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讀懂元典:《尚書》與中國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2587
- 條形碼:9787522202587 ; 978-7-5222-0258-7
- 裝幀:6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元典:《尚書》與中國文化 本書特色
《尚書》為“五經”之一,乃“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具有“與天地為終始”的神圣地位,是歷代帝王和士大夫牧民治國的政治和倫理軌范,是中國古代社會道統、政統、學統的根基所在。無論《尚書》作為中國古典學術和政治的群經之首、百家之冠,還是現代學術視域中*早的歷史文獻,它都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 《尚書》被學界公認為我國*古老的史書、政書、文章匯編,是我國*早的一部歷史文獻,是研究夏、商、周史事的**手文獻資料,是研究我國古代語言、文字、文學、哲學、文化思想、神話、社會生活乃至天文、地理、土壤、物產等的重要史料,它保存了我國古代珍貴的人文、自然科學資料。 本書從“尚書源流”“尚書與現代生活”“尚書與中國傳統政治”“尚書與中國傳統思想”“尚書與中國傳統法制”“尚書與中國史學”,幾個板塊,把《尚書》基本講透了,本書的優點是系統性、完整性和在學術上的創新性,特別適宜結合市面上的文白對照本《尚書》閱讀。
讀懂元典:《尚書》與中國文化 內容簡介
《尚書》為“五經”之一,乃“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具有“與天地為終始”的神圣地位,是歷代帝王和士大夫牧民治國的政治和倫理軌范,是中國古代社會道統、政統、學統的根基所在。無論《尚書》作為中國古典學術和政治的群經之首、百家之冠,還是現代學術視域中早的歷史文獻,它都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
讀懂元典:《尚書》與中國文化 目錄
《書》與《尚書》
《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
《偽古文尚書》的現世及其辨識
《尚書》與現實生活
內容提要
《尚書》的傳播歷程
現實生活中的《尚書》
《尚書》與中國傳統政治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尚書》與中國
德治傳統
“上帝引逸”——《尚書》與古代的勤政愛民
“明明揚側陋”——《尚書》與古代的賢人政治
《尚書》與中國傳統思想
“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尚書》與君權神授學說
“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尚書》與家天下觀念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尚書》與傳統民本思想
《尚書》與中國傳統法制
“雖畏勿畏,雖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尚書》與古代的德主刑輔
“輕重諸罰有權。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
有倫有要”——《尚書》與傳統刑罰靈活原則
《尚書》與中國史學
“我不可不監(鑒)于有夏,亦不可不監(鑒)
于有殷”——《尚書》與傳統史學中的鑒戒意識
《尚書》在傳統史學中的地位
主要參考書目
讀懂元典:《尚書》與中國文化 作者簡介
姜建設,男,1959年生,河南西峽人,歷史學博士。先后任鄭州大學文博學院副院長、歷史與考古系主任、教務處長等職,任河南省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史學會理事,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