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萬歷十五年(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3664
- 條形碼:9787108053664 ; 978-7-108-0536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歷十五年(九品) 本書特色
《萬歷十五年》自出版后即成為一本長銷不衰的經典歷史著作。書名雖為萬歷十五年,然而其內容卻俯瞰了整個明朝的興衰,并且告訴我們與以往歷史書中不同的海瑞、張居正……讀黃仁宇的書,你會深刻體會“歷史給人以智慧”! 《萬歷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黃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歷十五年(九品) 內容簡介
明萬歷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極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該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涉取的經驗和教訓。作者以其“大歷史”觀而聞名于世,本書中這一觀念初露頭角,“敘事不妨細致,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本書自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出版以來,好評如潮,在學術界和文化界有廣泛的影響。
《萬歷十五年》是一部改變中國人閱讀方式的經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會黃先生數十年人生經驗與治學體會與一體,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發人深思。書名雖為萬歷十五年,然而其內容卻俯瞰了整個明朝的興衰,并且告訴我們與以往歷史書中不同的海瑞、張居正……讀黃仁宇的書,你會深刻體會“歷史給人以智慧”!
這本《萬歷十五年》,意在說明16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沖突時的側面形態。有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就可以保證沖突既開,恢復故態決無可能,因之而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翻天覆地、創造歷史的機緣。
萬歷十五年(九品) 目錄
章萬歷皇帝
第二章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李贄——自相沖突的哲學家
參考書目
附錄一
附錄二
《萬歷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
萬歷十五年(九品) 作者簡介
黃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后,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后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及《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