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貨幣論 第二卷 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1461
- 條形碼:9787500171461 ; 978-7-5001-714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貨幣論 第二卷 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精裝) 本書特色
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是不斷成長的,我們需要的是理論與現實的相互闡釋,相互呼應。傳統的貨幣理論發揮著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在新的經濟大環境下,我們也需要新的貨幣理論框架來補充、拓展對新的貨幣現象的認識。 《貨幣論(第二卷):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借用流體力學描述中央銀行的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出了三個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證明了貨幣政策傳導的內摩擦、貨幣與財政互為SPV、貨幣超級中性等定理,對貨幣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推動力。 這不僅僅是一部系統的貨幣理論專著,更為我國乃至全球貨幣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貢獻了與時俱進、不斷迭代的貨幣研究方法。
貨幣論 第二卷 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精裝) 內容簡介
基于中央銀行的發展變革與貨幣政策操作的歷史和現實,延續**卷貨幣循環的理論認識,本卷構建了一個流體力學貨幣政策理論體系,提出三個認識貨幣政策和中央銀行職能的全新視角:**,貨幣的時間價值是中央銀行關注的全部內容;第二,基于分散化決策的經濟社會秩序的貨幣政策,其作為政策完全是一種基于“微觀決策—宏觀響應”的特殊政策系統,其自由度遠遠低于其他幾乎一切政策;第三,貨幣政策實際上類似一個受內部摩擦和外部壓力共同作用的流體動力學系統,人們所期望的效果往往與其他政策效果相比具有更強的不確定性。基于本書的分析框架,本書提出并證明了貨幣政策傳導的內摩擦、貨幣與財政互為SPV、宏觀審慎管理內嵌于貨幣政策、貨幣超級中性等定理,并且資產價格也只是一層貨幣面紗。
貨幣論 第二卷 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精裝) 目錄
貨幣論 第二卷 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精裝) 節選
序言 貨幣經濟學的責任 貨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站在理論研究的角度,如果我們沿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普遍認識——“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那么,似乎沒有其他任何一種商品足以如貨幣那樣被單列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學分支。站在任何一個經濟參與者角度,貨幣存量變化和利率波動往往被認為是引致其他各個市場聯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關于貨幣的研究總是牽動經濟學研究者的神經。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自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貨幣數量論、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和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等早期貨幣理論,至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和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貨幣主義,延伸至*近的《現代貨幣理論》,貨幣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豐碩,推動著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的波浪式創新。當然,所有的創新都在實際上起到了兩個基本作用:**,更好地解釋貨幣經濟世界的實際;第二,更好地運用貨幣工具促進實體經濟健康平穩運行。我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工作期間的學生和同事陸磊, 以及陸磊的博士研究生劉學撰寫的《貨幣論》也是出于上述兩個目的而作出的努力。 一 對貨幣的認知是持續演進的。科學解釋貨幣經濟的實際運行,就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稍有不慎,就會使貨幣經濟學乃至整個經濟學基本理論陷于難以“自洽”的邏輯陷阱。長期以來,我們相信“貨幣是特殊的商品”。從貨幣史角度看并不錯,的確,一系列的考古事實證明了貨幣是從某些商品中演化而成的。但是,如果我們仍然把貨幣作為商品對待,則在認識上必然落后于近現代乃至當前發生的一系列的貨幣金融現象。如陸磊和劉學所論證的,商品與貨幣之間的交易,是為了未來再度發生的貨幣與商品之間的交易,因此,貨幣是“未來效用索取權的符號”,由此可以部分解釋貨幣從貴金屬轉向紙幣,由紙幣轉向存款賬戶數字,再由存款貨幣(廣義貨幣)向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演進的過程。貨幣史的演進,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貨幣材質的演進,而材質變化這一表象背后,不變的是“貨幣持有者對該符號具有的未來索取權的信任”。這種信任關系,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可以被公認為貴金屬,在人類治理體系依賴于國家和組織的時代可以被確定為法定貨幣,在全球化跨國交易中可以被約定為某種支付手段(如曾經存在的歐洲貨幣單位,以及國家間公認的特別提款權),在未來可能是信息技術支撐下的算法貨幣。因此,陸磊和劉學的研究實際上使得貨幣理論不再拘泥于材質,同時,把貨幣鎖定在對未來效用索取權的“共識性信任”上。他們認為,所謂貨幣,就是那些為大家共同接受的、作為未來效用代表的物品或符號。 省略…… 吳曉靈 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 時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 二〇二一年八月
貨幣論 第二卷 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精裝) 作者簡介
陸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第二屆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碩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士。曾任招商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廣東金融學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中國金融學會秘書長,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金融研究》主編、《金融經濟學研究》編委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南開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導師等職。研究領域集中于貨幣經濟學、轉型金融學、中央銀行制度、金融監管理論、普惠金融、農村金融改革、銀行微觀經濟學、金融穩定理論等。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課題研究。 劉學,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青年學者、財政金融學院講師,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經濟學博士,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碩士,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研究領域集中于貨幣經濟學、開放宏觀經濟學和國際金融等。曾兩次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重點研究課題一等獎,在《金融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多篇論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