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世界主要國家政治體制與安全體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4502
- 條形碼:9787519504502 ; 978-7-5195-0450-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主要國家政治體制與安全體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部分。**部分為安全理論,包括西方傳統安全理論、西方非傳統安全研究、西方現實主義安全理論、西方自由主義安全理論,以及關于國家安全觀,尤其是新安全觀的綜合性分析和評論。第二部分為國家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包括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以色列等國家的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的關系,即國家安全體制在這些國家政治體制中的地位,以及政治體制因素對其國家安全決策體制的影響。
世界主要國家政治體制與安全體制研究 目錄
**章西方國際安全理論主要流派及評估()
**節西方國際安全理論主要流派()
一、國際安全研究的自由主義學派()
二、國際安全研究的現實主義學派()
三、國際安全研究的建構主義學派()
第二節對西方國際安全研究的幾點評價()
一、西方國際安全研究呈現出歷史的自然演進過程()
二、國家安全是西方國際安全理論分析國際問題的
前提和基礎()
三、西方國際安全研究的新動向()
第二章西方綜合安全研究()
**節西方綜合安全研究的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西方綜合安全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思想()
一、安全概念和內涵()
二、安全主體()
第三節對西方綜合安全研究的評價()第三章西方現實主義安全研究()
**節西方現實主義安全研究的歷史演進()
第二節西方現實主義安全理論主要學派()
一、均勢安全論()
二、霸權安全論()
三、地緣安全論()
第三節對現實主義國際安全理論的批判()
第四章自由主義國際安全研究()
**節西方自由主義國際安全研究的歷史軌跡()
第二節西方自由主義國際安全理論三大主要流派()
一、相互依存安全論()
二、國際制度安全論()
三、民主安全論()
第三節對西方自由主義國際安全理論的批評()
第五章國家安全觀的終結?——新安全觀質疑()
**節國家安全的緣起與傳統安全觀()
一、國家安全的緣起()
二、傳統國家安全的含義()
三、國家安全與傳統安全觀()
第二節分析安全問題的三重視角()
一、現實主義的安全觀()
二、理想主義(或稱自由主義)的安全觀()
三、建構主義的安全觀()
第三節安全觀的三種轉變形態()
一、從主權安全到人權安全的轉變()
二、從國家安全到全球安全的轉變()
三、從軍事安全到社會安全的轉變()
第四節國家安全觀的終結?()
一、新安全觀的理論困境()
二、新安全觀的現實困境()
三、新安全觀不能取代傳統安全觀()
第二部分國家政治體制與安全體制
第六章美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節美國的政治體制()
一、美國政治體制的形成()
二、美國的權力制衡原則 ()
三、美國政治體制的結構()
四、美國兩黨制()
第二節美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一、美國國家安全體制的結構()
二、總統、國會、政黨與美國國家安全體制()
三、美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相互影響()
第三節美國國家安全法律體系()
一、美國國家安全法的演變()
二、美國國家安全法的結構()
三、反恐怖主義等其他安全專門法()
第四節美國國家安全體制的運行機制及特點()
一、美國國家安全體制的運作流程()
二、美國國家安全體制運行的特點()
第七章俄羅斯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節俄羅斯的政治體制()
一、俄羅斯政治體制的建立()
二、俄羅斯政治體制的構成()
第二節俄羅斯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一、國家安全問題的內在政治屬性()
二、保障俄羅斯國家安全離不開政治體制的支持()
三、政治改革是俄羅斯健全國家安全體制的需要()
四、總統負責組建和領導國家安全機構()
五、聯邦總統全權代表制是俄羅斯國家安全體制的
重要內容()
第三節俄羅斯國家安全法律體系與安全觀()
一、《俄羅斯聯邦憲法》與《俄羅斯聯邦安全法》()
二、其他安全法()
三、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觀()
第四節俄羅斯國家安全體制的結構與運行機制()
一、俄羅斯國家安全體制的目的和任務()
二、俄羅斯國家安全體制結構()
三、俄羅斯國家安全體制的運行機制()
第八章英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節英國政治體制與行政體制()
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
二、英國政治體制的結構()
三、兩黨制()
第二節英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的關系()
一、英國政治體制決定其國家安全體制的結構與組成()
二、國家安全體制是英國政治體制的核心()
三、國家安全體制決策過程與政治體制之間
不可分割()
第三節英國國家安全法律體系()
一、英國憲法與國家安全法()
二、 規范情報機構的安全法律()
三、反恐怖主義的相關法律()
四、有關保護國家秘密和信息披露的法律()
第四節英國國家安全決策體制與運行機制()
一、英國國家安全決策體制()
二、國家安全體制運行機制()
三、國家安全機構的監督機制()
四、反饋與評估機制()第九章法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節法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一、法國的政治體制()
二、法國政治體制對國家安全體制的影響()
第二節法國的行政決策體制與國家安全決策體制()
一、法國政府行政決策體制()
二、法國國家安全決策體制()
第三節法國國家安全法律體系()
一、《憲法》()
二、《國防法》()
三、《國防總組織法》()
四、《國內安全法》()
五、《國民兵役法》()
六、《反恐法》()
七、《軍事計劃法》()
八、其他國家安全相關法律()
九、國際條約()
第四節法國國家安全體制的構成與分類()
一、總統與國家安全機構()
二、總理與國家安全機構()
第五節法國國家安全體制的運行機制()
一、安全議題的形成與決策()
二、安全目標的確定與方案的設計()
三、戰略方案的頒布與安全政策的出臺()
四、安全決策的執行與調整()
第十章德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
**節德國政治體制與決策體制()
一、德國政治體制的構成()
二、德國決策體制的結構()
第二節德國的政治體制對決策體制的影響()
一、德國的三權分立體制與決策體制()
二、德國的行政體制與決策體制()
三、德國的政黨體制與決策體制()
第三節德國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體制的關系()
一、德國國家安全體制的結構()
二、國家安全體制是德國政治體制的核心()
三、德國政治體制是其國家安全體制的基礎()
四、德國國家安全體制具有相對獨立性()
五、德國國家安全體制反作用于政治體制()
第十一章日本政治體制與安全保障體制()
**節日本政治體制()
一、二戰前日本的政治體制()
二、二戰后日本政治體制的生成()
三、日本政治體制決定其安保體制()
第二節日本的決策體制()
一、日本的決策體制()
二、安全決策體制是日本決策體制的核心()
三、日美同盟對日本安全決策體制的影響()
第三節日本安全保障法律體系()
一、日本的和平憲法()
二、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
三、既有的保密法體系()
四、關于日本安全法的爭論焦點及問題()
第四節日本安保體制的構成()
一、事態應對專門委員會()
二、國家安全保障局()
三、內閣首相()
四、內閣官房()
五、防衛省()
六、外務省()
七、海上保安廳()
第五節日本安保體制的運行機制()
一、預警機制()
二、決策機制()
三、執行機制()
四、反饋機制()
第十二章以色列政治體制與國家安全決策體制()
**節以色列政教關系模式()
第二節猶太教觀念界定以色列國家安全利益()
一、充當以色列國家安全利益的“路線圖”作用()
二、猶太教觀念影響以色列國家安全決策者()
三、以色列國家安全決策受民眾猶太教觀念的
約束和影響()
第三節猶太教政黨影響以色列政治權力分配結構()
一、以色列政黨體制與猶太教政黨()
二、通過加入聯合政府影響以色列國家安全決策()
三、通過退出聯合政府對以色列政府施壓()
第四節猶太教極端團體阻礙和破壞中東和平進程()
一、以色列的猶太教極端團體()
二、猶太教極端團體影響以色列國家安全決策的
具體方式()
第五節美國猶太團體游說影響以色列國家安全決策()
一、美國猶太團體及政策傾向()
二、猶太教觀念是美—以猶太人的宗教情感紐帶()
三、美國猶太團體影響以色列國家安全決策()
后記()
世界主要國家政治體制與安全體制研究 節選
**章西方國際安全理論主要流派及評估20世紀80年代起,國際安全研究在西方國際政治研究領域攪起了一道漩渦,并開始風行起來,國際政治研究大有被國際安全研究取代之勢。為此,筆者力圖對西方國際安全理論的三大主流學派,即自由主義安全論、現實主義安全論和建構主義安全論做初步的介紹、分析和評價,以引起國內學術界的重視,希望借此對國內的國際安全研究有所裨益。**節西方國際安全理論主要流派西方國際安全理論主要流派包括自由主義學派、現實主義學派和建構主義學派,三大學派雖然同屬西方國際安全研究,是西方理性思維的結果,但其立論和特點各不相同。一、國際安全研究的自由主義學派自由主義者追求一種永久和平與安全的途徑。該理論從人性善或人性是可以變善的觀點出發,聲稱要喚醒誤入歧途者的良知,要消除國家間的誤解,這樣世界和平與安全就有希望,他們歡慶國家主權的衰落,尋求通過多邊主義超越權力政治、狹隘的國家利益及從根本上超越民族國家本身的方法,他們倡導世界民主和慶祝國際相互依賴。Charles Krauthammer, “The Unipolar Moment Revisited,”The National Interest,Winter,No3,2002,p12反映自由貿易思想的經濟依存安全論源于亞當·斯密。斯密發現了存在于利己的競爭性經濟行為背后的一種根本的利益和諧。當代經濟依存安全論產生于19世紀50年代。英國曼徹斯特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理查德·柯布登(Richard Cobden)認為,自由貿易的發展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的加強,將會維持持久的世界和平。因此,建立國家間永久和諧的唯一條件是消除貿易障礙。美國學者諾爾曼·安吉爾通過戰爭成本的分析方法,論證了貿易與戰爭的關系。他認為,經濟相互依賴使戰爭被視為非理性的,戰爭過時的那一天將會到來。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p215因為國家間經濟的高度相互依存使它們不可能彼此發動戰爭。約翰·米爾斯海默著,王義桅等譯: 《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版,第15頁。20世紀70年代初,基歐漢和奈在《國際組織》雜志刊登專輯就曾指出了多國商業公司、羅馬天主教會和恐怖組織在世界政治中的重要意義。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著,門洪華譯: 《權力與相互依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頁。他們在《權力與相互依賴》中進一步指出,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的國際社會中,國家間的關系不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處于一種復合性的相互依賴狀態。因而,影響國家間安全關系的因素不僅僅是政治,還有經濟等因素。國際行為體不僅僅有國家,還有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非國家行為體。因此在相互依存時代,國際聯系是多渠道的,有國家間聯系、跨政府聯系和跨國聯系。這類聯系的緊密化和多層次化使武力在大多數情況下已成為不相干的或無足輕重的政策工具。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pp29-32以軍事問題為中心的國家安全概念越來越難以準確地反映現實情況,其象征性作用也在下降。Ibid,p6在純粹復合相互依賴的條件下,武力的作用將無足輕重。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p86冷戰結束以后,國際體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經濟依存安全論”也得到相應發展。有學者認為,貿易是實現全球相互依賴的主要工具,因此它可能是加強全球家庭相互信任和利益粘合之路。DrLouise Diamond Ambassador and John Mc Donald, “MultiTrack Diplomacy,A Systems Approach to Peace,”(3rd ed),Kumarian Press,Inc 1996,p52美國著名學者羅斯克蘭斯把國家分成“貿易國家”和“領土國家”兩類。他認為,經濟依存越來越深的國家成為貿易國家,反過來又促進了相互依存。相互依存使貿易的價值上升,戰爭的可能性變低,因為戰爭的成本太高了。國際制度安全論主張通過建立對國家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制度確保國際安全。國際機制是連貫一致并相互關聯的(含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成套規則,這些規則規定行為者的角色,限定行為者的活動,并影響行為者期望的形成,是有關國際關系問題領域的、政府同意建立的有明確規則的制度。Robert OKeohane, “International and State Power,”Boolder: Westview Press,1989,pp3-4在新自由派學者的眼中,國際體系實際上是一種制度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institution)。國際制度安排可以對國家行為進行規范,并通過談判、合作促進了解、增進互信來減少彼此間的恐懼感。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產生了對建立國際制度的需求,這極大地影響著國際安全關系。國際制度安全論的先驅威爾遜在其著名的《十四點和平方案》中就提出必須根據專門公約成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聯合組織,這樣所有人民和一切民族,不論強弱都能享受自由和安全的生活的公平原則(principle of justice),否則國際法的整個體系與效力將永遠受損。《美國歷史文獻選集》,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處1985年版,第133頁。制度理論跟現實主義一樣,也是功利主義和理性主義的。Robert OKeohane and Lisa LMartin,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0,No1,p39理性的國家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而尋求制度合作,以獲取絕對收益。國際制度安全論的代表人物羅伯特·基歐漢根據理性選擇理論提出,有關國家在國際關系某一特定領域存在共同利益,而這一共同利益只能通過合作才能獲得。為合作提供信息和制定國際規則的國際制度是國際合作的*佳途徑。基歐漢在《霸權之后》一書進一步提出了“后霸權合作理論”,其基本觀點是通過多國合作形成的國際制度來維持國際秩序,用國際制度取代霸權。基歐漢一直強調合作可以通過制度培育起來。羅伯特·基歐漢著,蘇長和等譯: 《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濟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年版,第79頁。他認為,盡管無霸權的合作是困難的,但合作仍然可能,因為有互補利益,而國際機制的形成取決于共同的或者相互補充的利益的存在。當共同的利益足夠重要,以及其他的條件都滿足時,沒有霸權,合作也可以出現,國際機制也可以創設。當霸權衰落時,對國際機制的需求甚至會上升。隨著霸權的衰落,一個緩慢的從霸權合作到霸權后合作的轉化就可能發生。在霸權時期遺留下來的大量的國際機制為合作創造了更有利的制度環境。同時國際機制使各國政府一起談判擬定協議的成本更加低廉。羅伯特·基歐漢著: 《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濟的合作與紛爭》,第60—291頁。建立世界政府是自由主義國際制度安全觀的重要內容。自由主義者認為,戰爭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國際無政府狀態所致。在國際社會無政府狀態下,沒有一個具有權威的力量阻止發動戰爭的國家的挑釁行為。如果建立世界政府,國際上就會有一個公共權威,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行為就會受世界政府約束,國家之間的戰爭就不容易發生,世界安全就會有保障。由于建立世界政府非一日之寒,于是自由主義者嘗試通過建立集體安全體系克服“安全困境”。1950年,約翰·赫茲在《世界政治》第二期上發表的《理想主義者的國際主義與安全困境》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安全困境的概念。參見《大國政治的悲劇》,第48頁。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就是理想主義(自由主義)集體安全思想的兩次試驗。國際聯盟的試驗已經失敗,聯合國還在苦苦掙扎,其集體安全體系越來越接近于“人道主義援助體系”這主要是由于美國等少數國家不遵守聯合國基本原則導致的。即便如此,聯合國在國際社會的作用仍不可忽視。二、國際安全研究的現實主義學派現實主義理論是安全研究中*為廣泛的分析視角,彼得·J卡贊斯坦著,李小華譯: 《文化規范與國家安全》,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頁。該理論從馬基雅維利關于人性惡的觀點出發,認為國家在國際上有追求權力的本性。在國際政治的權力爭奪中,如何擺脫國家爭奪權力的困境維持國際安全?現實主義提出的設想之一是權力均勢。現實主義認為,國際均勢結構其實是國家間權力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power)。在一個以主權國家對權力的追求作為動力的世界中,維護和平與安全的一個重要方法是社會力量自我約束機制,它在國際舞臺上表現為各個國……
世界主要國家政治體制與安全體制研究 作者簡介
劉勝湘,男,1962年11月生,湖北孝感人。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教授,國際關系類(外交學、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國際法)專業博士生導師,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博士后研究導師。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亞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關系學會理事,中國中東學會理事。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論著、教材多部,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世界主要國家安全體制機制研究”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美國國家安全危機預警體制機制及啟示研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