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18067
- 條形碼:9787122418067 ; 978-7-122-4180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 本書特色
1《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配套關鍵實驗的操作或者設備(軟件)使用方法的演示視頻,旨在為開拓學生的科學視野、提升其實踐技能和學習質量。 2《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編寫團隊在多年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全新的科研實踐,在教材內容上兼顧經典與創新性實驗的融合。 3《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既覆蓋樣品前處理、滴定、比色、化學耗氧量測定、溶解氧分析、噪聲監測等環境監測經典實驗;又包括環境介質中典型新型污染物監測的前沿性綜合性實驗。 4《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還對環境監測工作中涉及的大型儀器分析技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 5《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力求兼顧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術和操作規范的訓練,以及對液相色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等常用大型儀器使用技能的傳授。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 內容簡介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共包含28個實驗,其中前15個實驗主要介紹不同環境介質中各類常規污染物的監測方案和技術,后13個實驗主要介紹環境監測和檢測中的大型分析儀器應用方法。針對水體、土壤、大氣、固體廢物等主要環境監測對象,介紹了相關大型儀器的原理和應用,努力兼顧基本實驗操作訓練和前沿性的綜合實驗設計,旨在增強學生對環境監測及其涉及的大型儀器基礎知識和實踐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環境監測研究方案設計與綜合實踐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及相關專業本科生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教材,還可供從事環境監測、儀器分析等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 目錄
實驗一地表水中對羥基苯甲酸甲酯的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液相色譜檢測1
實驗二城市環境噪聲的監測6
實驗三分光光度法測定化學需氧量10
實驗四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7
實驗五揮發性酚類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22
實驗六環境樣品中微塑料的分離、計數與定性檢測27
實驗七玻璃電極法和溶解氧分析儀法分別測定水的pH值和溶解氧31
實驗八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飲用水中的氟37
實驗九碘量法測定水中硫化物42
實驗十水中壬基酚的被動采樣監測45
實驗十一鐵的比色測定49
實驗十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中的溶解態的銅54
實驗十三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測定生物炭表面官能團組成58
實驗十四色譜法測定大氣PM2.5中水溶性陰離子62
實驗十五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分析測定65
實驗十六氣質聯用儀測定土壤中的多環芳烴71
實驗十七液質聯用儀分析樣品中全氟有機化合物75
實驗十八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定量測定地表水樣品中K、Ca、Na、Mg等金屬含量79
實驗十九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土壤中鎘和鉛的含量83
實驗二十地表水中總有機碳的測定87
實驗二十一元素分析儀定量分析植物樣品中碳、氫、氮元素含量90
實驗二十二自動電位滴定法測定腐殖酸中總酸性基的含量94
實驗二十三介孔固體樣品比表面積定量分析97
實驗二十四基于原位紅外光譜法的選擇性催化還原過程研究100
實驗二十五CdS/TiO2粉末和TiO2粉末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測定105
實驗二十六X射線衍射儀定性分析晶態化合物的物相108
實驗二十七基于原子力顯微鏡的石墨烯微觀形貌表征及數據分析112
實驗二十八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測定植物細胞的三維立體結構116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 節選
盡管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靈敏高效的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是環境管理部門制定政策規章、規劃計劃和進行綜合決策的重要依據。現代儀器分析技術具有高靈敏度、高準確率、高分析效率的特點,已經成為監測環境污染物的重要手段。隨著科技的進步,環境監測理念、技術與裝置不斷更新,這也對環保工作者的知識技能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承擔著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的重要任務。環境監測實驗和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課程作為環境領域相關專業教育的核心課程,是連接環境監測理論與實踐的橋梁,也是本科生獲得基礎實驗技能、培養科研興趣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面對日趨復雜的環境污染問題,如何培養學生使之具備分析不同污染特征和根據不同監測目的來設計環境監測方案、選擇適宜的儀器分析技術,由“操作員”向“設計師”、“研究者”進步,也成為環境監測實驗課程教學面臨的新挑戰。 本教材共包括28個實驗。選題既覆蓋樣品前處理、滴定、比色、化學耗氧量測定、溶解氧分析、噪聲監測等環境監測經典實驗;又包括環境介質中典型新型污染物監測的前沿性綜合性實驗;此外,對環境監測工作中涉及的大型儀器分析技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力求兼顧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術和操作規范的訓練,以及對液相色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等常用大型儀器使用技能的傳授。結合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和優勢,我們在教材中還補充了對關鍵實驗操作和設備使用方法的演示視頻,希望通過對多媒體新型教材建設的探索創新,與兄弟院校的同仁共同提高環境監測實驗課程教學質量,不斷培育出既具有環境監測綜合實踐能力,又對污染監測前沿領域具有興趣和敏感性的環境保護領域專業人才。
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 作者簡介
汪磊,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基金委優青基金項目獲得者,環境污染過程與基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新型污染物的人體暴露與代謝轉化,復合污染的環境毒理效應,以及水、土壤環境中新型污染物的環境行為與新型監測技術。曾獲得2019年度國家海洋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201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典型化學品復合體系在多介質環境中的污染特征及生態效應”;首屆全國環境化學青年獎(2019年)。獲得國家基金委優青基金項目、天津市杰青項目,入選天津市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131創新人才第 一層次和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并擔任SCI期刊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亞洲副主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編委、Environmental Pollution微塑料專刊編委、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地學分會、環境化學分會委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10項。發表SCI論文70余篇,其中Environ Sci Technol論文15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