奏與議程。第二,世界與中國。當代中國發展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全局之中。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包括國家關系和全球化進程在內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造成了深遠影響,在這種全球格局中,中國發展的機遇、挑戰、風險都有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能不對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戰略、策略和政策取向產生深刻影響。作為2020年*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化進程產生的影響是復雜的、多面向的——一方面加劇了某些國家和經濟體“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的行為反應,世界因此進入一個需要修復的、“搖晃的全球化”時代;另一方面,對于堅持全球化取向的國家和經濟體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事件推動的是全球化的升級與轉型,世界各國的深度調整將推動全球化進入一個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對于中國來說,“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的提出,正是出于對國際格局之變化的積極應對。第三,“新常態”與“非常態”交織的經濟形態。經濟是政治的基礎,發展是政治的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以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是對經濟的要求,而是所有領域;不僅是對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不只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為表征的新時代和新階段,并在經濟增長動力、速度、經濟理念、經濟業態、經濟結構、制度環境等各方面呈現出經濟新常態的若干特征。2020年,中國經濟仍處于由新時代、新階段決定的新常態約束之下,但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卻打亂了包括中國經濟在內的世界經濟發展周期,中國經濟因而呈現一種新常態與非常態交織的獨特景觀。一方面,“新常態”作為長周期因素,對中……
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21年 作者簡介
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前身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心),是專業開展政治學理論研究的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政治學、中國政治、公共管理等領域的理論研究,以戰略性、前瞻性、*創性為特色,注重理論研究與對策研究的緊密結合,尤其注重為當代中國政治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研究所年度報告《中國政治發展進程》已連續出版19年,是國內唯一一部全面透視中國政治發展狀況的年度報告書,旨在全景記錄和深度分析當代中國政治建設。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