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原倫理的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53917
- 條形碼:9787567653917 ; 978-7-5676-53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原倫理的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原倫理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其基本概念、核心精神、與社會發展關系、傳播策略、文化意義及相關研究等內容,為新時代中原倫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借鑒。本書對中原倫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的積極探索,契合了人們對于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需要,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中原倫理的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研究 目錄
**節 “中原”概念的界定
一、作為自然地貌的“中原”
二、作為地理概念的“中原”
三、作為文化意義的“中原”
第二節 中原倫理與中原文化
一、“倫理”釋義
二、中原文化的相關概念
三、中原倫理與中原文化的關系
第三節 中原倫理的區域形態
一、豫中倫理文化
二、豫東倫理文化
三、豫南倫理文化
四、豫西倫理文化
五、豫北倫理文化
第四節 中原倫理的歷時形態
一、遠古及夏商周時期:“天下之中”的地域倫理
二、漢唐宋時期:“鼎立中原”的國家倫理
三、宋元明清時期:“沿襲基因”的地域倫理
第二章 中原倫理的深度闡釋
**節 中原倫理的思想根源
一、道家倫理
二、儒家倫理
三、法家倫理
四、佛教倫理
第二節 中原倫理的基本內涵
一、中原倫理的社會內涵
二、中原倫理的政治內涵
三、中原倫理的經濟內涵
四、中原倫理的文化內涵
第三節 中原倫理的核心精神
一、中原倫理的中庸精神
二、中原倫理的和諧精神
三、中原倫理的正義精神
……
第三章 國家戰略下中原倫理的內涵創新
第四章 新時代中原倫理傳播的策略創新
第五章 中原倫理創新發展的社會建構意義
第六章 中原倫理的其他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原倫理的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研究 節選
《中原倫理的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研究》: 一、遠古及夏商周時期:“天下之中”的地域倫理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原又稱中土,這是相對于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而言的,在華夏大地上處于“天下之中”的位置,并與“四夷”一起共同構成“天下”。中原地區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具有在遠古時期與上古時期成為文化核心地區的獨特優勢。這里山川平原相間、河流密布,水源豐富、土壤肥沃,便于農業生產,利于生活穩定;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這里的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料。這樣的自然環境優勢使中原地區較早形成了文明程度更高的地域文化與倫理規范,并昭彰其在文化上的強大吸引力、聚合力與向心力。 在遠古時代,中原地區便孕育出了一定的文明成果。許昌靈井、安陽小南海、新密李家溝等考古遺存,證明了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這一地區生產生活就十分活躍了。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環嵩山區域就形成了裴李崗文化聚落群,其以嵩山為中心,遍及河南全境,從現存考古遺跡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周邊地域文化發展繁榮,如關中的老官臺文化、環泰山地區的后李文化、浦陽江流域的跨湖橋文化等,這彰顯了中原文化作為區域文化的強大聚合力。 同時,初具形態的以裴李崗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與中原倫理,有著極強的包容性與適應能力,促進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在山西、陜西、山東、湖北等地的文化遺存中,都能夠看到裴李崗文化的影子。在裴李崗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仰韶文化,也不斷與不同地域文化進行著互動,并對其產生一定影響,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早期的“華夏文化圈”。此后,在仰韶文化晚期,不同地域文化在中原地區實現了匯聚與融合,如東方大汶口文化的西進、南方屈家嶺文化的北漸等,這些文化的匯聚與融合塑造著有容乃大、具有強凝聚力與向心力的中原文化,進一步促進了中華文明與早期國家在中原地區的形成,“天下之中”的地域文化與倫理形態初現端倪。 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中原地區率先進入文明時代。夏朝的政治中心為環嵩山地區,現在考古中發現的王城崗遺址、二里頭遺址都是夏王朝都城遺址。在這些遺址中我們不僅發現了規模宏大的都城遺存,還發現有宗教祭祀活動的痕跡,以及大規模的手工業作坊遺跡。夏朝之后的商朝,其都城遺址也都在中原地域之內,形成了以中原為中心、輻射周邊的新的王朝。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產生于商朝晚期,是中國*早的成熟漢字,也是華夏民族的核心文化基因,象征著一個王朝興盛的歷史。 在夏商時期,中原地區無論是在地理位置還是政治影響等方面,都始終處于重要地位。中原文化也不斷與其他地域的文化進行交流與融合,在此過程中,其文化優勢不斷彰顯。 西周時期,在周公的主持下,開始建造以洛邑為都城的周朝,洛陽成為西周王朝東都之所在,洛陽再一次在政治與文化上確立了“天下之中”的地位。同時,為加強地方統治,西周王朝先后分封衛、魯、晉等諸侯國,這些侯國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即中原地區。這一時期也是中原倫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周公為維護王朝統治,在中原地區率先發展并推廣了“周禮”。三門峽虢國墓地遺址發掘出的列鼎、編鐘、編磬,以及墓地中墓主使用的覆面、玉衣的禮制等,無不顯示著倫理制度在這一時期初步形成。 ……
中原倫理的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劉東陽,傳播學碩士,副教授,中國倫理學會會員,2020年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河南賽區評委,2021年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銅獎指導教師。現為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廣告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研究領域為文化傳播與社會發展,主持省級項目2項、廳級項目7項,發表學術論文30篇。 王留番,文學碩士,講師。現為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新聞傳媒學院教師,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學與文化,主持及參與省廳級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14篇。 趙慧彩,新聞學碩士,講師。現為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新聞傳媒學院教師,研究領域為新聞傳播實務,主持及參與省廳級項目13項,發表學術論文13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