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生(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4494
- 條形碼:9787576024494 ; 978-7-5760-244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生(精) 本書特色
2019年普利策詩歌獎得主弗羅斯特·甘德新作。 《相伴》續篇,對親密關系和生態環境的永恒探索。 森林、田園、海洋、山脈、荒地,呈現多元生態意象。 中英雙語對照。獨角獸文庫,典雅精裝。 1.美國當代著名詩人、2019年普利策詩歌獎得主弗羅斯特·甘德新作。引進出版。 2.《相伴》側畔,《新生》萌芽,詩行續寫死與生。《相伴》關注詩人的家庭親密關系,甘德在詩作中悼念曾經相濡以沫的亡妻,記錄陪伴患阿爾茲海默癥的母親的日子,真摯感人。在《新生》中,甘德開始關注生態環境中的親密關系,物種之間互生共存,構成生生不息的生態鏈,主題更加龐大繁復。 3.收錄泰米爾古典文學專家N.馬努·查克拉瓦西介紹“桑格姆聲學”的文章,關于時間、空間和人類自我的融合。 在*為親密的關系中,我們不是經常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以及所有的身份都可以相融組合嗎? ——弗羅斯特·甘德 甘德的包容性和包羅萬象的眼光超越了空間和時間的等級性壓迫,因此具有永恒的品質。 ——N.馬努·查克拉瓦西(文學評論家)
新生(精) 內容簡介
《新生(精)》是甘德2019年普利策獲獎詩集《相伴》的續篇。在這本關于生態和愛情的詩集里,甘德探索了我們所在歷史時刻的緊迫性,以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自然之間相依相輔的親密關系。與知名真菌學家實地考察,甘德把人類的親密關系與構成地衣的物種間的共生合作聯系起來。詩集延續前作,中英雙語,同時還收錄了泰米爾古典文學專家的后記以及甘德自己拍攝的加州紅木林照片,配以甘德本人朗誦詩歌及田野考察中制作的多媒體影像素材,是一本內容豐富詳實又有創新意義的詩集。
新生(精) 目錄
晨曲
靠我們自己
新生
桑格姆聲學
森林
流浪海洋
在山中
田園
荒蕪之地(給圣羅莎)
晨曲 二
靠我們自己 二:散落世界的持續存在
新生 二:太浩國家森林
桑格姆聲學 二
大火后的森林
大海:在波利納斯沖夜浪
在山中,普萊瑟縣
田園
荒蕪之地
晨曲 三
靠我們自己 三:看清事物
新生 三:步行環繞塔瑪佩斯山
加州紅木
王紅公的小屋
“桑格姆聲學:時間、空間和人類自我的融合” -N. 馬努??查克拉瓦西
外一篇
“過往的未來:煤礦開采——中美詩歌與環境危機” -弗羅斯特 ??甘德
新生(精) 節選
新生 地衣共生菌剛開始包圍 共生光合物,兩者皆蛻變 成其他事物,自己的生命 和有爭議的相互性,新生, 海藻細胞被束縛在簇群中 你用三鏡頭的珠寶寸鏡來檢查 臍帶地衣、磐石地衣的附著根, 接著是愛好和平的鵝膏菌 蜂擁周圍的是一種沒有肛門的螨蟲 然后是美味的雞油菌,別名叫死亡號角 干旱時的極度吝嗇 讓地衣繼續生存下去 露水與霧氣一樣的 零星事件,天鵝絨般的 絨毛和潮濕的皮層 我用拇指在手指間揉碎橡樹苔, 讓它的甜香在我撫摸你的喉嚨時 一直留在你的皮膚上,香氣久久地 不散去,讓人回憶起在砂巖懸崖上 看到旭日地衣 盡管殼狀地衣喜歡 腐爛,但流浪地衣都具有 吸濕性,孢子噴出 在入侵的前線 薄壁開裂 如果食草動物吃了狼地衣,它們 就會死亡,食肉動物吃了狼地衣, 它們就會在痛苦中痙攣而死,唯一的 例外是老鼠,而地衣的生死 卻幾乎不能分辨出來 食地衣的螨蟲 干裂糞便揚起的纖維 引發了樵夫濕疹, 伐木工人的禍害, 深陷鋸雪松時的甜蕨中 有水的情況下,共生光合物會膨脹 光合作用的生物體會變得僵硬 數小時在黑暗中呼吸,精液般的嫩玉米氣味 變成了片狀蘑菇的形態 在空化的共質體中,孢子松動 進入伸長區,潛鳥嗚咽的夜晚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這片森林的邊緣, 在一棵枯死的橡樹下 根腐菌閃閃發亮,樹發光的 根莖反射在一只覓食的浣熊眼里, 不過,它還沒有發現我們 潮濕的空氣幽靈般地跟著 我們從樹林里走出來 望著田野那邊**條 房子亮著燈的小道,它暗淡的 錫金的光環被濕濕的霧氣蓋住 冬蟲夏草——你褐色的眼睛在雨水中 變得柔和,遠看帶著熒光 ——幾天后 消融成了黏液,無論我們認為我們 所跟著的是什么,它都跟著我們,它 的意圖與我們的無關
新生(精) 作者簡介
弗羅斯特·甘德,美國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學者,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擁有地質學和英語文學學位,曾任教于哈佛大學,現為布朗大學文學藝術與比較文學榮休教授。2019年憑借詩集《相伴》榮獲普利策詩歌獎。此外,甘德還翻譯了大量拉丁美洲和西班牙詩人的著作,合譯過日本詩人吉增剛造和野村喜和夫的詩集,并致力于向西方世界推介多多、歐陽江河、翟永明、王寅等中國當代詩人的詩歌。 我出生在莫哈韋沙漠。我去過也寫過很多別的沙漠,如利比亞的撒哈拉、中國的戈壁、智利的阿塔卡馬、美國的索諾拉、印度的塔爾等。像空白的一頁,沙漠讓我徹底謙卑。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讓沙漠或是文學那一頁變得更好。 我和一位偉大的詩人C. D. 萊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她是我見過的具美德、慷慨、誠實、熱心的人。我們在物質世界里的感官生活和書本里的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我成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對翻譯著迷。即使在小時候,我的閱讀也很國際化;翻譯過來的童話和神話培養了我的想象力。 中國的古典詩詞對我的影響巨大。近二十年來,我有幸推介過一批中國當代詩人的作品。我(跟人)合譯過日本詩人吉增剛造和野村喜和夫的作品,還譯介過許多拉丁美洲和西班牙詩人,尤其是西班牙語女詩人的作品。 我一直對和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有興趣,如電影、攝影、陶藝和雕塑等。我覺得這種合作就是我所希望的開放敏感地生存在這世上的方式。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