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4915
- 條形碼:9787519504915 ; 978-7-5195-0491-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日本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優選國家,自2000年開始正式推行網絡安全政策,從*初的以應對技術類問題為主、傾向被動防御的信息安全時期,逐步過渡到如今的從國家安全和危機管理角度、側重積極應對的網絡安全時期。如果說此前的日本政府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那么自安倍晉三上臺以來,明顯開始加速推進網絡安全建設,網絡安全問題在當前日本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既是日本國家安全政策的重點,也成為日本實現所謂“國家正常化”和“軍事正常化”的重要抓手。本書主體內容分為以下八個部分。緒論部分,主要介紹選題緣由和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重點、難點和創新點。**章,按照政策側重點的不同,分階段梳理日本網絡安全建設的歷史脈絡。第二章,重點考察日本政府和自衛隊網絡安全戰略的理論框架和核心內涵,以及日本網絡戰理論、網絡威懾理論的主要內容。第三章,著重分析日本政府和自衛隊網絡安全力量的構成及其內在協調機制。第四章,重點考察日本政府和自衛隊出臺的重要網絡安全政策法規。第五章,分別論述日本政府和自衛隊正在大力推進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研究開發、國際合作等基礎建設舉措。第六章,歸納總結日本推進網絡安全的突出特點,并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第七章,基于研究成果,嘗試圍繞如何推進網絡安全工作提出思考和啟示。
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研究 目錄
一、選題緣由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概念界定和研究范疇()
四、研究整體框架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點、難點和創新點()
**章日本網絡安全建設的發展脈絡()
**節應對技術類問題的信息安全時期(2000~2005)()
一、中央省廳的網頁接連遭篡改,成為正式推進網絡安全
建設的契機()
二、成立信息安全對策推進會議等,標志正式啟動信息
安全工作()
三、出臺IT基本法和“電子日本”戰略,明確信息安全
重要地位()
四、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確立全方位個人信息保護
制度體系()
五、防衛廳積極構建網絡作戰理論,調整網絡部隊
體制編制()
第二節自“零風險”轉向“案件響應”的信息安全
時期(2005~2013)()
一、IT戰略本部提出兩份建言,為首輪信息安全政策調整
指明方向()
二、成立信息安全中心和信息安全政策會議,升格協調機構
為管理機構()
三、首次出臺國家級中長期信息安全戰略規劃,政策主動性
明顯增強()
四、防衛省成立網絡戰專業部隊,發布網絡空間行動方針()
第三節基于國家安全和危機管理的網絡安全時期
(2013~)()
一、《網絡安全戰略》全面替代信息安全戰略,防御姿態
轉向主動管控()
二、首次出臺《網絡安全基本法》,網絡安全立法工作取得
突破性進展()
三、新設網絡安全戰略本部和內閣網絡安全中心,首次被賦
予法律權限()
四、防衛省新編網絡空間防衛隊,簽署日美網絡防衛合作
聯合聲明()
第二章日本網絡安全戰略及網絡作戰理論()
**節日本對網絡安全相關術語的理解()
一、網絡空間()
二、信息安全()
三、網絡安全()
第二節日本現行國家網絡安全戰略()
一、日本現行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出臺始末()
二、日本現行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理論框架()
三、日本落實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重點舉措()
四、日本現行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突出特點()
第三節日本自衛隊網絡空間戰略()
一、強調防衛省正在面臨遭受網絡攻擊等安全風險()
二、提出優先發展包括網絡在內的新興領域作戰能力()
三、通過三種途徑確保盡早獲得網絡領域優勢地位()
第四節日本網絡戰相關理論()
一、網絡戰的定義()
二、網絡戰的分類()
三、網絡戰的基本樣式()
四、網絡戰的突出特征()
第五節日本網絡威懾相關理論()
一、威懾理論的基本原理()
二、構建網絡威懾機制的必要性()
三、威懾理論應用到網絡空間的局限性()
四、基于美國網絡威懾論的變化對日本網絡威懾
戰略的思考()
第三章日本網絡安全力量構成()
**節日本國家網絡安全力量構成()
一、中央統籌機構()
二、政府跨部門協調機制()
三、官民協調機制()
第二節日本自衛隊網絡力量構成()
一、網絡政策協商會議()
二、網絡基礎建設職能部門()
三、網絡作戰職能部門()
第四章日本網絡安全政策法規()
**節日本國家網絡安全政策法規()
一、頂層戰略指導()
二、能力建設規劃()
三、管理制度規范()
第二節日本自衛隊網絡安全政策法規()
一、頂層戰略指導()
二、能力建設規劃()
三、管理制度規范()
第五章日本網絡安全基礎建設舉措()
**節日本網絡安全研究開發()
一、日本國家網絡安全研究開發()
二、自衛隊網絡領域研究開發()
第二節日本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一、日本國家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二、自衛隊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第三節日本網絡安全國際合作()
一、日本國家網絡安全國際合作()
二、自衛隊網絡安全國際合作()
第六章日本推進網絡安全的突出特點及可能發展趨勢()
**節日本推進網絡安全的突出特點()
一、網絡安全理念基本與美國保持高度一致()
二、力量體系健全,但一元化實務領導機構缺失()
三、政策法規“進攻性”色彩日漸濃厚,但制約因素猶存()
四、積極致力研究開發,兼顧短期和中長期技術發展規劃()
五、“產學官”共同推進人才建設,但整體規模存在不足()
六、奉行集體網絡安全理念,構建多元網絡國際合作框架()
第二節日本推進網絡安全的可能發展趨勢()
一、繼續采取隱蔽策略,推進網絡力量的建設與運用()
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努力突破各種限制因素()
三、持續加大預算投入,積極改善人才短缺現狀()
第七章思考與啟示()
一、充實政策法規體系,保證實施網絡安全舉措有章可循()
二、完善領導管理體制,強化網絡安全事務統籌協調()
三、聚焦網絡技術自主創新,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技術優勢()
四、強化網絡人才隊伍建設,夯實網絡安全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日本《網絡安全基本法》()
附錄二日本《網絡安全戰略》(2021年版)()
附錄三日本《網絡安全國際合作舉措方針》()
附錄四《為了防衛省自衛隊穩定有效使用網絡空間》
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研究 節選
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研究緒論緒論〖1〗一、選題緣由和研究意義(一)選題緣由信息時代,隨著網絡與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網絡空間業已成為繼陸、海、空、天等傳統領域之后的第五大戰略空間。網絡嵌入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利工具,不斷革新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卻也給國家安全帶來全新挑戰和巨大課題。從網絡出現之日起,安全問題就相伴相生,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無時不在并日漸凸顯。今天,網絡安全不僅涉及個人隱私和安全,還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乃至國防安全構成緊密關聯。可以說,網絡安全已經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大課題之一。2019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2019》,將未來10年有可能對全世界造成大規模損失的事態稱為“全球風險”,并整理出發生可能性、影響規模、相互關聯等內容。其中,在廣泛涉及經濟、社會、環境、技術等領域的全球風險中,網絡攻擊、重要基礎設施癱瘓、數據非法竊取等安全威脅,無論是在發生可能性還是在影響規模方面,都位于上位。総務省令和元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19-07) [2020-01-16].https://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r01/pdf/indexhtml另一方面,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信息系統與網絡成為新的作戰要素,由于網絡空間作戰手段的隱蔽性、不對稱性、相對成本低等特點,“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國家都在發展網絡空間軍事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軍事戰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2,網絡空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軍事斗爭的重要戰場,網絡空間的軍事競爭和對抗成為國家間軍事斗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虛擬世界承載著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牽一發而動全身”,網絡安全因此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次會議時,針對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事實上,早在1994年互聯網接入中國之時,我國便開始從自然科學向度研究網絡安全問題。2000年以后,逐步興起社會科學向度的研究,研究論題廣泛,大有蓬勃發展之勢。安靜網絡安全研究與中國網絡安全戰略[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1安全問題離不開科學縝密的戰略設計。當前,世界各國一方面大力發展網絡攻防技術、積極構建網絡空間防御體系、全面提升網絡空間作戰能力;另一方面紛紛對網絡安全進行強有力的干預,制定并實施網絡安全戰略,加強國家層面對網絡安全的統籌謀劃和綜合協調,以適應網絡安全的現實需求,保障國家利益在網絡空間得到有效拓展。日本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先進國家,21世紀以來,陸續在e-Japan戰略、e-Japan戰略Ⅱ、i-Japan戰略、創造世界*先進IT國家宣言等戰略指導下,官民合作推進高水平信息通信網絡社會的形成。特別是2012年以后,日本在“安倍經濟學”指導下進行著各項改革。如今,日本正在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創新成果,包括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AI)、機器人、共享經濟等融入所有產業和社會生活中,通過“將必要的商品和服務在必要時按需提供給必要之人”,以實現能夠解決各類社會課題的“Society 50”。為了整合各類知識、信息、技術、人才,日本認為不能缺少自由公正安全的網絡空間。然而,隨著網絡空間的擴展,新的課題層出不窮。2015年5月,負責國民養老金的日本養老金機構遭受網絡攻擊,約125萬人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此類事件顯示出作為創新成果孵化器的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外務省サイバー空間に関するニューデリー會議における堀井學外務大臣政務官スピーチ[EB/OL].(2017) [2019-12-07].https://wwwmofagojp/mofaj/files/000311476pdf為此,自2000年開始,日本不斷強化網絡安全政策,逐步完成從信息安全到網絡安全這樣一個概念生成、混用直至剝離的發展過程。當前,日本政府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空前提升,強調將網絡安全作為國家安全保障體系的重點內容,提出在堅持“自由公正安全的網絡空間”這一基本理念的基礎上,同步推進數字轉型和網絡安全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戦略本部サイバーセキュリティ戦略[EB/OL].(2021-09-28) [2021-12-15].https://wwwniscgojp/active/kihon/pdf/cs-senryaku2021pdf,并將網絡安全視為確保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不可或缺的“面向未來的投資”未來投資戦略2017[EB/OL].(2017-06-09) [2019-12-12].http://www.kanteigojp/jp/singi/keizaisaisei/pdf/miraitousi2017_tpdf。以日本網絡安全為主題加以研究,無論對于豐富我國對日本國家安全相關理論研究,還是對于保障我國網絡空間安全、捍衛我國網絡空間戰略利益、推進我國網絡安全建設都有一定意義。(二)研究意義**,當今世界,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國家安全領域的重大變革,網絡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社會在方方面面都對信息技術高度依賴,以至于如果某些重要信息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國家就可能面臨巴瑞·巴贊(Barry Buzan)等所描述的“生存性威脅”王舒毅網絡安全國家戰略研究:由來、原理與抉擇[M].北京:金城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43~44。可見,網絡安全日益成為一個國家所有安全的基礎,在國家安全中占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把握日本網絡安全建設的發展脈絡及其網絡安全戰略理論,探究日本網絡安全力量構成、政策法規、基礎建設舉措,進而揭示日本推進網絡安全的突出特點、推測可能發展趨勢,對于充實和完善我國對日本國家安全相關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第二,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美國在東亞的重要盟友,也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高、對網絡安全*為重視的國家之一福州先知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發展及實施情況[J].網信軍民融合,2018(12)。近年來,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日本謀求成為“正常國家”的步伐不斷加快,特別是安倍晉三第二次組閣以來,日本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試圖突破“和平憲法”限制,在右傾道路上漸行漸遠。為了全面有效推行網絡安全政策,日本政府分別于2013年、2015年、2018年、2021年,接連推出4版《網絡安全戰略》,闡述網絡安全基本理念,明確網絡安全戰略目標、基本原則和行動方向,指導其網絡安全建設。2014年,日本政府進一步出臺《網絡安全基本法》,從法律層面對網絡安全戰略的地位加以明確。近年的發展情況,從某種程度上表明日本已將網絡安全建設視為其實現“國家正常化”和“軍事正常化”的重要抓手,值得警惕。探究日本網絡安全相關問題,對我國準確掌握日本發展動向、剖析日本網絡空間作戰能力、防范日本對我國網絡威脅,進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緊迫性。第三,網絡安全是當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安全研究的熱點問題,也是各國軍隊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全新課題。近年來,我國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新時代,我國的網絡安全戰略目標業已明確,即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這一目標進行了確認。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面臨的網絡空間安全形勢并不樂觀,與國外網絡安全技術的快速發展相比,與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安全需求相比,我國還有一定差距。如何發展網絡空間力量、提升網絡空間活動能力,是我國當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為此,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網絡安全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吸取他國網絡安全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深化對網絡安全問題規律性的認識,理性剖析我國當前面臨的網絡安全挑戰,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網絡安全建設、捍衛我國網絡空間利益、實現網絡強國戰略目標,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此外,圍繞網絡空間戰略博弈,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美中俄,而對于日本在該領域的活動關注較少,尤其是與針對美國和中國的研究成果產出相比,這一現象更為突出。然而,網絡安全問題不僅是軍事問題,還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日本作為國際安全事務中的重要角色,其戰略選擇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個國家的安全穩定。而且,日本在網絡領域日益增強的實力,也為日美共同應對網絡以及其他安全威脅的能力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日本的網絡空間活動對于地區戰略平衡同樣重要,有必要對該主題進行深入研究。二、國內外研究現狀(一)國內研究現狀截至目前,我國學界圍繞日本網絡安全問題已經取得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對日本政府歷年發布的重要網絡安全政策文件進行文本解讀日本政府高度關注網絡安全,近年出臺大量網絡安全相關政策文件,對一段時期內的網絡安全建設提供指導。我國研究機構和研究者緊密跟蹤,在政策文件出臺后及時進行翻譯、剖析和解讀。例如,盧英佳、呂欣的《〈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簡析》、孫寶云的《G8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文本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分別圍繞2013年版《網絡安全戰略》的內容框架、主要特點進行論述,后者還將其與G8其他國家同時期的網絡安全戰略文本進行比較研究,提出對我國的啟示。梁寶衛的《日本新版〈網絡安全戰略〉述評》、栗碩的《日本強力打造網絡安全強國——日本新版〈網絡安全戰略〉解讀》、商凱的《〈日本網絡安全戰略(2015版)〉分析及啟示》、韓寧的《日本網絡安全戰略》重點圍繞2015年版《網絡安全戰略》的主要內容、特點、對我國的影響和啟示分別進行論述。其中,韓寧提出:“種種跡象表明,日本企圖開啟新的強大網絡安全模式,即構建以軍民融合為基礎的‘人+人工智能=強大網絡安全’的新模式……這將使日本網絡安全戰略呈現出軍民融合化、情報化和人工智能化的三大走向韓寧日本網絡安全戰略[J].國際研究參考,2017(6)”。論及日本重要網絡安全政策文本的研究成果還包括:吳海的《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美日網絡安全合作〉報告》,沈大風的《電子政務發展前沿(2013)》,左曉棟、劉迎的《美、歐、日〈政府網絡安全推薦準則〉觀察》,張向宏、耿貴寧等的《美日俄信息安全體制機制研究(一)信息安全戰略》,朱璇、陳星、寧華、唐旺的《日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政策研究》,王康慶、蔡鑫的《日本網絡信息安全戰略體系實證研究及啟示》,等等。2回顧和梳理日本網絡安全建設的歷史沿革日本自20世紀末引進互聯網以來,經由信息安全階段發展至今日的網絡安全階段,前后經歷了三十余年。關注和研究其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于把握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的全貌大有裨益,因此也是我國研究者的研究重點。例如,王舒毅在其著作《網絡安全國家戰略研究:由來、原理與抉擇》中論述了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發展歷程和近年的主要戰略文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的主要特點以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惠志斌在其著作《全球網絡空間信息安全戰略研究》中從戰略規劃、法律法規、組織體制三個方面論述了日本網絡空間信息安全戰略的發展歷程;東鳥在其著作《2020,世界網絡大戰》中論述了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的發展歷程以及“日軍”積極備戰網絡“癱瘓戰”的具體舉措等。梳理日本網絡安全建設歷史沿革的研究成果還包括:梁寶衛的《日本新版〈網絡安全戰略〉述評》,王鵬飛的《論日本信息安全戰略的“保障型”》,宋凱、蔣旭棟的《淺析日本網絡安全戰略演變與機制》,王舒毅的《日本網絡安全戰略發展、特點及借鑒》,王康慶、蔡鑫的《日本網絡信息安全戰略體系實證研究及啟示》,等等。3圍繞日本網絡安全的實施保障機制展開論述戰略的順利實施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各類保障機制。我國這一類的研究成果,根據保障機制類型的不同又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針對法律法規的研究。例如,沈玲的《全球網絡安全立法及其核心法律制度的*新趨勢和啟示》,王康慶、蔡鑫的《日本網絡信息安全保護的政策法規研究及啟示——以日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政策法規為視角》等。后者在文中指出,日本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體系完善、層次分明的關鍵基礎設施保障制度,我國應吸收借鑒這些先進經驗。二是針對組織機構的研究。例如,張向宏、耿貴寧等的《美日俄信息安全體制機制研究》,惠志斌的《全球網絡空間信息安全戰略研究》,栗碩的《日本網絡安全建設析論》等。栗碩在文中,從中央機構、省廳機構、法人機構等三個層次介紹了負責日本網絡安全事務的各級機構的基本情況,以及各機構間的隸屬關系、運行機制等。三是安全合作機制的研究。例如,張景全、程鵬翔等的《美日同盟新空域:網絡及太空合作》,吳海的《CSIS發布〈美日網絡安全合作〉報告》,韋瑋的《美專家談日本推進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等。張景全、程鵬翔在文中詳細論述了近年日美在整合、提升雙邊網絡合作機制上所做的努力,表現出起點高、跨機構、機制化、功能明確的鮮明特點張景全,程鵬翔美日同盟新空域:網絡及太空合作[J].東北亞論壇,2015(1),同時面臨許多挑戰,例如戰略設計、法律界定、技術合作以及互信確立等。此外,李奎樂的《日本政府網絡安全領域跨部門情報共享機制剖析》分析了日本政府網絡安全領域跨部門情報共享的組織結構方式、作用方式和運轉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我國的啟示。4針對某一年份或一定時期日本政府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具體措施進行梳理例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情報所網絡與信息安全研究部的《2009年日本網絡與信息安全發展戰略情況概述》,董愛先的《2013年日本信息安全建設主要舉措與特點》,印曦、王思葉等人的《2014年日本信息安全現狀分析》,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的《國際戰略形勢與中國國家安全(2014-2015)》,余洋的《世界主要國家網絡空間發展年度報告2014》,夏文成的《2013年外軍網絡空間發展回顧》,戴旭東的《淺析日本應對網絡攻擊的措施》,等等。5圍繞日本自衛隊網絡作戰能力建設問題進行研究例如,劉世剛的《日本網空作戰能力建設情況》,東鳥的《2020,世界網絡大戰》,杜朝平的《美日合練網絡戰攻擊中俄》,衣秋靜、單晨光的《淺析日本自衛隊C4ISR系統的網絡防御能力建設》,毛煒豪、孫東亞、李炬的《日本自衛隊推進網絡空間作戰體系建設的主要做法》等。劉世剛在文中,從政策法規、組織機構、理論研究等方面對自衛隊網絡作戰能力建設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衣秋靜、單晨光在文中重點圍繞自衛隊C4ISR系統應對網絡攻擊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論述。毛煒豪、孫東亞、李炬在文中,系統梳理了近年來自衛隊在強化網絡空間作戰能力建設方面的具體舉措,包括政策指導、編制體制、武器研發、日美合作、演習演訓等。此外,還有部分成果是對國外學者研究成果的翻譯引介。例如,陳宏達摘譯自日本《軍事研究》雜志2012年第1期的《自衛隊的網絡戰、太空信息戰與海外派遣作戰》,郭一倫摘譯自日本《軍事研究》雜志2010年第12期的《賽博攻擊與賽博防御》等。(二)國外研究現狀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日本圍繞其網絡安全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專著類例如,伊東寬在《“第5戰場”網絡戰威脅》中,首先設想在遭受嚴重網絡攻擊時,日本將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亂,然后從技術角度探討網絡是如何被戰場化的,而世界各國又是如何對待這個新戰場的,*后從法律層面探討了日本網絡戰略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等。作為日本自衛隊系統防護隊的首任隊長,伊東寬認為,按照現有法律框架,在日本的基礎設施遭受網絡攻擊時,自衛隊無法保護日本安全。伊東寬在《網絡情報》中,首先從科學技術發展的角度探討了情報發展史,然后探討了網絡戰和情報的關系、日本網絡情報存在的缺陷,*后得出結論:創建網絡情報相關機構十分重要。土屋大洋在《網絡恐怖主義:日美vs中國》中,首先回顧了近年日本在應對網絡戰方面采取的主要舉措,然后論述了網絡空間作為全球公共領域的脆弱性,強調日本周邊海底電纜安全的重要性,*后模擬日本遭受嚴重網絡攻擊時的情形,以及日本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包括危機管理、信息共享、戰略調整等。江畑謙介在《信息恐怖主義:網絡空間戰場》和《信息戰爭》中,分別闡述了信息戰的七大類型,并指出日本作為高度依賴信息的國家,存在內在脆弱性,然后分別圍繞針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恐怖主義攻擊(物理攻擊、電子攻擊)及其對策進行了論述。由土屋大洋編修的《虛擬戰爭的結束》,收錄了12位網絡問題研究學者的共9篇研究成果,主題廣泛,包括:網絡攻擊和防御的基礎知識、攻擊主體的分類以及防御人才應該具備的能力、網絡犯罪的歷史變遷以及日本網絡犯罪對策發展的歷史經緯、關于網絡戰國際法適用的爭論、網絡威懾實施的難度、網絡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現狀等。2官方文件類針對日本網絡安全問題,日本政府、執政黨、相關機構,近年來陸續發布用以指導和規范日本網絡安全建設的官方文件,是本書的重要依據和基礎支撐。此類文件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類型上都十分龐雜,需要重點提及的有:3份法律(《禁止非法訪問法》《高水平信息通信網絡社會形成基本法》《網絡安全基本法》)、7份基本戰略(《保護國民的信息安全戰略》《為了防衛省和自衛隊穩定有效利用網絡空間》《網絡安全國際合作舉措方針》《網絡安全戰略(2013)》《網絡安全戰略(2015)》《網絡安全戰略(2018)》《網絡安全戰略(2021)》,以及若干份基本計劃(《第1次信息安全基本計劃》《第2次信息安全基本計劃》和數版網絡安全研究開發戰略、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計劃、強化網絡安全意識和行動計劃等等)、每年的年度計劃和年度評估報告、高水平信息通信網絡社會推進戰略本部信息安全基本問題委員會關于調整政府在信息安全問題方面機能和任務的兩次建言、自民黨相關調查會關于強化網絡安全體制和對策等問題的若干建言,等等。此外,還包括日本政府各年度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預算概算、信息安全對策推進會議、信息安全政策會議和網絡安全戰略本部的會議決議、對重大網絡攻擊事件和網絡安全相關演習訓練的事后總結報告,等等。3學術論文類此類研究成果根據研究內容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關于網絡安全、網絡戰等基礎理論的研究。例如,河野桂子的《網絡戰和國際法》《網絡安全和塔林手冊》、高橋郁夫的《網絡戰爭的法理分析》、土屋大洋的《網絡空間統治》、原田有的《圍繞網絡空間統治問題的爭論》、鹽原俊彥的《網絡空間和國家主權》等。第二,對日本政府網絡安全政策的解讀分析。例如,谷脅康彥的《我國的網絡安全》、西川徹也的《關于我國信息安全戰略的考察》、三角育生的《我國網絡安全政策的現狀和未來》、關啟一郎的《網絡安全基本法的成立及其影響》等。第三,學術團體或個人對于完善網絡安全戰略的意見和建議。例如,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關于強化網絡安全對策的兩次建言,等等。第四,對網絡安全組織機構的梳理分析。例如,橫山恭三的《我國信息安全對策相關組織及其活動》等。第五,聚焦自衛隊網絡安全、網絡戰能力的研究。例如松崎美由紀的《防衛省和自衛隊的網絡安全舉措和課題》、保羅·卡倫德的《防衛省和網絡安全》等。第六,關于網絡安全官民合作的研究。例如,趙章恩的《關于網絡安全共同體的日韓比較研究》、山口嘉大的《強化網絡防衛的官民合作》。第七,關于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研究。例如,田中達浩的《備戰網絡戰》。第八,關于網絡安全與情報之間關系的研究。例如,林纮一郎的《網絡安全事故信息共享方式》、菊池浩的《確保防衛企業彈性基礎的信息共享》、土屋大洋的《網絡安全和情報機關》、田川義博和林纮一郎的《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核心機關的應有狀態》等。第九,關于網絡威懾問題的研究。例如,川口貴久的《網絡空間安全的現狀和課題》等。其他研究成……
日本網絡安全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付紅紅 籍貫安徽渦陽,現為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洛陽校區講師,軍事學博士。原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碩士,軍事科學院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專業博士。長期從事日本防衛問題研究。近年,主持完成或參與完成譯著多部、軍隊研究課題多項、并在《軍事學術》《國防大學學報》《解放軍報》《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等核心期(報)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