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創新人才培養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11417
- 條形碼:9787302611417 ; 978-7-302-61141-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新人才培養 本書特色
什么是科研?什么是創新? 為什么說興趣、好奇心是創新的原動力? 為什么說靈感是創新成功之父?如何發現靈感、抓住靈感? 為什么說勤奮嚴謹和持之以恒是創新成功之母? TRIZ是什么?它能幫助解決發明創造中遇到的問題嗎? 為什么說大學畢業時,所學大約有50%是用不上或淘汰了的知識? 如何將自己培養成“博專”型或“專博”型創新人才? 如何填報高考志愿? 大學學習*重要的是學會什么? 什么是生活需求、市場需求,什么是創造需求? 為什么現代創新強調團隊精神?IT企業的團隊結構? 如何管理創新實驗室,指導學科競賽? 為什么說學科競賽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 本書通過大量鮮活的實例為您一一解答。 本書通過大量鮮活的實例揭示了創新人才培養的內涵,助力創新人才培養。 本書通過大量鮮活的實例揭示了創新人才培養的內涵,助力創新人才培養。
創新人才培養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案例教學,以拋磚引玉的方式介紹TRIZ、頭腦風暴法等經典發明、創新的理論和方法。以案例方式介紹歷史上創新巨人的經典創新故事,論述興趣和好奇心、靈感、勤奮、嚴謹、堅持對創新意識培養的意義。 書中歸納了創新能力涉及的知識、團隊協作、試驗觀察和思考等,創新創業能力涉及的應用需求、市場需求和創造需求;并結合作者多年來指導、組織、承辦的大學生信息與電子類學科競賽和評審參賽作品的經驗與體會,對創新實驗室建設、智能車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和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指導性建議;還借用參賽學生在創新實驗室學習、在賽場上競賽的切身體會,說明學科競賽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鍛煉,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 本書可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教程,也可作為高中生和大學生等有志創新者的參考書。
創新人才培養 目錄
目錄
第1篇創新意識培養
第1章創新與創造3
思考題17
第2章興趣19
2.1愛因斯坦對物理的興趣19
2.2喬布斯的興趣23
2.3興趣與我27
2.4好奇心與特長38
思考題38
第3章靈感40
3.1靈感思維40
3.2抓住靈感46
3.3創造獲取靈感的條件50
思考題59
第4章勤奮、嚴謹和堅持60
4.1愛迪生的1%60
4.2愛迪生的99%63
4.3逆商67
4.4立志和持之以恒72
思考題74
|創新人才培養目錄|第2篇創新能力培養
第5章知識77
5.1基礎知識與創新77
5.2知識廣博與創新84
5.3知識分子與知道分子93
思考題94
第6章應用需求95
6.1IBM給我們的啟示95
6.2“雙核”CPU給我們的啟示99
6.3新可樂的失敗101
6.4創新及創新展望103
思考題113
第7章市場需求114
7.1比爾·蓋茨給我們的啟示114
7.2蘋果(喬布斯)給我們的啟示121
7.3跟上“創造需求”125
思考題126第8章團隊協作127
8.1IT企業的團隊協作127
8.2非IT企業的團隊協作131
8.3團隊精神131
8.4富蘭克林效應133
思考題135
第9章觀察與思考136
9.1不銹鋼發明給我們的啟示136
9.2不干膠、紙巾發明給我們的啟示138
9.3創造應用需求140
思考題142
第10章創新能力實踐143
10.1創新培養環境143
10.2創新實踐145
10.3學科競賽146
10.3.1動手能力培養147
10.3.2智能車競賽155
10.3.3電子設計競賽160
10.3.4計算機設計競賽164
思考題170
參考文獻171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