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近代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4413
- 條形碼:9787568084413 ; 978-7-5680-844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史 本書特色
▼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近代史著述精選集,百年暢銷不衰的國史讀本。 本書為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近代史著述精選集,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說》《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日俄戰爭》《國恥小史》六篇。多為呂先生執教講義。本版采取選編方式,既有系統性的通代研究,有專題性的探討,也有通俗性的普及讀本,呈現一個完整又立體的中國近代史。此六篇非常明顯了展現了呂先生的治史史觀,既能體現呂先生近代史研究的特色,亦可幫助讀者了解近代史事的全貌。 ▼本版在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張耕華教授的指導下,刪選篇章,增加導讀,以及插圖和手稿。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張耕華長期致力于呂思勉遺著的整理工作,對呂思勉著作有極深的研究。本版印制,在張耕華教授指導下選入能代表呂先生近代史研究特色的篇章,張耕華教授撰寫導讀,引導讀者了解、閱讀本書,領悟歷史和文本本身的精妙。張耕華教授還提供了呂思勉先生各時期的照片、手稿,此次出版一并付印,留給讀者緬懷先生,和感受先生嚴謹的寫作、治學精神。 ▼精裝印制,設計大氣典雅,采用大開本大字體,既可親子護眼閱讀,又有收藏價值。 呂思勉著作受制于體量龐大,市面上多采用小開本小字號設計以節約成本。本書采用大開本大字體設計,極大提高了閱讀舒適度,既不傷眼,還可隨書記錄筆記,且適合親子閱讀。同時精裝印制,設計大氣典雅,極有收藏價值。
中國近代史 內容簡介
本書為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近代史著述精選集,包括:《中國近代史講義》《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世史前編》《中國近百年史概說》《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日俄戰爭》《國恥小史》六篇。既有以時間為線的歷史發展,政治革新,也有就某一歷史的鋪展詳述,呂先生以史家之筆,對中國近代史做了一個完整又立體的敘述,舉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無不細致入微,是讀者了解中國近代史的推薦閱讀經典之作。 本書各部分雖作于不同時期,但均在抗戰時期,呂先生在創作中將自己的史觀與民族命運相結合,呈現出先生對中華民族命運的樂觀和自信,字里行間喚起大家進一步抵抗侵略。張耕華教授在導讀中對創作過程和文本結構、呂先生文史觀做了詳細敘述,對讀者了解和領悟本書大有裨益。
中國近代史 目錄
一緒論
二中西交通之始
三傳教之始
四康雍乾三朝與俄國交涉
五清代之盛衰
六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七道光以前煙禁
八燒煙及中英戰事
九江寧和議
十鴉片戰爭之役評論
十一五口通商后廣東中英交涉
十二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十三戊午、庚申和約大要
十四中俄咸豐戊午、庚申兩約
十五同光中俄交涉
十六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十七各國立約交涉
十八革新之漸
十九日本立約及臺灣生番事件
二十英人《芝罘條約》
二十一法越之役
二十二英緬之役
二十三英謀西藏
二十四中日之戰與馬關條約
二十五港灣之租借
二十六戊戌政變及庚子義和團
二十七俄占東三省及日俄之戰
二十八清末外交情勢
二十九改革政體之動機
三十清之亡及民國成立
三十一民國以來之政局
三十二民國以來之外交
中國近世史前編
一論中國近世史的性質
二入近世期以前中國的情形
三中西的初期交涉
四鴉片戰爭和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五漢族的光復運動
中國近百年史概說
一總論
二中西交涉之初期
三鴉片戰爭前之國內情形
四外力侵入時代中國之情形
五變動中之中國
六國民政府之北伐
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
一商業篇
二財產篇
三征榷篇
四官制篇
五選舉篇
六刑法篇
七學校篇
日俄戰爭
一東北形勢總論
二日俄開戰之原因
三日俄戰前之交涉
四日俄兩國戰前之形勢
五日俄戰事上
六日俄戰事下
七日俄和議
八日俄戰事與中國之關系
九日俄戰役之結果及戰后情勢之變遷
十結論
國恥小史
一現在對外情形
二歐洲各國之形勢及其東來之歷史
三英國兩次遣使
四鴉片之輸入
五鴉片戰爭
六廣州之役
七京師初陷
八中俄伊魿交涉
九法據安南
十英滅緬甸及暹羅獨立
十一中日之戰
十二中俄密約及各國租借軍港
十三京師再陷
十四日俄之戰及朝鮮滅亡
十五英兵入西藏
中國近代史 節選
一 緒論 《史記·六國表》曰:“傳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此為研究歷史當略古詳今之注腳。蓋事易見而理難明,自謂能明原理者,往往所執仍系實事,事已過去而猶欲強而行之,則泥古之禍作矣。世之侈談皇古以及理想太高者,其不可用即由于此。然則歷史知識信莫貴于現世矣。 史事前后相因,又彼此皆有關系,欲強分之,正如抽刀斷流,不可得斷一事也。欲求其原因,非謂全宇宙皆其因不真,欲求其結果,亦非謂全宇宙皆其果不確也。然事之真相難窮,而人之知識有限,就凡人識力所及,原因結果,要不能無親疏之分,然則舉吾儕認為與現在有直接關系之事,搜集而研究之,夫固未為不可也。所謂近世史者,其義如此。然則近世史當自何時始邪? 中國歷史可劃分三大時期。羲、農、巢、燧利物前民,文化由來,遐哉尚矣,雖書闕有間,傳說要非盡虛誣,此為自草昧入文明之世,一也。孔子刪《書》,斷自唐虞,史公作《記》,始于黃帝,惇史留詒,蓋自茲始。斯時部落林立,異族錯居,以累代之盡力經營,而林立者始漸合并,錯居者始漸同化,至于嬴秦,遂胥宇內而為郡縣,此自分裂入統一之世,二也。自秦迄今二千余年,就大體言之,疆域實無甚變更,政治亦無甚根本變動,四方異族程度皆較我為低,雖亦有時憑恃武力,薦居上國,至于聲明文物,終不得不舍其故有者而從我。一再傳后,其族且與我同化,泯然無跡焉。文化足以裨益者,惟一印度,亦僅及神教哲學而止耳,此為閉關獨立之世,三也。自歐人東來,而局面乃一變,其文化既與我大異,政治兵力亦迥非前此異族之比,我國受其影響,遂至凡事皆起變化,此為現在所處之時期,就此時期之事而講述之,此則所謂近世史者也。其中又可分為二期:一自歐人東來,至清末各國競劃勢力范圍止,此為中國受外力壓迫之時代;一自戊戌變政起,訖于現在,此則中國受外力壓迫而起反應之時代也。
中國近代史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中國現代史學家、國學大師,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開通史著述新紀元”的歷史學家,其治史“博通各時代,周贍各領域”,與錢穆、陳垣、陳寅恪并稱為現代中國“史學四大家”。 導讀介紹: 張耕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從事史學理論、史學史和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又致力于呂思勉遺著的整理工作,已整理出版呂思勉文集十余種。著有《史學大師:呂思勉》、《歷史學的真相》等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