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74428
- 條形碼:9787511574428 ; 978-7-5115-744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本書特色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人民日報》刊發的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專版文章39篇,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等13個方面,分領域進行了深入闡述。
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目錄
一 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
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證 / 003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 010
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 014
二 在全面從嚴治黨上
開辟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 / 021
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 / 028
以高度政治自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 031
三??在經濟建設上
為民族復興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 037
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 / 044
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科學指引 / 047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
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 053
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突破 / 060
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 064
五??在政治建設上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071
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 078
全過程人民民主展現強大生命力 / 081
六??在全面依法治國上
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87
新時代司法體制改革成果豐碩 / 94
法治獲得感不斷增強 / 97
七??在文化建設上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 / 103
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 109
用根本制度保障文化建設 / 113
八??在社會建設上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119
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 126
創造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 129
九??在生態文明建設上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 137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 144
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 / 147
十??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
開創強軍事業新局面 / 153
人民軍隊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 / 160
毫不動搖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 / 164
十一 在維護國家安全上
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證 / 171
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 178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 181
十二??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上
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佳制度安排 / 189
夯實“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法治基石 / 196
弘揚愛國傳統 共謀民族復興 / 200
十三??在外交工作上
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207
承擔大國責任 展現大國擔當 / 214
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 / 217
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節選
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新理論成果,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認識的升華,是我們黨推進經濟理論創新的*新成果,為我國在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經濟建設領域推動一系列深層次變革性實踐。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戰略謀劃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集中對我國發展作出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經常性研究經濟工作,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經常召開會議,加強對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領中國經濟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前行。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經濟制度體系中具有基礎性決定性地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理論的重大突破。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制度保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黨的十八大后,黨中央提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全面科學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我國科技事業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解決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2015年以來,我國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提升產能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發揮了治本作用。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我們持續壯大實體經濟,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有效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力和韌性。適應數字化轉型趨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電商平臺、移動支付、網絡購物、跨境電商等領域持續創新,涌現出一批世界級企業。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作者簡介
人民日報理論部是人民日報社重要部門,負責人民日報理論版。理論版是人民日報重要版面,是學者和干部表達思想的窗口,包括人民要論、思想縱橫、大家手筆等欄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