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稅制(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42940
- 條形碼:9787121442940 ; 978-7-121-4429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稅制(第4版) 本書特色
(1)力求反映國內外稅制改革的新情況和稅制研究的新成果,突出各稅種的法律政策精神和重點、難點問題,突出現行稅制結構及其發展趨勢,在強化政策基本規則的前提下,收錄案例進行政策分析,挖掘政策法規的規律性,培養學生“夯實宏觀基礎以把握大局”的能力。 (2)運用例題、案例讓學生掌握稅收制度在實踐中的運用,使學生“熟悉微觀應用以提高技能”,在明確現行稅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把握相關運用。 (3)加入“思政小課堂”,將課程思政與專業融合,突出育人導向。 (4)貼合本科生的教學特點,注重與稅收理論、會計等相關課程的銜接,注意教材難易程度的把握,加入圖示和列表,用圖示解析難點,用列表歸納零散知識點。 (5)運用“小貼士”“小資料”等靈活形式讓學生了解相關實踐知識或關聯知識,強化知識體系的聯系性。 (6)每章都附有小結、關鍵術語和思考題,方便學生復習。 (7)配有部分知識點的視頻講解,掃描相應二維碼即可觀看學習。 (8)還配有電子課件和習題答案,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可免費下載。
中國稅制(第4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北京高等教育優質本科教材課件(重點)。本教材以市場經濟理論為基礎,對稅收制度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我國稅制模式的發展與完善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清晰的展示和通俗易懂的分析,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現行稅制導論、增值稅、消費稅、附加稅與煙葉稅、關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房產稅和車船稅、印花稅和契稅、車輛購置稅、船舶噸稅、環境保護稅,以及中國現行稅制的發展與展望。為突出育人效果,本書各章增加了思政小課堂。本書配有部分知識點的視頻講解,讀者可掃碼學習。本書提供可修改的電子課件和習題答案,讀者可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免費下載使用。 本書兼具理論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各專業,特別是財政學、金融學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各級財稅部門管理人員的學習參考用書。
中國稅制(第4版) 目錄
目 錄
第1章 中國現行稅制導論1
1.1 稅收制度及其構成要素1
1.1.1 稅收制度的概念1
1.1.2 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2
1.2 稅收分類9
1.2.1 按課稅對象的性質分類9
1.2.2 按稅負能否轉嫁分類9
1.2.3 按稅收管理權限分類9
1.2.4 按計稅標準分類9
1.2.5 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
分類10
1.2.6 按稅收收入形態分類10
1.2.7 按是否具有獨立的計稅
依據分類10
1.2.8 按存續時間的長短分類11
1.2.9 按是否具有特殊目的
分類11
1.2.10 按稅收負擔的確定
方式分類11
1.3 稅制結構12
1.3.1 稅制結構的概念12
1.3.2 影響稅制結構的主要
因素12
1.3.3 不同稅制結構及其特點13
1.3.4 我國現行稅制結構狀況14
本章小結15
關鍵術語15
思考題15
第2章 增值稅16
2.1 增值稅的概念、特點和類型16
2.1.1 增值稅的概念16
2.1.2 增值稅的特點18
2.1.3 增值稅的類型19
2.2 征稅范圍與納稅義務人20
2.2.1 征稅范圍20
2.2.2 納稅義務人23
2.3 稅率24
2.3.1 增值稅稅率的基本類型24
2.3.2 我國增值稅稅率的規定24
2.4 增值稅的主要稅收優惠26
2.4.1 起征點26
2.4.2 對小微企業的免征增值稅
規定26
2.4.3 主要減免稅規定26
2.5 增值稅計稅方法的一般規定27
2.5.1 一般計稅方法27
2.5.2 簡易計稅方法27
2.5.3 扣繳計稅方法27
2.6 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28
2.6.1 銷項稅額的計算28
2.6.2 進項稅額的計算32
2.6.3 應納稅額的計算39
2.7 簡易計稅方法應納稅額的
計算42
2.7.1 簡易計稅方法計稅規則42
2.7.2“營改增”后的一般納稅人
按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
規定44
2.8“營改增”與不動產有關的
稅額計算46
2.8.1 轉讓不動產增值稅征收
管理46
2.8.2 提供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
增值稅征收管理48
2.8.3 跨縣(市、區)提供建筑
服務增值稅征收管理50
2.8.4 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自行
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增值
稅征收管理51
2.9 進口貨物征稅53
2.9.1 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及
納稅人53
2.9.2 進口貨物應納增值稅的
計算54
2.10 出口貨物退(免)稅55
2.10.1 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
政策與方法55
2.10.2 出口貨物的退稅率56
2.10.3 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
依據57
2.10.4 增值稅免抵退稅的計算58
2.10.5 增值稅免退稅的計算61
2.1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
期限與納稅地點62
2.11.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62
2.11.2 納稅期限63
2.11.3 納稅地點64
2.12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及
管理65
2.12.1 專用發票開具范圍65
2.12.2 購買方善意取得虛開的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條件
及處理65
本章小結66
關鍵術語66
思考題66
第3章 消費稅68
3.1 消費稅的概念和特點68
3.1.1 消費稅的概念68
3.1.2 我國消費稅的特點68
3.1.3 我國消費稅的沿革69
3.1.4 我國消費稅的作用69
3.2 征稅范圍、納稅義務人與
納稅環節71
3.2.1 征稅范圍71
3.2.2 納稅義務人71
3.2.3 納稅環節72
3.3 稅目與稅率73
3.3.1 消費稅稅目73
3.3.2 消費稅稅率75
3.4 計稅依據78
3.4.1 生產銷售應稅消費品78
3.4.2 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80
3.4.3 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81
3.4.4 進口應稅消費品82
3.4.5 其他82
3.5 應納稅額的計算83
3.5.1 應納稅額計算的基本
規定83
3.5.2 應納稅額計算的具體
規定84
3.6 消費稅的申報與繳納87
3.6.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87
3.6.2 納稅期限88
3.6.3 納稅地點88
本章小結89
關鍵術語89
思考題89
第4章 附加稅與煙葉稅91
4.1 城市維護建設稅91
4.1.1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概念和
特點91
4.1.2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主要
征收制度91
4.2 煙葉稅94
4.2.1 煙葉稅的概念和特點94
4.2.2 煙葉稅的主要征收制度95
本章小結96
關鍵術語96
思考題96
第5章 關稅97
5.1 關稅的概念、特點和分類97
5.1.1 關稅的概念97
5.1.2 關稅的特點97
5.1.3 關稅的分類98
5.2 關稅的征稅對象與納稅人98
5.3 進出口稅則99
5.3.1 稅則歸類99
5.3.2 稅率及運用99
5.4 原產地規則100
5.5 關稅的完稅價格和稅額
計算101
5.5.1 一般進口貨物的完稅
價格101
5.5.2 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
價格103
5.5.3 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104
5.5.4 關稅的稅額計算104
5.6 關稅的減免105
5.7 行李及郵遞物品進口稅105
5.8 關稅的征收管理105
本章小結106
關鍵術語106
思考題107
第6章 資源稅108
6.1 資源稅的概念、特點和
作用108
6.1.1 資源稅的概念108
6.1.2 資源稅的特點108
6.1.3 資源稅的作用109
6.2 納稅義務人與征稅范圍110
6.2.1 納稅義務人110
6.2.2 征稅范圍110
6.3 稅目與稅率111
6.3.1 稅目與稅率的基本規定111
6.3.2 稅目與稅率的注意事項113
6.4 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
計算113
6.4.1 從價定率計征資源稅的
稅額基本計算113
6.4.2 應納稅額的計算114
6.5 稅收優惠115
6.5.1 免征資源稅115
6.5.2 減征資源稅115
6.6 資源稅的申報與繳納116
6.6.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116
6.6.2 納稅期限116
6.6.3 納稅環節和納稅地點116
6.7 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
辦法117
6.7.1 納稅義務人117
6.7.2 稅率117
6.7.3 應納稅額的計算118
6.7.4 稅收減免118
6.7.5 征收管理118
本章小結119
關鍵術語119
思考題119
第7章 土地增值稅120
7.1 土地增值稅的概念和特點120
7.1.1 土地增值稅的概念120
7.1.2 土地增值稅的特點121
7.2 納稅義務人與征稅范圍121
7.2.1 納稅義務人121
7.2.2 征稅范圍和征稅范圍的
界定122
7.2.3 若干具體情況的判定122
7.3 稅率125
7.4 計稅依據和稅收優惠125
7.4.1 計稅依據125
7.4.2 稅收優惠128
7.5 應納稅額的計算128
7.6 土地增值稅的預交和清算129
7.6.1 土地增值稅的預交129
7.6.2 土地增值稅的清算129
7.7 土地增值稅的申報與繳納132
7.7.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132
7.7.2 納稅期限132
7.7.3 納稅地點133
本章小結133
關鍵術語133
思考題133
第8章 企業所得稅135
8.1 企業所得稅的概念、特點和
作用135
8.1.1 企業所得稅的概念135
8.1.2 企業所得稅的特點135
8.1.3 企業所得稅在我國的
沿革136
8.1.4 企業所得稅的作用137
8.2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和
征稅對象138
8.2.1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
義務人138
8.2.2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139
8.3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139
8.4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
所得額140
8.4.1 企業所得稅的收入總額141
8.4.2 企業所得稅的扣除項目145
8.4.3 虧損的彌補151
8.5 資產的稅務處理152
8.5.1 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153
8.5.2 生物資產的稅務處理154
8.5.3 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154
8.5.4 長期待攤費用的稅務
處理155
8.5.5 存貨的稅務處理156
8.5.6 企業投資資產的計價
規定156
8.5.7 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
差異的處理157
8.6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所得稅
處理157
8.6.1 資產損失的定義157
8.6.2 資產損失的確認158
8.6.3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158
8.7 企業重組的所得稅處理160
8.7.1 企業重組的相關概念160
8.7.2 企業重組業務的所得稅
處理161
8.7.3 企業清算的相關規定162
8.8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162
8.8.1 企業的主要稅收優惠
規定162
8.8.2 非居民企業稅收優惠
規定166
8.9 企業所得稅的稅額計算166
8.9.1 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
計算166
8.9.2 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
計算168
8.9.3 境外已納稅額的抵免170
8.10 特別納稅調整172
8.10.1 關聯方業務往來的基本
涉稅規則172
8.10.2 轉讓定價方法管理174
8.10.3 預約定價方法管理174
8.10.4 一般反避稅管理175
8.10.5 其他重要規定175
8.11 企業所得稅的申報與繳納176
8.11.1 納稅年度176
8.11.2 稅款繳納176
8.11.3 納稅地點177
8.11.4 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
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177
本章小結178
關鍵術語178
思考題178
第9章 個人所得稅180
9.1 個人所得稅的概念和特點180
9.1.1 個人所得稅的概念180
9.1.2 個人所得稅的特點181
9.2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182
9.2.1 居民納稅義務人183
9.2.2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183
9.3 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83
9.4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項目183
9.4.1 工資、薪金所得183
9.4.2 勞務報酬所得184
9.4.3 稿酬所得184
9.4.4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85
9.4.5 經營所得185
9.4.6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186
9.4.7 財產租賃所得186
9.4.8 財產轉讓所得186
9.4.9 偶然所得186
9.5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187
9.5.1 累進稅率187
9.5.2 比例稅率188
9.6 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和
稅額計算188
9.6.1 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188
9.6.2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
納稅額的計算191
9.6.3 非居民個人四項所得應
納稅額的計算193
9.6.4 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
計算194
9.6.5 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
計算197
9.6.6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
計算197
9.6.7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
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199
9.7 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200
9.7.1 免稅項目200
9.7.2 暫免征稅的主要項目201
9.7.3 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
所得稅的項目202
9.8 境外已納稅款的扣除202
9.9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與繳納203
9.9.1 自行申報納稅203
9.9.2 代扣代繳稅款204
9.9.3 納稅地點208
本章小結208
關鍵術語208
思考題208
第10章 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
占用稅210
10.1 城鎮土地使用稅210
10.1.1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概念和
特點210
10.1.2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主要
征收制度211
10.2 耕地占用稅215
10.2.1 耕地占用稅的概念和
特點215
10.2.2 耕地占用稅的主要征收
制度215
本章小結218
關鍵術語218
思考題218
第11章 房產稅和車船稅219
11.1 房產稅219
11.1.1 房產稅的概念和特點219
11.1.2 房產稅的主要征收
制度219
11.2 車船稅223
11.2.1 車船稅的概念和特點223
11.2.2 車船稅的主要征收
制度224
本章小結228
關鍵術語228
思考題228
第12章 印花稅和契稅230
12.1 印花稅230
12.1.1 印花稅的概念和特點230
12.1.2 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231
12.1.3 稅目與稅率231
12.1.4 計稅依據與稅額計算232
12.1.5 稅收優惠233
12.1.6 繳納方法與納稅申報233
12.2 契稅234
12.2.1 契稅的概念和特點234
12.2.2 納稅人234
12.2.3 征稅范圍234
12.2.4 稅率、計稅依據和稅額
計算235
12.2.5 稅收優惠236
12.2.6 申報與繳納236
本章小結237
關鍵術語237
思考題237
第13章 其他各稅238
13.1 車輛購置稅238
13.1.1 車輛購置稅的概念和
特點238
13.1.2 車輛購置稅的主要
征收制度238
13.2 船舶噸稅241
13.2.1 船舶噸稅的概念和
特點241
13.2.2 船舶噸稅的主要征收
制度242
13.3 環境保護稅243
13.3.1 環境保護稅的概念和
特點243
13.3.2 環境保護稅的主要征收
制度244
本章小結247
關鍵術語247
思考題247
第14章 中國現行稅制的發展與
展望248
1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
至改革開放之前的稅制
建設248
14.1.1 1949—1953年,新中國
稅制的初步建立248
14.1.2 1958年,簡化稅制,
試行工商統一稅250
14.1.3 1973年,工商稅制的
進一步簡化251
14.2 20世紀80年代的稅制
改革252
14.2.1 1980—1982年,初步
建立涉外稅收制度252
14.2.2 1983年和1984年,兩步
利改稅的實施253
14.3 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稅制
改革255
14.3.1 1994年稅制改革的指導
思想和遵循原則255
14.3.2 1994年稅制改革的主要
內容256
14.3.3 1994年稅制改革成功
奠定了我國現行稅收
制度的基礎257
14.4 2003年開始啟動的新一輪
稅制改革258
14.4.1 新一輪稅制改革的
動因258
14.4.2 新一輪稅制改革的指導
原則和主要內容261
14.4.3 2003年以來稅制改革的
主要內容262
14.5 2009年開始實施的結構性
減稅政策271
14.5.1 結構性減稅的概念及
提出的背景271
14.5.2 結構性減稅的內容272
中國稅制(第4版) 作者簡介
劉穎,首都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教授,中國稅收籌劃研究會副秘書長 ,北京市地方稅務學會常務理事 ,豐臺區財政學會副會長。曾在《北京稅務》、《北京財會》、《北京經濟瞭望》、光明日報出版社、臺灣工商時報發表多篇論文及文章。主要著作:《注冊會計師考試考點精講及經典自測題庫(稅法)》、《注冊會計師考試應試指導及全真模擬測試(稅法)》、《 注冊會計師考試練習題庫(稅法)》。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